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省内追溯到跨省追溯,从各地追溯水平不协同到统一推进全国追溯体系建设“一盘棋”,从生产经营主体被动接受到追溯效益提升主动追溯……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逐步完善。2017年6月30日正式上线至今,国家追溯平台入驻各类企业主体达9.43万家,比今年初增长3万家,可追溯产品种类达981个。追溯已成为提高政府部门监管效能、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能力的有效途径。
各省积极对接国家追溯平台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抓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实现农产品生产、收购、储存、运输、销售、消费全链条可追溯,用可追溯制度倒逼和引导生产”。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代表团讲话提出,“完善农产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保证让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农产品”。同年 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亲自督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重点提案,要求稳步推进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重点地区重点产品重点领域可先行先试,推动相关部委达成了若干重要共识。同年10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省级追溯平台与国家追溯平台对接总体实施方案》,加快推进省级追溯平台与国家追溯平台互联互通。
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由国家平台和地方平台共同构成。国家追溯平台主要负责采集主体信息、产品批次信息和流向信息(外部追溯),拥有追溯链条长、跟踪流向、引领地方平台发展的突出优势,省级平台负责采集生产过程信息(内部追溯),二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共同促进了我国可追溯体系的发展。
“省级平台,无法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追溯,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中央平台对接他们,将小范围的信息在全国共享共认,打破信息孤岛,将所有的追溯信息实现共享。”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有关同志表示。“国家追溯平台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帮助一些经济或技术欠发达地区同步开展可追溯体系建设。” 据介绍,我国一些欠发达地区或一些没有省级平台的地方,可直接使用国家追溯平台为其免费提供追溯服务。
“国家与省级追溯平台对接后,已实现部省平台业务流程统一、数据信息共享。”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四川省已率先在全国完成部省追溯平台对接,有11620家主体入驻国家平台。“企业登录国家追溯平台后,点击‘我要生产’即可自动跳转到省级追溯平台,录入产品生产加工信息后,再点击‘我要销售’即可自动跳转到国家追溯平台,展开产品流通记录。”
目前,国家农产品追溯平台已与四川、西藏、江苏三省区完成全面对接,实现数据共享。另有11个省已完成接口开发,正在数据调试。其他15省仍在抓紧开发。预计今年底能实现15个省对接。
新冠肺炎疫情紧张时期,国家农产品追溯平台大数据资料发挥了重要作用。监督抽查时,帮助各级监管机构准确掌握入驻企业主体信息(产品、位置)等;农资打假动员时,帮助执法机构实时开展电话调查;例行检测工作时可通过国家农产品追溯平台进行任务发布、数据上传等。
可以说,促进省平台与国家追溯平台对接,实现信息共享,是现阶段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追溯体系。
近年来,各省不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促进追溯体系建设。四川省今年争取财政资金1000万元,支持20个县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示范县建设,全年计划建设200家追溯示范企业。江苏省今年财政计划转移支付追溯补助资金3000万元左右。
由于生产经营主体在实行可追溯过程中,存在设施设备、人员等成本,各省针对设施设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补贴。重庆市每年给予追溯示范企业1〜2万元补贴,辖下石柱县每个追溯注册企业5000元补助,注册并使用二维码进行实质追溯的给予1万元补贴。
培训也是各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建设的重要方式。“我们原来用的是企业自己的追溯平台,现在想加入省平台,如何加入?”南京溧水爱生专业合作社人员问道。当地农业信息学院院长徐冬印第一时间予以了解答。今年以来,在当地政府的补贴支持下,江苏省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组织生产经营主体、监管人员等群体参加追溯培训30场,为追溯工作培养了一批实用人才。
全国各省均开展可追溯相关培训工作。云南全省16个州(市)通过邀请专家、州(市)间互帮等方式,完成了对129个县(市、区)国家追溯平台培训任务。
各显其能,创新追溯办法
“我们要从帮助企业,为企业服务的角度推进追溯,而不只是监管、执法,企业才更容易接受追溯。”广州农联科创有限公司总经理傅学锋在为广东省追溯平台的推广应用与培训服务中,深有感触。
广东省采取了两种方式鼓励生产经营主体加入追溯队伍。一是由农业农村系统组织企业对接目前流行的直播带货等营销环境,帮助企业扩充销售渠道,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企业加入追溯系统。二是将追溯与保险相结合,与保险公司对接“溯源险”,既防伪,确保溯源产品信息和本身对应,又可作为传统食品安全责任险。
“大部分产品每包装仅需0.1 元即可享受最高500万保额的食品安全责任险。”针对中小企业推出的溯源险,既能为企业提供抗风险服务,又能让企业经过简单的培训即可利用追溯标签开展自己的电商业务,“因此通过溯源险可以减少企业加入追溯体系的担忧,同时提升企业在销售产品时出证的积极性。” 傅学锋表示。
海南省引入第三方服务组织为农业企业提供追溯信息采集录入等服务,方便中小企业使用追溯平台,降低企业管理成本。
“从8月3日开始,海南省开展追溯‘半年攻坚战’,省农业农村厅带队第三方服务组织和技术员深入各个市县,一个镇一个镇、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地推广追溯。”海南省农业农村厅质量处谭超良告诉记者。
“从8月到10月,采取百分比方式排名,每个月通报排名,促进各地积极开展追溯。” 谭超良表示,“为鼓励各地开展追溯,我们实行与追溯‘五挂钩’的要求,比国家规定的‘四挂钩’还多一个,将追溯与农业品牌发展资金申报挂钩。”
四川省部分县(市、区)通过与生产经营主体签订追溯管理协议,明确追溯任务、制定考核管理办法,充分运用考核结果,“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激发生产经营主体实施追溯管理的积极性。
追溯效益逐渐显现
杭州良渚麟海蔬果专业合作社每天生产4万多斤蔬菜,运往长三角各大商超,为了让消费者吃得放心,专门安排7人负责追溯工作。“仓库有2人主要负责农资、用药、进出档案记录等工作,4人分别划区进行农事记录,还有1人负责上市前检测和信息输入电脑,这一套追溯体系一年的成本大约60万元。”浙江杭州良渚麟海蔬果专业合作社社长何林海告诉记者。
尽管追溯给合作社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成本上升,但何林海对追溯的决心非常坚定,“我们对追溯绝不动摇。” 何林海表示,实施溯源后,虽然成本上升了,但产品复购率和附加值提升了,种植面积和销量有了大增长。
浙江世纪联华超市是合作社最大的采购商,采购量从2013年每天5000斤到现在的20000多斤。超市采购经理何建明表示:“从合作社采购的每一批蔬菜都有可追溯码,我们很放心。”
日销量从2万斤左右到4万多斤,年销售额从1000多万元到3700万元,今年有望超过3800万元,种植面积从700多亩到现在的1450多亩……杭州良渚麟海蔬果专业合作社用鲜活的数字体现了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后带来的变化。
不得不说,追溯促进了农产品产销对接。与此同时,多个省份充分借助区域性博览会、推介会等展销活动,提高公众对农产品追溯认知度,推进追溯产品产销对接。
广东梅州市强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南方日报、梅州电视台举办梅江白宫苦瓜直播活动,所有产品带码销售,直播观看58万人次,带证销售苦瓜产品3070吨。
在全国,可追溯产品优质优价特点已经显现。甘肃省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全面实施质量追溯制度后,从产品采摘、分级、包装、冷藏各个环节入手确保产品质量,在市场上树立了优质安全农产品的良好形象。“追溯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形成了质量与效益共赢的良好发展局面。”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临泽县祁连红枣业开发有限公司追溯产品销售价格平均上浮15%,目前看,虽然产品价格上调,销量却并未下降。临泽县佳鑫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原来蔬菜销售按吨算价,现在按斤论价,每亩效益提高了1000元。
可追溯农产品的品牌响了。广东省惠州市吴波畜牧水产有限公司利用电子合格证(吊牌)或追溯,实现每一条鱼带证(码)入市,放苗时间、投喂时间、投喂量、用药情况、饲养捕捞时间等生产管理过程全程追溯记录,实现了“吃得放心、吃出健康”理念,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走出了自己的品牌之路。
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2020—2021年,我国将完成所有省级追溯平台与国家追溯平台的对接。尽管未来还面临消费环境不成熟、消费者认识不足和企业积极性等问题,但在政府部门的强力推动和可追溯效益充分显现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主体主动加入可追溯队伍。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有关同志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与商务部门、市场监管总局对接,把农产品产地信息,一直延伸到流通环节,真正实现农产品的全程可追溯。”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