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晃侗藏红米 : 世界原始稻作文化的活化石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见证侗族农耕文明故事

  沿沪昆高铁一路往西,湖南境内最后一站便是侗族的聚居地,全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新晃县,这里同时也是湖南省唯一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因秦汉时期属夜郎国治地,唐宋两朝曾置夜郎县,新晃县又被称为夜郎国。

  新晃侗藏红米在这里绵延了8000年,直到2014年5月,被中国农业遗产专家及原农业部认定为“世界原始稻作文化的活化石”,并入选全国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后,才被掀开了神秘的“红盖头”。

  侗族,是南方古老的水稻民族之一,素来以大米为主食,并偏爱糯稻及红稻。作为农耕文明的传承人,侗族先民经历了野生稻—高秆红米稻—矮秆红米稻的水稻驯化全过程。1987年,文物考古部门在新晃水河沿岸的大湾罗打岩坡新石器遗址、新晃大洞坪贝丘遗址文化层中发现了原始稻谷颗粒和稻灰,证明至少在8000年前新晃先民就将野生稻转化为栽培稻,开始水稻种植,进入农耕时代。

  由于侗族只有语言传承,没有文字记载,直到明清时期,随着汉文化的传入,才相继有了《晃州厅志》等地方史志。清嘉庆年间编纂的《晃州厅志》载有:“郡境稻名不一,粘者为糯,不粘者为粳”“糯之种则有扫箕糯、光头糯、牛皮糯、红糯、白糯、种禾糯诸名。”其中,“红糯”就是现在的新晃侗藏红米。

  新晃侗藏红米还有一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一个小孩被山鬼掠走,人们急忙燃起火把追赶。山鬼怕火,抱着小孩匆忙逃走。山鬼快到藏身山洞时,一只飞天红鸟衔着一穗稻谷丢下来,小孩一把接住,那山鬼突然浑身一颤,急忙丢下小孩躲进洞里。人们看到小孩手里拿着的是一穗红谷,方才知道山鬼不但怕火,也怕红色,红谷是上天神灵的赐予。从此,侗家先民视红谷为神稻,将其作为巫傩活动中镇邪驱鬼、佑护平安不可或缺的物品。现今,新晃侗乡仍传承着用7粒红米以象征北斗七星,缝入红布包挂在小孩脖子上镇魔驱邪,并求天神庇佑的民俗。还有随耕随歌的薅秧锣鼓、验看稻禾成熟状况的六月六尝新节……

  如今,新晃侗藏红米不仅是侗家人的食粮,更是侗家人崇尚自然的精神支柱,被侗家人视为神米,与巫傩文化、祭祀文化、生育文化、歌舞文化、节庆文化等侗民俗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独特地理环境孕育珍稀红米

  这颗闪耀在侗家人历史长河里的红米,红而不艳、清秀细长、含有浓郁的豆味清香。经专家鉴定,她是一种罕见的籼粳糯复合型米,营养十分丰富,富含钙、铁、锌、硒、镁等微量元素和丰富的植物性蛋白。

  这得益于湖南新晃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新晃县森林覆盖率达69%,获评“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新晃侗藏红米的生长期,正是光照最强的时期,利于碳水化合物合成。新晃独特的三山夹两水、南北纵切呈“W”形的地势,又吸引着亚热带季风湿润气流的纵深推进。星罗棋布的水库以及群山之间有零星小盆地发育的生态环境,形成了白天炎热,夜晚凉爽的山地小气候,利于红米蛋白质、直链淀粉等的形成。再加上新晃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并拥有全国最大的硅酸盐钾矿床等特有的矿藏资源,为侗藏红米提供了丰富的微量元素。

  这里山涧的清清溪水灌溉稻田,随溪水而来的小鱼生长于稻田里,农民又在稻田择时放养鸭子。鱼、鸭在稻田里一边吃草、一边吃害虫,鱼、鸭的粪还可肥田。这种山上封山育林,山下引水灌溉,林稻相间,水旱轮作的种植系统与养鱼养鸭系统的有机结合,无形中建立了一套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体系,也保证了新晃侗藏红米绿色天然的特质。

  红米的新活力

  曾经,新晃侗藏红米种植系统的传承与发展一度面临了很大挑战。近5年,为促进新晃侗藏红米产业发展,新晃侗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对新晃侗藏红米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一系列产业保护政策,建立了产业发展保护机制,红米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2015年8月,新晃侗藏红米产业发展被纳入新晃“十三五”规划。同时,县乡政府以及农业农村部门还积极引导农户成立新晃侗藏红米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在一系列政策的引导下,新晃侗藏红米已形成了集产业服务、生产开发、种子供应和流通服务为一体的产业体系。2018年侗藏红米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年产新晃侗藏红米500余吨,产值2000余万元,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

  2016年,新晃侗藏红米销售产值首次突破1000万元。2017年8月,随着新生产线的到位,新晃侗藏红米一直靠在外地加工的历史画上了句号。新晃侗藏红米甜酒、新晃侗藏红米粽子、新晃侗藏红米粑、新晃侗藏红米汁等加工产品十分走俏。

  (作者单位:湖南侗都米业股份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