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丰收节中的农耕文明传承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胡杰华 字号:【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分享农民丰收喜悦的同时,弘扬农耕文明、加强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对于丰收节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的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专属节日,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以“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为宗旨,以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为内涵,以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为目标。系列庆祝活动由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19个部门联合承办,全面引导各地将节庆活动重心下沉到县乡村,同时激发调动社会力量,以活动为契机,为农业鼓干劲,为农村做公益,为农民办实事。

  弘扬农耕文明、传承农业文化遗产是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的重点主题。农业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优秀文明的珍贵宝藏。其中,星罗棋布在祖国大地上的各种古老又现代的农业系统最为代表。一代代华夏儿女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因地制宜,建立创造、创新发展了稻鱼共生、稻作梯田等许多具有地域特征的农业系统并保留至今。这些建立在实践经验基础上的农业系统,不仅是独具特色的美学景观,而且具有强大的实用功能,更极富科学性,它们利用生物相互作用,维持自身稳定性,进而有力抵御各种自然灾害,为人类持续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这些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蕴含的哲学思想、发展理念、经典技术对于我们实现绿色环保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浙江青田的稻鱼共生系统,距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稻鱼共生种养模式生态高效,水稻为鱼类提供小气候及有机食物,鱼则发挥耕田除草、松土增肥、提供氧气,吞食害虫的功能,这种以种养结合为特征的农业生态系统大大减少了对化学元素的依赖,形成了鱼和水稻和谐共生系统,增加了系统生物的多样性。

  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拥有独特的灌溉系统和奇异古老的农业生产方式。哈尼族创造发明了“木刻分水”的方式,利用发达的沟渠网络将水源进行合理分配,森林蕴含水源,水源流经村庄,灌溉梯田,最终流入江河,形成了江河—梯田—村寨—森林为一体的良性农业生态循环系统。哈尼梯田垂直落差1500多米,层层梯田拾级而上,最高达5000多级,形成一幅美轮美奂的奇特景象。

  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具有8000多年栽培历史,农业以旱地种植谷子(小米)为主,是世界旱作农业的发源地。敖汉旗处农、林、牧三大产业耦合地带,地形复杂,地貌多样,造就了敖汉旗优美的农业景观。敖汉旗充分利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全球环境500佳”品牌效应,开展谷子无公害生产,挖掘旱作农业文化,衍生出的撒龙灯、蒙古祭星、跑黄河等多种民俗活动,世代相传。这些传统农业文化,在指导农业生产的同时,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同时也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增长。

  这些散落在各地的农业文化遗产,如何保护、传承和发展,引起国际国内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启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2005年首次认定的全球5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浙江青田的稻鱼共生系统名列其中。2012年我国率先开展了国家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制订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定标准、申报工作原则和管理办法,并签署了南南合作框架下开展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合作协议,2012年至2017年,组织专家分四批认定了91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中有15项18处属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目前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共50项,我国占15项18处,占比30%,位居所有国家第一。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我国由跟随者到支持者、成功实践者、重要推动者和主要贡献者,为实现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

  农耕文明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农耕文化遗产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还要发扬光大。”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进一步传承和发展农业文化遗产,是需要我们不断研究的永恒课题。

  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传承农耕文明和文化的平台和载体,强调突出当地民族特色,展现多样农耕文化,千村万寨展新颜、千山万水赏美景、千家万户传美德等六个“千万”乡村系列活动将乡风民俗、特色美景等农耕文明充分展现,并将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云南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浙江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等多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纳入中国农民丰收节重点活动。中国农民丰收节注重将丰收文化展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以图文、视频、实物以及信息化等手段,全面展示我国悠久的丰收节俗历史,弘扬中华传统农耕文化,体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时代内涵,为农耕文明传承和发扬汇聚磅礴的力量。

  虽然我国近年来在传承和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方面成效显著,并在全球取得多个“第一”和“率先”,但作为一个拥有近万年的农耕文明史、幅员辽阔、民俗众多、气候多样的农业大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挖掘、传承保护以及合理利用方面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探索研究。

  一是要加强遗产保护。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处理好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矛盾,抢救那些逐渐消失的乡土文化和记忆,留住赖以生存的根与魂。建立多元参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加强有关部门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从宣传教育入手,营造良好的文化遗产保护舆论环境,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文化遗产宣传和保护等活动,逐步扩大农业文化遗产的普及程度,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氛围。

  二是要丰富文化内涵。农业文化遗产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内涵以农业为基础,但又不仅局限在农业方面。从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从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可以说,每一处农业文化遗产都是一本农耕历史文化的百科书籍,因此,要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讲好中华农耕文化故事,增加农业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和厚度,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

  三是要推广实用功能。在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同时,要注重农业文化遗产实用功能的推广和示范价值。循环农业、种养结合、施用农家肥、合理轮作等传统技术,以及多物种互利共生的农业循环系统,在控制水土流失、预防病虫害、调节气候、提高土壤肥力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基本实现了土地的永续利用,让我们在数千年间实现了农业的超稳定发展。这些技术与理念的推广和示范,对于我们解决因化肥、农药等过度使用而引起的土壤硬化、地力下降、酸碱度失衡、有毒物质超标等问题都有着重要意义。

  四是要挖掘经济价值。发展利用农业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拓展其经济功能。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产品,因其生产方式的传统性,都具有绿色、有机的特点,如青田田鱼、敖汉小米、宣化葡萄、万年贡米等都是极富营养和特色的农产品,通过对这些农产品价值的挖掘,注入文化内核,创立具有独特元素的品牌,提高产品品质,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对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景观进行科学规划,将传统民俗融入其中,建立独具特色的创意小镇、别具风格的民俗客居,将天然美景打造成旅游胜地,在留住时间和乡愁的同时,实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FormatImgID_0#

  (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农业农村部中国农民丰收节办公室)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