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观察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农冠斌 字号:【

  开着三轮车从竹林里回来,卸下掘出时间不超过2小时的新鲜竹笋,拿出工具往凳子上一坐开始剥笋……黄继华马不停蹄。收购竹笋的老板已经在“催单”了。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闻起来“臭臭”的螺蛳粉,成为许多“吃货”眼中的“香饽饽”。有关柳州螺蛳粉的话题,多次登上热搜,阅读量超10亿次,不少网民“隔空催货”。柳州螺蛳粉这一酸爽的地方小吃,缘何成为备受关注的“网红”产品?

  “全网催货”,半年卖出近50亿元

  在广西柳州市街头,螺蛳粉店随处可见。螺蛳粉选用软韧爽口的米粉,配以酸笋、花生、腐竹、酸豆角等辅料,加入绿油油的时令蔬菜,再淋上精心熬制的螺蛳汤制作而成。红通通的一层辣椒油浮在上面,鲜美的汤汁渗透到每一根米粉。

  黄继华家所在的柳州市柳南区太阳村镇百乐村种有5000多亩竹子。今年,竹笋迎来更好的行情:每斤卖价比往年高了近0.5元,老板们抢着上门拿货。“我家今年卖竹笋的收入预计会超20万元。”黄继华扬起袖子,用力一擦满脸的汗水,咧嘴笑起来。

  “今年3月初,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6月。因为产能不足,供不上货,网店曾在一个月内退款1500多万元,客服还要逐单解释原因。”广西螺霸王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姚汉霖说。

  “疫情比较严峻的时候,实体店停业或限制营业,多数客源被袋装螺蛳粉分流。袋装螺蛳粉主要依靠互联网销售,直播带货和热门话题看多了,人们难免要亲自试试。”柳州市螺蛳粉协会会长倪铫阳说。

  柳州市商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袋装螺蛳粉产值已达49.8亿元,预计全年将达90亿元。

  工业化理念让螺蛳粉俏销市场

  在柳州市河西工业园,广西螺霸王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十几个分别装着筒骨、螺蛳、生姜、香辛料包的大铁盆,在熬煮汤料的大锅旁有序排列。生产线另一端,酸笋、酸豆角、花生等料包则通过传送带源源不断地传输。

  这些生产场景和街边店铺制作螺蛳粉的场景完全不同。“由第三产业转为第二产业,得用工业化的思路。”姚汉霖说。

  2014年,随着袋装螺蛳粉问世,柳州螺蛳粉从路边餐饮店走进工业园,实现工业化生产。姚汉霖认为,这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还为螺蛳粉产业壮大开辟道路。

  物理杀菌、真空包装等生产技术提升助推产业发展。“以保质期为例,袋装螺蛳粉的保质期从起初的10天提高到现在的6个月。”广西中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韦杨年说,这使一包螺蛳粉在走完生产、物流、上架等一系列流程后,还有足够时间等待被品尝的那一天。

  2015年初,柳州召开螺蛳粉产业发展大会,首次提出柳州螺蛳粉“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理念,确定柳州螺蛳粉产业做预包装,走机械化生产道路。此后,柳州陆续出台《预包装柳州螺蛳粉地方标准》《柳州螺蛳粉产业升级发展的实施方案》《柳州市全面推进螺蛳粉产业升级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文件。“我们用工业的理念谋划推进螺蛳粉产业升级发展。”柳州市委副书记梁旭辉说。

  做大做强“螺蛳粉+”产业链

  一碗粉,不仅做成了畅销各地的“网红”美食,还带出了“螺蛳粉+”产业链。

  在柳州市鹿寨县平山镇的集市上,许多群众将摘好的豆角拿到收购点售卖。“多的时候一天卖出四五百斤,少的时候一两百斤,平均每天有两三百元收入。”平山镇平山社区居民吴翠兰说,社区里一些贫困户靠种豆角脱贫。“1亩豆角每年至少可创收5000元,种植户并不需要耗费太多精力。”柳州市商务局副局长贾建功说。

  近年来,柳州因地制宜发展“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扶贫模式,让贫困户在产业链各个环节上享受产业增值收益。

  此外,当地党委政府积极引导螺蛳粉企业成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加强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培育企业带动原材料基地的能力。联合体以订单生产为主要合作方式,实现螺蛳粉全产业链发展。“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原料本土化既方便源头品控,又能使螺蛳粉产业惠及地方。”姚汉霖说。

  贾建功介绍,柳州螺蛳粉产业已创造超过25万个就业岗位,带动包括大米、竹笋、豆角、木耳等在内的约50万亩螺蛳粉原材料基地和覆盖农业、食品工业、电子商务等领域的产业链发展。

  “螺蛳粉产业链的延长,不但惠及原材料产业,而且反哺了螺蛳粉产业自身的发展,从而形成多赢格局。”倪铫阳说。

  栏目指导单位: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