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不抵债的小肉联厂,到全球规模最大的猪肉加工企业,改革开放40年,双汇集团的发展记录着中国肉类行业的改革步伐。在改革中发展、在开放中飞跃,如今已成为民族品牌、世界名牌的双汇,仍然坚持着做好“杀猪卖肉”这一件事。“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双汇的今天,双汇的目标永远是让中国人吃上放心肉。”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说。
2分钱 走出生存困境
位于河南漯河市的双汇集团,前身是1958年建厂的漯河肉联厂。在20世纪70年代,这个河南全省最小的肉联厂连年亏损,每天只杀二三百头猪,淡季的时候长期停工待料,一年里有半年的时间“烟囱不冒烟”,一度濒临倒闭。
改革开放后,漯河肉联厂作为改革的试点单位第一批走向市场。1984年,在第一次民选厂长改革中,万隆被大家推选为厂长,他上任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把厂子搞活,不能让职工们丢了饭碗。为维持企业运转,万隆带领职工们杀猪、宰鸡、宰牛、宰兔、宰乳猪,只要是企业不停产,能做什么就做什么。
双汇跳出困境,靠的是“2分钱”。改革开放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肉类行业的猪价、肉价开始向市场调节转变。瞄准了这个政策机遇,万隆在生猪市场还没完全放开时,将收购价向上浮动了2分钱,方圆百十里乡村的生猪源源不断地送进了漯河肉联厂,一下子改变了停工待料、无米下炊的困境,工厂的烟囱冒烟了,员工忙活起来了,企业经营也好起来了,当年不仅弥补近百万的亏损,还盈利了8000多元。第二年全国生猪价格体系全面放开,但双汇已经走在了同行的前面,给企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万隆说,不要小看这2分钱,这就是政策的红利和机遇,双汇能活下来,靠的是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靠的是面向市场的拼搏实干,双汇的今天就是在改革中干出来的。
在开放中走向世界
“想要发展就必须走出去,争取更广阔的市场。”万隆说,开放带动发展,从80年代起,双汇就已经把发展的目光瞄向海外。
1985年,国内屠宰业逐渐放开,为了避免国内市场的肉搏战,双汇把重心转向了海外。为取得出口资格,漯河肉联厂率先对分割肉车间及配套设施进行技术改造,争取到了50吨对外出口分割肉的资格,到1990年企业年销售收入已经达到1亿元,产品销往东南亚等国际市场,走上了一条依靠外贸出口发展企业的道路。
双汇的品牌也是在开放发展中打响的。1989年,已经走向世界的漯河肉联厂创立双汇品牌,1994年组建了双汇集团,1998年进行股份制改造。2013年,双汇更是在开放发展中迈出了惊人一步,收购了全球最大的猪肉企业——美国史密斯菲尔德公司。“当时有人说这是‘蛇吞象’,但事实证明这次收购是成功的。”万隆说。通过这次收购,双汇不仅成为全球最大的猪肉加工企业,拥有了全球最大的猪肉市场和竞争力,还充分发挥中美欧企业的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
双汇在发展中还积极引进外资、吸引内资、上市融资,曾有16家外商在双汇投资。持续的开放发展激发了企业活力,目前双汇拥有了2家上市公司,2014年双汇国际更名为万洲国际在香港整体上市,2016年进入世界500强。
万隆说,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双汇发展起步,90年代国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政策又推动了双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走出去参与竞争,让双汇有机会走在行业发展的最前沿。
让中国人吃上放心肉
肉类加工行业是民生产业,是刚性需求,关系着百姓生活,但当前肉类行业的发展与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期待还存在着一定差距。“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吃上放心肉,吃得安心、吃得健康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万隆说。
20世纪90年代起,双汇就率先引进了冷鲜肉生产线,把“冷链生产、冷链销售、冷链配送、连锁经营”的冷鲜肉模式引入国内,不仅防止猪肉变味、变质影响食品安全,而且做到每头生猪都检验,确保产品达到合格标准,仅在这一项上,双汇每年就需要支付上千万的检验和无害化处理费用。为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双汇还引进、吸收、消化世界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改造传统肉类工业,先后从美国、德国、荷兰等国家引进5000多台先进设备,把世界前沿的腌制技术、乳化技术、冷分割技术、保鲜技术应用到了中国肉类工业。
吃得安全,也要吃得美味。2015年,双汇将美国史密斯菲尔德的产品、技术、品牌引进中国,高标准建设郑州双汇美式工厂和上海双汇西式工厂,中国的消费者不出家门就能够享受纯正的火腿、香肠、培根。
“经过30多年的历练,双汇在全世界打造了中国肉类的名牌,未来我们还要继续擦亮民族品牌,让每一个中国人吃得安全、吃得美味、吃得幸福。”万隆说。
栏目指导单位: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