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青山 赢得未来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董志勇 字号:【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疫情期间“我国经济表现出坚强韧性和巨大潜能。”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一直按照自己独特且前所未有的方式,不断积累一个大国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类物质、智力、精神、组织和制度资源,不断培育一个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而且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比较有效的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应对风险挑战的政策制度体系。“千里万里春草色,黄河东流流不息。”疫情不会中断和阻止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也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

  疫情不仅是对个人的考验,更是对企业的大考。面对这次事关企业生存的压力测试,优秀的企业应该用一种工匠精神,把产品当成艺术品当成生命去做,做到最好、最精,春暖花开,无问西东。应该主动进行自我革新和换血,努力向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型。企业现在要敢于“做减法”,甚至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同时,聪明的生产商要和员工、供应商、政府形成命运共同体,共克时艰。须知,上行市场有风险,下行市场才有机会。

  企业家是市场经济的主角,是创造就业和财富的重要力量,是促进发展和合作的主力军。改革开放以来,市场机制激励了中国企业家精神,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通过此次疫情,企业家还应静下心来思考企业未来。此次疫情着实对中国企业的发展前景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但创新、品牌维护和应对不确定性,本来就是企业家的三大任务。能否将危机转化为契机,考验着企业家的敏锐观察和精准判断。

  “无民不富,无民不稳,无民不强,无民不活”,在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中,民营经济始终是创造就业和财富的重要力量,是促进发展与合作的主力军。未来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化演进,也有赖于民营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疫情期间,“看得见的手”发挥了积极作用;疫情过后,还是要依靠“看不见的手”,恢复经济的正常秩序。在采取结构性调整时,应当注意划清政府、企业和市场的权责界限,着力培育有助于企业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外部环境。要进一步扩大资本流动,加快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开放,着力破除行政性垄断,积极降低土地、能源、通信、物流、融资五大基础性成本,基础产业放宽准入,以管资本为切入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要给国企和民企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由市场由价格而不是行政指令配置资源。不宜过分扶大压小。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要得到有效保护。如果我们失去了对民企的信念,制造出越来越多的管制和干预,中国的未来就面临更多的曲折和危险。相反,如果我们坚定了民企和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不断推进改革,完善市场机制,中国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