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技术模式成熟 产业链齐全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韩 超 字号:【

  2020年,辽宁省稻渔综合种养新增15.6万亩,总规模达到10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为农民增收、渔业增效和农村富裕做出了突出贡献。

  2020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将稻渔综合种养列入“菜篮子”工程建设,提出全省新增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5万亩的目标。省农业农村厅印发了《辽宁省加快推进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指导意见》,明确了发展目标,细化了任务分解,制定了具体措施,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同时,辽宁各地的政策扶持力度也不断加强。“2020年,辽宁省财政从中央财政拨付稻谷补贴资金1560万元,用于支持全省新增稻渔综合种养补贴。盘锦市连续多年在政策和资金上大力支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沈阳市列支财政专项资金对小龙虾、河蟹苗种和田间工程进行补助,成为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最快的内陆地区。”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宋耀华介绍说。

  “十三五”期间,辽宁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为稻渔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为推动稻渔综合种养持续健康发展,辽宁还持续创新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一是创新苗种生产方式,以“光合1号”新品种为引领,年产生态蟹苗8万公斤,成为东北、西北和部分南方省份优质生态蟹苗供应基地。二是优化完善技术模式,稻田扣蟹养殖亩产值达到1200元,亩均增效600元,占全省稻渔规模32%;稻田成蟹养殖亩产值1000元,亩均增效500元,占全省稻渔规模47%;扣蟹、成蟹混养模式比单一养殖扣蟹亩效益增加300元左右,成为辽宁稻渔产业效益的新增长点。三是拓展多品种养殖,从单一稻田养扣蟹,向稻田养殖扣蟹、成蟹、泥鳅、虾、鱼等多品种养殖发展,养殖小龙虾从无到有,达到4000亩养殖规模。

  此外,辽宁不断加强科技研发和示范引领:一是不断开展科技研发。组织省内科研单位和龙头企业,通过科技研发,不断推进和完善稻渔技术发展,先后制定省级以及市级稻蟹养殖技术标准;二是项目带动示范推广。积极创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4个,在全省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省、市、县水产技术推广机构,联合开展稻田养殖成蟹、泥鳅、中华小长臂虾以及河蟹套养等技术示范,实现亩均综合效益较单一种植水稻提高30%以上;三是开展技术培训交流。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电视讲座、信息发布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会;四是稻渔评比促进发展。积极组织参加全国稻渔评比活动,通过中国农民丰收节(辽宁)开展“蟹王争霸赛”和“优质稻米评比”等活动,打造辽宁稻渔品牌。

  如今,融合发展正成为辽宁稻渔全产业链的努力方向。通过培育融合发展综合体,注重稻渔综合种养龙头企业的扶持和培育,集中打造集蟹苗繁育、稻渔养殖、水产品加工、休闲旅游、餐饮服务和科技研发为一体的稻渔综合种养主体;通过打造交易市场的综合体,盘锦市形成了胡家河蟹老市场、宏进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和胡家河蟹北市场三位一体的全国最大河蟹交易市场,被誉为“天下第一河蟹市场”,年成交河蟹量达10万吨,年交易额近70亿元;通过拓展河蟹外向发展,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每年向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出口河蟹3500吨,创汇2500万美元。

  “从20世纪90年代起步,经过了近30年的发展,辽宁已初步形成了技术模式成熟、产业链齐全的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宋耀华表示。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