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总产量稳中有增,增速趋缓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本刊记者 毛绪强 字号:【

  中国农业展望大会上,中国蔬菜首席分析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晶针对蔬菜产业,从生产、消费、国际贸易等方面作了展望报告。

  2019蔬菜市场形势回顾

  蔬菜是百姓日常生活消费的必需品和重要“菜篮子”农产品,中国蔬菜生产量占世界的50%以上。2019年,中国蔬菜生产量为71889万吨,折商品产量55010万吨,与上年相比增长2.2%;消费量53245万吨,与上年相比增长1.8%;贸易顺差145.39亿美元,与上年相比略增0.9%;受不利天气影响,蔬菜价格年内波动较大,全年批发均价4.23元/千克,与上年相比增长7.9%,创近10年最高纪录。

  生产供给总体充裕:据张晶介绍,2019年蔬菜生产形势总体良好,供给有保障,但也存在阶段性、局地性供给偏紧局面。全国蔬菜播种面积估计为31179.6万亩(2078.64万公顷),从年内变化来看,播种面积先减后增,单产水平整体偏高,全年蔬菜产量约为71889万吨,折商品产量55010万吨,与上年相比增加2.2%;2019年初春,南方大部分地区受持续阴雨寡照影响,北方遭受雾霾天气,产量有所下降;入夏之后,高温多雨天气给蔬菜生产、采收以及运输等带来阻碍,叠加8月“利奇马”台风影响,蔬菜短期供给趋紧;11月之后,大部分地区气候状况较好,光照充足,没有恶劣天气影响,蔬菜供给较为充足。蔬菜自损率约23.5%,仍处较高水平,主要受采收处理不及时、专业化存贮设施不完善、产地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冷链物流存在短板等因素影响。

  消费需求稳中略涨:从《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0-2029)》(以下简称“《报告》”)来看,我国蔬菜种类多,分布广,市场供给基本实现“大生产、大流通”格局,消费需求总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2019年,中国蔬菜总消费量为53245万吨,继续保持小幅增长,与上年相比增加1.8%。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蔬菜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多样化、营养化和保健化的特征,对绿色、优质产品的需求增多。近年来,“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持续向好,为居民放心消费提供了保障。2019年蔬菜鲜食消费量为22556万吨,与上年相比增加0.8%,占蔬菜消费总量的42.4%,全年人均食用消费量161千克;加工消费量增加相对较快,与上年相比增加2.7%,占消费总量的23.2%;蔬菜损耗仍处于较高水平,损耗占比约23.1%。

  贸易顺差小幅增加:《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蔬菜进出口量、额与上年相比均有增加,继续保持贸易顺差态势。2019年蔬菜出口量1163万吨,与上年相比増长3.4%,出口额154.99亿美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7%,主要是鲜冷冻蔬菜和加工保藏蔬菜出口量的增加,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4.1%和5.1%;进口量50万吨,与上年相比增长2.2%,主要是干蔬菜进口量的增加,与上年相比增加9.34万吨;贸易顺差145.39亿美元,与上年相比增长0.9%。

  “我国优势品种出口有所恢复。”张晶介绍,中国蔬菜出口主要集中在亚洲,出口额占比达74%;欧洲和北美洲出口额占比分别为12.2%和6.9%;从出口国家和地区来看,主要出口市场有日本、中国香港、越南和韩国,出口额占比分别为14.4%、13.5%、12.9%和7.6%。出口品种格局基本不变,蘑菇和大蒜为优势品种,其他主要品种包括木耳、番茄、辣椒、生姜、洋葱、胡萝ト及萝ト等,合计出口额占比超过60%。其中,大蒜出口受国际贸易局势走低影响,继续保持弱行,出口量与上年相比减少7.3%,出口额与上年相比增加22.3%,但与2017年相比仍减少24.3%,尚未恢复至历史较好水平。

  蔬菜进口主要来自亚洲、北美洲和欧洲,2019年进口额占比分別为62.4%、17.7%和11.2%;主要进口来源国有印度(32.1%)、美国(16.7%)、越南(9.0%)、日本(6.3%)、泰国(4.0%)等。进口品类主要包括马铃薯、辣椒、胡椒和豌豆等。其中,印度进口额大增,主要是因为印度干辣椒等蔬菜品种品质好且成本低于国内。

  未来10年市场走势

  从《报告》来看,未来10年,蔬菜总产量稳中有增,增速趋缓。近期来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春节后出现产地蔬菜外运受阻,销地蔬菜供给不足情况,疫情缓解后,跨区域流通逐步恢复,各产区加大生产扶持力度,蔬菜生产恢复较快。长期来看,蔬菜产量稳中有增,蔬菜播种面积扩张有限,生产成本,特别是人工成本持续走高,而单产能力难以快速提高,蔬菜产量增速将趋缓。

  生产展望:蔬菜总产量稳中有增。未来10年,我国技术的进步及设施生产的发展,将陆续带动蔬菜单产持续增加,蔬菜产量将保持小幅增长趋势,到2020年预计产量为72661万吨,与基期相比增加3.1%,2025年为76947万吨,2029年为79648万吨,以每年约1.2%的速度增长,蔬菜生产继续向优势产区集中,特别是华南与西南热区、长江流域的冬春蔬菜、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北部高纬度的夏秋蔬菜黄淮海和环渤海设施蔬菜等六大优势区域集中度进一步增强。

  消费展望:未来,受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加工技术不断进步等因素影响,蔬菜消费总量将继续保持稳中有增态势,预计年均增长1.6%,2020年达到53465万吨,2025年将增至58575万吨,2029年将达到约61598万吨。据张晶介绍,未来10年,预计蔬菜鲜食消费年均增长2.5%,2020年消费量将达22792万吨,占蔬菜总消费的42.6%,与基期相比增长2.4%,2025年达到25884万吨,2029年达到28450万吨,约占总消费的46.2%,全年人均鲜食消费量将达198千克。在蔬菜加工消费上,预计2020年蔬菜加工消费量达12375万吨,2025年达12813万吨,2029年达12962万吨,年均增速为0.7%,蔬菜加工率达23%以上。饲用、种用等其他消费稳中略涨,未来10年将保持在11%以上。

  贸易展望:从《报告》来看,我国蔬菜贸易继续保持顺差格局,保持一定的出口优势。随着中国蔬菜需求结构性转型,蔬菜外向型加工业逐步发展,贸易活跃度提升。未来10年,预计中国蔬菜出口将继续增加,其中,2020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蔬菜贸易整体偏弱,2025年预计出口量约为1514万吨,2029年约为1544万吨,与基期相比增长37.2%,年均增长率3.2%。从出口优势品种来看,中国大蒜出口数量、品质和价格优势将保持,但面临竞争压力较大。从出口目的地来看,蔬菜出口品种多样化继续提升,贸易合作更加多元。

  价格展望:据介绍,未来10年,由于蔬菜供需形势仍将在一段时期内保持整体供给宽松局面,蔬菜价格波动上涨,年均增幅小于过去10年,保持季节性和周期性波动特征。从年际变化看,蔬菜生产流通各环节人工成本持续上涨是支撑菜价上行的主要因素,而居民消费需求提档升级,对高品质蔬菜、反季节蔬菜、特色蔬菜、加工蔬菜等价格水平相对较高的蔬菜产品需求增加,菜价整体将维持小幅波动上涨态势。

  从年内变化看,蔬菜价格依然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呈“V”形波动。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第一季度菜价水平明显高于往年,预计夏秋菜价恢复性下行较往年季节性下行幅度或偏大,个别品种波动较明显。远期来看,随着“绿色通道”相关政策的不断优化,“南菜北运”“北菜南运”和“西菜东调”成为常态,春提早和秋延后以及越冬设施蔬菜供给增加,有助于年均衡供给,季节性价格波动幅度收窄。随着产地蔬菜预冷设施、批发市场冷藏设施、大中城市低温配送中心建设,部分设施蔬菜品种可能突破生产的季节性和产地转换的周期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平滑季节性波动因素的作用。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