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的不只是42颗种子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吕珂昕 字号:【

  这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充满活力的农业实用人才能力建设项目。

  它推动了中国和欧盟优秀农业经验和良好做法的分享和传播,为42名以及更多的中欧青年职业农民搭建了交流网络,为进一步增强中欧农业交流合作撒下真诚互信的种子。

  这个项目叫“中国—欧盟青年农业实用人才能力建设项目(以下简称‘中欧项目’)”。参加这一项目的,是一群平均年龄30岁左右、热情友好、热爱农业的青年农民。

  2017年4月,中国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与欧盟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发展委员霍根共同签署联合声明,双方同意在青年农业实用人才领域开展合作,开启了能力建设项目这一中欧农业合作的新领域。截至2018年12月,先后有两批次20名欧盟青年农民来华考察,两批次22名中国青年农民赴欧考察,项目圆满完成。

  中欧项目为这群来自不同国家的青年农民带来了哪些改变和收获?发挥出怎样的积极作用?

  互学互鉴:

  中欧项目促进认同、激发灵感

  中国和欧盟都是重要农业国家和区域,同时各具特色。但尽管农业贸易频繁,之前却没有一个项目让两国的农业生产者如此走近彼此,深度交流。

  “现在大家谈起跟中国的合作就是出口,但贸易只是个结果,比如说法国的葡萄酒,如果没有对管理技术的交流,就不会有好的出口。所以交流合作更重要。”在中欧项目总结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提出,谋划合作需考虑长远。青年是农业的未来,中欧青年职业农民之间应建立联系、互学互鉴,未来中欧农业合作就找到了高素质的合作伙伴。

  20位欧洲青年职业农民几乎都是第一次到中国,中国之行让他们收获满满。“这是一次宝贵的经历,我们看到了中国农业的巨大潜力。在中国,学校或机构会组织学生到农场务农,让孩子们接触农业,我认为这非常有意义。中国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令人印象深刻,农场直接通过电商平台与消费者建立联系的方式值得借鉴。”洛波·卡瓦略(Lopo Carvalho)来自葡萄牙,从事农业种养,也是一位灌溉顾问。参观了中国农业后,他直言“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重大改变”,并主动邀请第二批赴欧青年到他的农场参观,与中国青年农民深入交流。

  在欧盟,中国青年农民参访了比利时、英国、爱沙尼亚、葡萄牙和波兰等国,解读欧盟公共农业政策,参观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拜访青年农民协会。现代化农业技术、质量管控、农民对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等,让他们深受启发。

  来自海南的覃贞旺是一位返乡创业的果树种植农场主,也是中国农科院的在读博士。结合实践和欧洲见闻,覃贞旺把博士研究方向确定为“智慧农业”。他希望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机遇,研制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小型智能化农业机器,并将现代服务业引入农业,为农村年轻人创造创业机会,让农业这个古老的产业勃发生机。

  湖北末尔有机农场经理李军说,欧盟国家合作社组织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很强,合作社在帮助农民申请项目、做好生产经营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另外,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市场研究方面,欧盟国家做得非常精细,能够不断提升产品活力。“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又直观地学习了别人的经验后,我们越来越有信心,用新的思维和技术推动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建立友谊:

  为中欧青年农民搭建日常交流平台

  新春腊八时节,已经进入寒冬的山西晋中市榆次区北田镇,迎来了四位前来学习考察的荷兰客人。带队的苏珊娜·卢艾斯因克(Suzanne Ruesink)是中欧项目首批赴华欧盟学员之一,而接待她的程子昂,则是首批赴欧学习的中国青年农民的一员。

  “作为中欧项目学员第一次来中国时,我在北京、广东、广西参观了研究和示范中心、农业企业、创新农场和合作社,与中国青年农民开展了深度交流,他们的很多想法和做法都令我振奋。”苏珊娜说,正因此,也诞生了她的第二次中国之行,“这次来我结识了更多有激情的青年农民,并就加工生产、劳动力输出、销售运营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还参观了不同特色的农场。”

  这样的交流互访,正是中欧项目的延续。在项目启动之初,中国组织方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国交中心”)就为中欧青年建立了微信群,为日常交流打开了一扇窗。项目完成后,这个群就成为中欧青年农民之间一个活跃的社交平台,大家在群里分享日常生产生活,互通有无。

  “我很高兴能够在中国遇到这么多志同道合的青年农业从业者,他们希望通过发展可持续农业来改变和解决污染问题,他们的经营理念非常开放,愿意学习并与他人合作,我们之间会擦出更多火花的。”在苏格兰从事养殖业的克莱尔·西蒙内塔利(Claire Simonetta)说。

  国际交流服务中心主任童玉娥见证了中欧青年农民之间友谊的日渐深厚。她介绍说,不仅是中欧青年农民之间,欧盟青年农民之间、中国青年农民之间在项目开始前,都是互不相识的。“通过中欧项目,他们找到了有着共同目标和志向的农业爱好者、奋斗者,增强了职业自豪感,不仅分享理念和创新性做法,也互相合作,成为工作上的好伙伴。”

  “除了微信交流,还希望建立一个中欧青年的交流平台,多开展研讨、对话、学习考察等活动,进一步促进大家的交流合作。”洛波·卡瓦略说,这样的观点已经成为中欧青年农民的共识。

  播下种子:

  为中欧农业共同发展积蓄青年力量

  农业从业人口老龄化、自然资源紧张、气候变化已成为中欧农业发展的共同挑战。双方政府都意识到,青年农民在维持农村地区活力、推动更加可持续、具有竞争力以及现代农业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中欧项目已完全纳入原中国农业部与欧盟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发展总司签署的《中国—欧盟农业农村发展合作计划》,该项目符合《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2016年6月在西安通过的《二十国集团农业部长公报》。《公报》明确提出,制定鼓励青年农民进入并投身农业的政策不仅对青年有好处,对决策者也有好处。

  而今,经过中欧项目滋养的42位青年农民,正如一粒粒种子,播撒在中欧农业交流合作的广阔原野里。

  欧洲考察回来,程子昂将自己的心得体会编写成报告,分享给了身边的青年农民,并通过媒体、政府会议、企业活动、科教云平台介绍欧洲农业发展经验。受欧盟青年农民组织启发,程子昂动员身边的青年农民抱团发展,成立了由晋中9个县区64名青年农民代表组成的联合会,还建成了榆次、和顺、介休、祁县分会,会员总数达到117人。“现在不仅很多企业在商讨加入联合会,政府部门也高度重视,出台专项支持方案,帮助我们青年农民发展。”程子昂兴奋地说。

  “项目成果应让更多的中国青年农民分享”“项目对每位学员都影响巨大,继续开展这个项目对中欧农业发展将大有益处”“没有人想让这个项目结束,我们携手可以做到更多”……这是中欧青年农民的共同心声。

  “一期项目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完结。中欧青年农民都希望这一项目的成果和效应不断扩大,也希望更多国家和地区的青年农民能够加入进来。”欧盟驻华使团农业参赞邓励科(Nicolas Dandois)说,不只是青年农民在项目中收益,中欧政府部门也从中得到收获,“我们能在青年农民能力建设这样的重要项目上取得成功,意味着我们可以在更多重要项目上互信互利、促进沟通,取得好的合作。”

  青年农民有热情、有动力、有好奇心,想做事能做事,他们是农业的未来和希望。青年农民为未来农业所勾画的蓝图,便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模样。42位青年农民是中欧广大农民的代表,在中欧政府部门的努力下,他们如种子般生根发芽、枝叶勾连,必将带动更多青年人投身农业、投身中欧农业合作。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