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遗出良品 文化传千年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本刊记者 刘月姣 字号:【

  伴随着欢快的旋律,身着哈尼族服饰的少女载歌载舞,演绎着来自哈尼梯田稻作系统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尼古歌》,很是“吸睛”;3米多长的黑龙江方正剪纸,内容丰富,工艺细腻、制作精美,展示着农民丰收的喜悦,引来参观者驻足欣赏;哈尼梯田红米、青田田鱼、敖汉小米、从江糯禾、崔庄古冬枣、铜陵白姜等琳琅满目的遗产地农产品,占满展台,令人目不暇接……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首次亮相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展区,热闹非凡。

  该展区以“农遗良品——来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馈赠”为主题,面积达738平方米,集中展示了来自91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近200种优质农产品。

  “良种”“良地”“良技”集中展示

  青田田鱼共生系统是我国第一个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水稻为鱼类提供庇荫和有机食物,鱼则发挥耕田除草、松土增肥、提供氧气、吞食害虫等功能。这种生态循环大大减少了对外部化学物质的依赖。“我们田鱼的品质非常好,一斤青田田鱼能卖到200元,还供不应求。”浙江青田县农业局赵玲军在展台前介绍说,“在长久的耕作过程中,青田还形成了‘尝新饭’‘青田鱼灯舞’等独具特色的稻鱼文化。”

  哈尼梯田红米,是一种外观看上去是红色,但米质稍显粗糙的老品种,是云南哈尼先民在隋唐初期的高山梯田垦殖中由野稻逐渐驯化而成。“为了生产优质的红米,探索出三犁三靶,夏秋种稻子、冬春涵水等精耕细作技术以及木刻分水、水力冲肥等严密有效的用水制度。”云南红河县杨婧介绍说。

  天下香菇源,开史在庆元。800多年前,浙江庆元乡贤吴三公,发明了“剁花法”人工栽培香菇技术,开创了香菇生产的先河。“现在正是香菇上市的季节,看我们的香菇肌理玉洁、芳香扑鼻,品质非常好。”浙江庆元食用菌管理局张清洋边解说边展示,“我还带来二都戏戏服、水杯、公仔等香菇文化衍生品,主要是用文化向参观者更好推介我们的庆元香菇。”

  为了防风固沙,山东夏津县自明代以来开始种植桑树。如今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占地6000多亩。此次农交会,夏津素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孔维玺带来了桑葚果干、桑葚膏、桑叶茶、桑葚果酒等系列产品。他高兴地告诉记者,我们开发了20余种桑果产品,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这张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金名片”,不仅丰富了夏津桑果的品牌内涵,还为我们营销推介打开了新局面。

  贵州从江香禾糯,香味浓郁,格外有嚼劲;世界稻作起源地的万年贡米、天然泉水滋养长成的京西稻米,品种独特,米质优良;来自“皇家枣园”的天津滨海崔庄古冬枣,细嫩多汁、甘甜清香……农产品“精中之精”“最中之最”在这一展区集结“登台”。

  展区负责人介绍,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我国劳动人民与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的产物,是传统农业生生不息、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并一直为人们提供着绿色、生态、安全、优质农产品——农遗良品。长期形成、具有稳定遗传特质的“良种”,经过充分循环耕养、地力不衰、生态友好的“良地”,巧夺天工的间作、套种、种养耦合、水早轮作等“良技”,孕育出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独有的品质良好、特色突出、文化内涵丰富的农遗良品。

  现场展演彰显文化魅力

  农业文化遗产是融经济、生物、技术、文化、景观为一体的复合系统。与之相呼应,除了产品展示,展区还综合运用表演、文图、实物等展示了农业文化遗产地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自然景观。

  展区中,随处可见的“莲”元素与简洁通透、古色古香的展区风格相呼应,让整个展区既清新又不失庄重。“本次农交会地点在江西,江西广昌白莲传统莲作文化系统是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传统民居也是农业文化遗产系统要素之一。因此,展区的形式设计从江西广昌莲花古镇建筑中提取设计元素,并以莲花作为总体设计形象。”展区负责人介绍说。

  灯光打亮的展示墙,让秀美壮丽的农遗景观迎来高光时刻。规模盛大的哈尼梯田,古老的犁地播种图景,“河有万弯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的兴化垛田奇观等12处遗产地的风采和魅力以图文形式精彩展现。

  动静结合更具感染力。在静态展示的同时,展区还安排了来自遗产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

  诞生于2500多年前的民间音乐奇观侗族大歌,是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侗族文化及精神传承和凝聚起着重大作用。展区入口处,身着侗族服饰的贵州从江种植户精彩演绎了一首《五月蝉歌》,婉转动听的歌声仿佛把参观者带入了古朴优美的从江。

  藏区喜欢茶不产茶,而毗邻的雅安名山是茶叶之乡。茶商利用川藏双方特产,以茶叶换马匹,形成了“茶马互市”,产生“茶马古道”,四川雅安名山成为盛极一时的汉藏贸易及文化交流中心。雅安市名山区的藏茶销售经理吉仁达娃身着民族服饰,热情地招呼参观者品鉴蒙顶山茶。参观者在品味馥郁的茶香中,体味着悠久绵长的茶文化。

  农业文化遗产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缔造了秀美壮观的农遗景观、贡献了优质特色的农副产品,拥有着精湛高超的农耕技术、承载着传承千年的农耕文化,时至今日,也依然对农业绿色发展、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等发挥着重要作用。保护和传承好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对服务乡村振兴发挥独特作用。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