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重绘普洱茶版图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本刊记者 毛绪强 王欢 字号:【

  今年的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云南省省长阮成发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为培育新动能,云南将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三张牌”,形成几个新的千亿元产业。其中,“绿色食品”牌将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围绕茶叶、花卉、水果等产业,大力打造名优产品,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绿色革命”。

  中国是茶的故乡,云南更是世界茶源。从方向上看,作为“绿色食品”牌首当其冲的产业,茶叶搭载“千亿云茶”战略的顺风车,在“三张牌”的未来版图上,必然前景可期。

  在历史悠久的众多云茶品类中,普洱茶的品牌影响力更是响当当,它不仅传承着悠久的茶马古道历史文化,还是云南茶产业关键的组成部分。随着“千亿云茶”产业发展计划的启动,普洱茶产业将乘着绿色发展的东风再上新台阶。

  守住普洱茶的“魂”

  ——让生态古树茶园更加绿色

  普洱茶在近几十年的时间里开始风靡起来,成为饮茶爱好者的首选佳品,除了戴着“越陈越香”的光环之外,应该还有古树生态茶园带来的文化积淀。

  一般来说,古树普洱茶优于一般的普洱茶,源于它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时光馈赠予它的丰厚内质。

  首先,古茶树生长环境远离人类居住的地方,清幽纯净,没有任何现代文明的污染,周边地区植物的多样性、原始性保存较好。古茶树千百年来与自然和谐共生,自身已经具备了抵抗各类病虫害的能力,无需使用农药,没有农残的担忧,更天然健康。

  其次,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古茶树枝干高根茎深,所需水分及营养都是靠树根的自身去完成。它们生长的地方植被繁茂,枯枝落叶多,地面常年有一层厚厚的覆盖物,土壤质地疏松、结构良好且有机质含量丰富,古茶树的根部将这些自然腐殖质和地下深层土壤的养分都转化为了自身的营养物质,因此古茶内含物质丰富,矿物质也相对较高,香高味浓。

  作为云南普洱茶系列产品中的金牌产品,云南茶人自然对古树普洱茶这份上天赐予的“礼物”格外珍惜。

  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腊县易武镇,是云南古六大茶山的核心区域,这里种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已有濮人(布朗族、佤族、哈尼族等)在易武居住种茶。在清光绪年间,易武茶山曾是六大茶山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商号、茶庄、店铺林立,路桥、建房等各行业欣欣向荣。据说在产茶旺季,入山作茶者达数万人,每天有五六百匹骡马在易武集散,沿着官马大道瑞贡进京,沿着滇藏大道进藏,沿着东南亚大道进入老挝、转越南、走南洋等。

  “山山有茶树,寨寨都种茶”“万亩茶山万担茶”,就是当下易武古茶山的真实写照。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逐渐渗入到这片古老文明的茶叶圣地,一些茶农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开始在古茶树上喷洒农药以提高产量,但更多的易武茶农为了守护世世代代与之相伴的古茶树,自发地组织起来参与到古茶树绿色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当中。

  26岁的李润,就于2017年9月份在老家易武镇联合了十九个90后,自发成立了“守山联盟”。

  “古茶树是我们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资源,如今我们这些年轻人逐渐承担起了保护古树的重担。成立守山联盟,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让古茶树在生态绿色的环境下自然生长。”李润告诉记者,“只要是在我们联盟内部的人,自家的茶园要保证不打一点农药,不破坏古茶园自身的生态环境。”

  据介绍,加入“守山联盟”的人必须要符合三个标准。第一必须是90后,第二必须是本地人,第三家里必须有丰富的古茶树资源。

  “现在联盟内部就有2000多亩的古茶树资源,每年能出产10吨古树茶毛料,平均能卖到2000元每公斤,可以说古茶树让我们各自的家庭富了起来”李润说。

  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是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之一的攸乐古茶山所在地,2018年全乡共有茶叶面积2.84万亩,产量1322.09吨,产值4362.89万元。

  在基诺族乡司土村委会司土老寨村民小组,记者见到了村组长切木拉。2008年,在切木拉的发动下,携手6个村民成立茶业合作社,目前,茶业合作社辐射全村寨,成员有12名。

  为保护当地古茶树资源,司徒老寨村民小组专门设立了村规民约。

  “我们规定村里所有的古茶树都不能喷洒农药,严格按保护古茶园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的理念重在抓源头管理,如有发现有村民违规用药,那他家的茶叶在三年内都不会被收购,现在已有三户家庭被列入了黑名单。”切木拉告诉记者。

  据了解,为了保证茶农经济效益,村民小组还与当地茶科所、农科院合作以保证古茶产量,经过几年发展,古树茶提质增效效果非常好。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绿色食品处处长冯逆光告诉记者,为加快云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云南省人民政府于去年专门下发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云茶产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意见第一条就是严格保护古茶树资源。要求深入开展古茶树资源普查,全面摸清资源分布情况,建立古茶树资源档案库。以集中连片古茶树为核心,结合地理气候、立地条件、产品特性、历史传统等因素划定古茶园 (山)保护区域。由当地县级政府制定专门的保护办法,明确管护职责,对保护区进行针对性保护,对代表性植株实行挂牌重点保护。严禁对古茶树进行移植、过度采摘,禁止砍伐茶园中生态树木,保护古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独特性。严禁保护区内挖沙取土、破坏水源、开发建设、污染排放等行为,保护古茶园 (山)自然生态环境。规范保护区生产生活、产业开发等活动,减少对古茶园(山)的人为破坏。研究制定 《云南省古茶树保护及开发利用条例》,规范古茶树资源科学保护及开发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

  “云南普洱茶因古树茶而兴,因古树茶而扬名,虽然在全省630万亩的茶树面积里,只有90多万亩古树茶,但我们一定要把古树茶保护好,用绿色生态的理念让古树茶对得起它的价格,让古树茶文化繁衍生息。”冯逆光说。

  壮大普洱茶的“根”

  ——转变消费者对台地茶的认知

  古树茶让普洱茶的影响力日益增大,但从总产量来说,云南省90%的普洱茶原料都是来自于台地茶。

  台地茶难道就不好吗?显然不是。

  “经过近些年的绿色发展,现在云南的台地茶大多已改造为生态茶园,拥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和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古树茶和老树茶产量少自然物以稀为贵,但是从理化成分与矿物质含量来看,古树茶与生态茶各有千秋,不能简单、武断地讲谁优谁劣、谁好谁差。”冯逆光告诉记者。

  据介绍,从平均含量上看老树茶的茶多酚、儿茶素、总糖、寡糖和铁、铜、锰微量元素含量较台地茶的高,而台地茶在灰分、水浸出物、氨基酸、多糖、黄酮及硼、锌、硫、磷、钾、钙、镁的含量上则高于古树茶。

  古树茶收藏潜力胜过台地茶,但是台地茶收藏成本会低很多,并且台地茶经过良好的制茶工艺和仓储,不论是口感还是增值空间都不见得比古树茶低多少。并且在全民重视食品安全的今天,现在种植台地茶的大部分地区都已实施生态茶园改造,不喷洒农药,不施化学肥料,建立生物多样性立体复合园林,有一些有机台地茶园已连续数年获得欧盟有机认证。

  目前,云南省许多五十年代、八十年代开辟的台地茶园,经过生态化管理、疏林化放养,早已不是当年的灌木台地茶园了。也就是说,今日的许多台地茶园,经过几十年的生长,早已长大了,有的已经接近乔木茶园,这些长大了的台地茶茶园,品质早已大大提高,有的甚至接近古树茶,早已不是当年台地茶园的概念。

  比如,景洪市周边的许多生态化管理台地茶园,树龄已经几十年,树形接近乔木茶。这些茶园的茶,许多资深老茶人品尝的结论是和古树茶已经几乎没有差别,口感无限接近古树茶。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云茶产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到2022年,云南省将实现茶园全部绿色化,并在此基础上,全省有机茶园面积将达到150万亩以上。”冯逆光告诉记者,“对于实现茶园全部绿色化,省里以采取‘领证后补’的方式,对面积500亩以上,获得国内外具有认证资质的机构绿色认证、有机认证的茶园,省财政分别按照每亩100元、200元标准给予茶园经营主体一次性补助。也就是说,未来云南省的台地茶也将全部绿色化,并且有些茶叶还能达到有机标准!如果说古树普洱茶让专业的普洱茶爱好者有了更高的追求,那台地茶则是推动云南普洱茶走进千家万户的基础。”

  确实,真正支撑起普洱茶产业根基的,是台地茶而非古树茶,诸如大益、下关沱茶、陈升茶业等普洱茶企业,其主流产品也不是以古树茶为标榜,却被公认为中国茶叶市场上品质优良的产品。也就是说,即使在普洱茶茶类中,真正支撑起普洱茶市场脊梁和品牌价值的,实际上也是台地茶而非古树茶。

  而我们常说的云南茶叶在历次品质检测中是全国农残最低,品质最为优良的茶,说的也不是古树茶,而是多次随机抽检的台地茶。当然,要说台地茶的品质优于古树茶,那肯定还是不现实的,只不过需要转变对于台地茶认知的偏见。对于品质差,农残高的认知已经不符合现在的台地茶了,所以不妨做个感觉主义者,选择好喝、安全、性价比高的茶。

  保证普洱茶的“真”

  ——从源头狠抓普洱茶质量

  虽然云南省普洱茶产业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同时还面临着诸如标准化体系建设滞后、企业品牌创建能力弱、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不健全、三产融合度不高等问题。

  记者采访时发现,云南省许多古茶树资源大多为农户所有,大量毛茶茶农自行采制,生产加工不够规范,省内外有数万云茶经销商、门店、网店,加之外省茶人、茶商直接到茶区定制采购,行业进入门槛低。

  “现在有少数企业和商家投机取巧,滥用古树茶、野生茶等概念,涌现大量‘傍名山古树’的假冒产品,因此出现了质量参差不齐、真伪无法辨别、品牌难以树立的问题,不但制约了茶叶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地提升,更阻碍了全省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市场监管。”云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柳滨告诉记者。

  同时,在普洱茶的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方面,陈柳滨还认为政府在种植、生产、流通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存在着一些疏漏,容易导致不合格的茶叶产品在流入市场前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而流入市场茶叶产品更是不能够及时查明源头、召回不合格产品以及追究相关责任人,这些都严重影响到全省合法茶叶生产企业的信誉以及国内外消费者对于云南茶叶的信心。

  “普洱茶质量的关键在于生产端。为此,省里专门制定了《云南省茶叶初制所建设规范》,规范茶叶初制所环境卫生、加工工艺、操作规程、采收管理、购销行为等,确保初制产品质量。推进茶叶初制所配备快速检测设备,把好鲜叶原料质量安全的准入关。鼓励茶叶初制所创新工艺,建立自身工艺体系。鼓励茶叶初制所与专业合作社、茶农建立稳定供货关系。推进茶叶初制所制定产地初制产品标识,赋标销售,标明毛茶的鲜叶来源、加工工艺、品质特征等,并对生产销售的初制产品负责。”冯逆光说,“并且在今年的第14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上,我们还要发布《云茶有机联盟行动倡议》,搭建统一服务平台,建立资源共享机制,统一提供生产管理技术、投入品和市场服务,推动生产和产品标准统一、区域品牌统一、包装标识统一,以整体形象对外宣传推广,提高联盟成员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提升绿色有机产品市场增值效应。”

  在普洱茶市场流通层面,一直以来,因为普洱茶品牌多而杂,一些产品标注的生产年份、产地等信息,让消费者真假难辨;个别生产经营者缺乏诚信意识,假冒侵权、以假充真、过度宣传、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严重扰乱了普洱茶市场秩序,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既影响普洱茶品牌形象,也降低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为此,云南省农业农村部门还将联合云南省市场监管局开展一系列举措,通过规范普洱茶市场,有效实施全链条监管,把这块“金字招牌”擦得越来越亮。

  据了解,今年云南省还将围绕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扩展品牌市场、创新金融服务、科技创新驱动等开展云茶产业绿色发展工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云南省提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理念下,在“千亿云茶”战略的驱动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爱上喝普洱茶。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