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学农“知识下乡”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黑 马 字号:【

  北上广深是创业的圣地,在这里诞生了无数的创业项目和创富神话。

  然而,当春运的火车把我们从大城市拉回故乡,我们会突然发现另一个事实: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面积只占全国的3%,97%的土地上潜藏着未被挖掘的巨大市场。中国有近3百个地级市,3千个县城,4万个乡镇,66万个村庄,2.6亿多农民……

  近几年,在这97%的土地上,诞生了很多创业新秀。电商领域,拼多多在阿里、京东的夹缝里逆势崛起;内容领域,趣头条、今日头条在新浪、网易、腾讯的红海中快速爆发;视频领域,除了抖音和小红书,快手也找到了自己差异化的用户群体。

  我们还能发现,知识付费领域,得到、喜马拉雅、知乎都在耕耘大城市的白领;职业教育领域,尚德、达内、正保也都望向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按照“下沉市场”的逻辑,中国所有的生意都可以重做一遍。比如,做个针对农民的知识付费,比如,做个针对农民的职业教育。

  近日,笔者接触并采访了做农业教育服务的“天天学农”。通过文章我们会发现:农民可能比大城市的白领更热衷学习;碎片化的知识付费正在走向体系化的在线教育;农业教育服务是一个被忽略的庞大市场;想在该领域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关注优质的师资供给以及低成本的流量获客……

  农民愿意学习也愿意付费

  2017年7月,赵广和大丰收的创始团队一起吃饭喝酒。他们发现,目前的农业教育存在很多问题,渠道低效且分散,内容陈旧且缺失。于是,大家有了在农业教育领域创业的想法。

  此前,赵广曾在华为工作了八年。前四年主要负责4G产业线,后四年,在“2012实验室”也就是“诺亚方舟实验室”,负责先进技术的研发。从华为出来以后,赵广创办过软件众包平台“码客帮”以及运维社区“运维派”。

  这次选择农业教育创业时,赵广和大丰收团队想了两个方向:一是做农业领域的百度百科,二是做农业领域的知识付费。

  后来,赵广在广西的农村待了两个月,调研后决定尝试知识付费模式,创办了天天学农。但当时,他和团队还不清楚农民到底愿不愿意为农业知识而付费。

  “我们先开发了小程序,上线了几个付费产品做测试。上线当晚的第5分钟,就有一个用户付费了,买了一个九块九的课程,我们非常兴奋。”天天学农联合创始人谭泽鑫告诉笔者:“那一个礼拜,每天都有用户付费买课程。而且有的用户在一个月内,把所有的课程都买了。我们就有了信心,觉得这事靠谱。”

  2018年6月,天天学农课程进一步丰富,同时也上线了更高客单价的大课。“原来的课几块钱,十几块钱,全年大课则199元、299元、999元,我们有一个大课定价299元,两个月内卖了近1万份。” 谭泽鑫继续分享了几个鲜为人知的事实。

  农民愿意付钱,并且付费转化率很高。因为这些知识和他们的收入是息息相关的,从而农民愿意为此付费。

  天天学农的用户留存率和活跃度都很高,用户平均一天听看5至7个课程。相对来说,农民没有太多学习渠道,APP也较少,有一款产品走入他们的内心,就能抢占他们的大部分时间。

  并且,天天学农签约专家老师的成本很低。不像其他知识付费领域,头部IP成本极高。这个领域的老师做了一辈子农业研究,觉得没有把技能传授给农民是个遗憾。因此,很多老师愿意免费义务上课,做农业知识的普及和传播。

  从知识付费到在线教育

  产品上线后,天天学农先是主打音频,“考虑到农民喜欢听广播,我们选择了音频,我们也对外说要做‘农业版得到’。”谭泽鑫说。

  但在实际的摸索和发展中,天天学农开始“纵”“横”延伸发展,同时不断做深做重,从碎片化走向体系化,从知识付费走向在线教育。

  首先,纵向上做深度和体系。音频版产品上线后,有用户反馈希望看到视频。农业技术偏向实操性,比如教如何剪枝、嫁接、土壤改良等等,视频比较直接清楚。于是在2018年,天天学农开始做视频课程,做全年课程,课程不断体系化。

  其次,横向上品类更加丰富。2018年上半年,天天学农主要聚焦柑橘科目,从砂糖橘、沃柑系列课程开始,延展到水肥管理、修剪嫁接、采果清园等通用型系列课程,几乎覆盖柑橘科目所有主流品类所需的农技知识。下半年,又开始向其他品类科目开拓,现已拓展了葡萄、芒果、百香果、火龙果等12种品类。

  谭泽鑫透露,做好种植业后,天天学农还会切入到畜牧业、养殖业、水产等其他农业领域。如今,天天学农,定位是一家农业教育服务平台。

  “之前我们定位是知识付费,后来觉得更应该是一个教育类平台,我们的产品不是解决焦虑感,课程也不是碎片化的。并且,未来我们还会提供一些其他的服务。”谭泽鑫表示。

  目前来看,天天学农在农业种植上主要有三个板块,也是其三大主流产品:农技学院、农商学院、视野学院。

  其中,农技学院主要包含农业技术类课程;农商学院则教如何做营销、如何做品牌、如何找销售渠道等内容;视野学院则会讲一些比较宏观的东西,比如国内外最新的农业研究成果或行业观点。

  去年下半年开始,天天学农也开始内部孵化新的项目。

  农业的资质类考试特别多,因此会有很多线下培训班,客单价很高。于是,天天学农就跟中国农业大学联合推出了《农药经营许可证》线上培训课程,学完课程,通过测试,中国农业大学和天天学农就会联合颁发学习认证,继而申请证书。此外,天天学农

  还推出全国第一个农业综合能力测评,类似于农业版的英语四、六级。主要面向农业类院校的学生做能力测评,方便行业内的企业挑选人才。

  截至目前,天天学农覆盖186个地级市,用户数超过100万,预计2019年底达到500万。线上课程总节数超过1千节,合作了超过500人的专家教师以及120余家机构。并且,付费率达20%,完课率接近85%。

  谭泽鑫表示,现在全国真正在种地的农民有2.6亿。并且,国家执行土地流转,当前土地流转面积已超过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3。到2050年,会有1亿“新型职业化农民”,他们更加需要先进的农业知识教育。

  在农业知识付费和在线教育领域,市场规模为1000亿以上。接下来,天天学农计划先通过教育切入,同时会落地做服务。一头链接农产品的销售服务,一头链接田间地头的农业服务,延展开来,将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

  天天学农的竞争壁垒

  笔者发现,通过知识付费和在线教育的模式做农业知识教育的玩家,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做农技培训或农技服务的传统公司。这类企业过去一直没有找到特别好的盈利模式,多是通过提供农技服务来推销产品获利,现在开始转型,切入在线知识教育领域。

  第二类,比较大的知识付费或者在线教育公司。此前,这类公司主要做一二线白领为主的知识付费,或者做职场新人为主的在线教育。伴随业务发展,它们开始向各个细分领域延伸,因此会下沉垂直到农业赛道。

  第三类,部分农业类院校或者农业类机构。比如,一些农业院校的官网会有一个在线教育平台。当然这些内容主要是针对学生,偏向于学术,不太具有实践性。

  面临众多玩家竞争,天天学农有自己的竞争力。

  谭泽鑫表示:“首先,我们签约了很多老师IP。教育的竞争主要是优质老师的争夺,我们平台有500多个专家老师,很多都签了独家。所以短期之内,我们在老师端是有绝对优势的。其次,我们对用户和对农业的理解比较深刻。天天学农是大丰收孵化出来的,大丰收做农业互联网5年了,天天学农有其基因,也汲取了很多经验和教训。”

  众所周知,如何低成本获客是在线教育面临的巨大难题。天天学农依靠自有流量,低价甚至零成本获取用户,值得学习借鉴。据介绍,天天学农的流量获客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微信生态,用“订阅号+小程序+微信社群”进行用户裂变。天天学农有一个订阅号矩阵,包括天天学农服务号、天天学农柑橘号、天天学农猕猴桃号等,用来做内容的转化和配合。天天学农还建了几百个微信社群,储备用户池子。同时,还用小程序配合微信社群做裂变。

  第二方面,今日头条。头条的预装机量很大,同时头条对三农板块的支持力度也很大。天天学农是2018年十大三农作者,去年头条号一年的浏览量超过5000万,都是非常精准的用户。

  第三方面,城市合伙人。天天学农计划在各地找有影响力的人作为代理人和合伙人,进一步促进获客。

  “农民朋友通常有个习惯——存报纸。都是关于农作物、农业知识、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他们家里会有个小柜子,存放很多年的报纸。看到一些好的内容,甚至会剪下来。”谭泽鑫表示,“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机的普及,现在大家更愿意通过手机来获取这些知识。我们很开心通过新的技术和形式,去做农业知识传播的事情。”

  天天学农还有个创新的规定,新入职的员工都要进行宣誓。在天天学农办公楼上有个展厅,墙上刻着100字的誓言。“提升农业价值是我之职责,我将与中国农民一道,耕耘天地衣食,种获春秋荣光……”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