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叶子撬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广东省英德市正以她的独特的发展方式,走出一条依托“红茶发展、助农脱贫”的“英德模式”。
英德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目前,全市茶叶种植面积13.2万亩,其中“英红九号”种植面积达10.5万亩,均为生态茶园,茶叶类企业超过286家,带动从业人员超过13万人;2018年干茶产量8300吨,实现综合产值36亿元。
为推动茶产业加快发展,富裕一方百姓,2018年,英德市成功申报省级英德红茶产业园项目,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9671.91万元。产业园总目标是通过英德红茶产业园创建,加强品种选育、种植技术研发及改进,促进红茶种植和生产实现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以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发展红茶产业,积极引导企业进行茶叶系列产品的开发和深加工,以“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形成“种植规模化、栽培标准化、耕作机械化、经营组织化、开发产业化”的“五化”现代茶叶产业发展新格局。
英德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通过“产业园+科技”模式,积极打造省级红茶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依托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农科院、华南农大等科研机构及高校的技术力量,进一步提升英德红茶的种植水平和加工能力。
“茶是传统产品,但种茶、制茶不能光守传统。在感官审评之外,还需要一套科学化的制作标准。”英九庄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传统的红茶种植和加工受天气、制作者经验水平等因素影响,茶叶品质比较难达到稳定控制。通过研制和引进智能设备,把工人的经验转化为数据,实行精准控制,能有效稳定茶叶的品质。
在推进茶产业发展过程中,英德十分注重茶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推广“茶企+茶农”“茶企+合作社+茶农”等多种生产经营模式,促进“茶业+旅游”“茶业+电商”“茶业+扶贫”全产业链发展。
在茶旅结合方面,英德市积庆里红茶谷之旅两次成功入选全国20条“茶乡旅游精品线路”以及全国“100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之一。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第二届茶乡旅游发展大会上,积庆里红茶谷之旅再次被选为全国精品旅游线路之一,也是广东省唯一入选的线路,目前景区正加快升级改造。
英州红茶业公司将“英德茶趣园”旅游项目重新开发,并推出了参观茶厂茶叶制作流程、免费体验摘茶、手工制茶项目,其今年新建成的大型“悬空茶壶”已成为网红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参观,有效地带动茶叶销售量增长。
英德全面推广“互联网+”模式,探索电子商务和精准扶贫融合的新模式。依托已建成的英德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即送网、英德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实验基地等电商项目,建立了农村淘宝县村两级运营体系,有力促进了英德红茶的网络销售。此外,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目前英德已有10家企业获得HACCP认证,7家企业取得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证明,英德红茶正逐步销往俄罗斯、摩洛哥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产业兴旺是关键。目前,英德红茶产业已成为该市特色农业支柱产业和带动农业脱贫增收的富民兴村产业。
推广生态种植技术,带动茶农耕茶致富。大力推进生态茶园建设,带动茶农种植英红九号。根据英德一茶企统计,该企业带动周边茶农生态种植英红九号(按45亩为一户),茶农全年茶青总收入可达49.8万元,除去日常施肥及人工等生产成本费用的29.7万元,全年净收入超过20万元。
探索多元化企业发展模式,构建茶企和茶农利益联结机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发展集种植、加工、销售、旅游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附加值,增加企业和茶农收益。鼓励中小规模茶企和种植户加入生态茶产业发展联合体,由政府引导企业在全市建立若干家英德红茶区域化加工(中央智能茶厂)技术服务中心,带动当地若干个初制加工生态原料示范基地,形成在全市重点产茶区(镇)都有区域化加工(中央智能茶厂)的大型产业服务平台新模式。茶农可以将代加工的成品茶通过一定的机制做成自己的品牌,并以正规商品的形式在市场上销售,实践表明,茶农的保守收益增长30%以上。
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助力脱贫攻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建立起生产者、销售者、投资者紧密联结的利益分配机制。开展“百企扶百村”行动,动员有条件的茶企通过“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进行帮扶,鼓励统筹财政扶贫开发资金按“保本+保底分红”方式入股茶产业项目,将每年保底分红(不低于8%)的资金全部用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增收脱贫,让贫困户共享茶产业发展红利,提高农户生产积极性。
“英德市约有13万人从事茶叶行业,我们优先解决农村富余的劳动力,促使一个茶园工一天收益最高可达250块钱,每个月平均的工资在3000块钱左右。”英德市英州红茶业公司负责人介绍。
(作者单位:广东省英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