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电子商务凭借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的优势,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目前,电子商务应用于各个行业,当电子商务与传统农业相结合,产生了不一样的效果,从改变原有“以产定销”的生产模式,到促进农产品销售、帮助农民增收。实践证明,近些年来农产品电商在推动农产品上行、改善传统农业产业生态的作用日益凸显。
近日,由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佳沃集团共同举办的2019首届中国(津南)绿色农业发展峰会在津南区落下帷幕。峰会以津南区“绿色农业发展”为切入点, 就生态农业、农业产业园建设、农产品上行等热点议题进行深入讨论。针对目前农产品电商的发展现状及模式创新等问题,记者分别采访了宋小菜、果乐乐、村村乐等三农电商企业的有关负责人。
宋小菜:
数字化驱动反向供应链
宋小菜创立于2014年12月,专注生鲜食材B2B交易, 是开放、创新的数字化生鲜产业服务平台,提供数字驱动的生鲜供应链解决方案。2018年,宋小菜全年蔬菜销售超30万吨,交易规模居全国前列。
宋小菜合伙人卢羽华介绍,宋小菜由流通端切入生鲜产业,采用“以销定产”的反向供应链模式,通过收集城市农贸市场“菜贩子”的采购需求,对市场进行准确的预估,指导菜农按需生产,从而解决蔬菜市场产销信息不对称、生产者卖货难的问题。
目前,宋小菜上游覆盖山东、云南、甘肃、内蒙古等十大蔬菜核心产区,下游触达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杭州等50余个城市,用户数量超过4万户,形成较为完善的蔬菜交易流通体系。
卢羽华告诉记者,在交易履约过程中,宋小菜积累沉淀买家、卖家、商品、物流、价格五大核心数据库。依托核心数据库,宋小菜自主开发各类移动互联网工具,为上游生产组织者提供物流调度、加工存储、农产品价格行情、农业供应链金融等多样化的产业服务,拓展生鲜产业服务领域,提供生鲜供应链全产业解决方案。
“宋小菜的核心能力是数字化,从流通环节切入,改变传统的交易模式,并逐步延伸到上游的产业服务。” 卢羽华认为,就蔬菜而言,直到现在,主流的模式还是先生产、后销售,产销矛盾突出。通过建设蔬菜的标准数据库、提供在线交易工具并实行预售制,宋小菜汇集规模化的、稳定的、明确的订单,发送给上游的生产组织者,实现按需生产,解决产销矛盾。
目前生鲜行业的产业互联网正处于起步阶段,但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卢羽华表示,相信未来的消费互联网,一定是建立在产业互联网基础之上的。
果乐乐:
新零售渠道变革生鲜供应链
“经历了前几年的摸索,果乐乐已经逐渐成长为中国发展最快的水果B2B供应链电商平台之一。” 果乐乐创始人CEO陈功伟介绍,目前果乐乐已经完成千万美元级B轮融资,业务覆盖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广州等地的8000多家商户,水果日交易量200〜300吨,日交易额100〜150万元。从2016年开始开店,果乐乐在从O2O到新零售的时代转变中,不断升级优化,经历了从规模扩张到精细化运营的阶段,目前业务聚焦北京和上海,并且在北京和上海率先实现规模化盈利。
“新零售渠道非常多,对现有的传统的农产品供应链提出了新的要求。”陈功伟认为,针对社区拼团等“新零售”模式,一家生鲜电商企业很难在面对B2B业务、社区门店、社群管理、线上商城等多重商业维度时做到面面俱到。目前果乐乐已经逐渐关闭线下门店,具体业务以同城水果及农产品配送的同城B2B业务以及打造连通产地和社区的产业水果和农产品基地供应链为主,果乐乐正逐渐成为符合现代零售需求的生鲜农货供应链企业。
以解决冷链运输和产地仓储等问题为例,果乐乐通过对社群需求的收集、分析,让“预售”成为可能,并由此对产地农产品生产提出标准化建议。这样,就可以通过“社区拼团”的架构,既帮助产地生产者、传统经销商直达城市社区的消费者,又可以将需求端的声音传递到生产端,对生鲜农货的包装、规格、品质等产品要素进行标准化提升,有效解决目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集中化程度低等难题。
在陈功伟看来,新渠道改变了生产端和流通端的供应方式,未来的终端一定是预售模式,以销定产,每一个地方要建自己的产地供应链。
村村乐:
以人为核心,打造渠道下沉新模式
除了“新零售”层面带来的变革,以“村村乐”为代表的渠道下沉的模式更加直接。在面对一二三产业融合、社会资源普遍下沉的背景下,村村乐从农村社交开始,给每个村搭建一个网站,将“人”作为带动农村发展的关键,一直致力打造熟人社会的新型农村互联网生态。在现阶段,村村乐充分发挥“村里有人”的优势,以村庄站长为基点,通过网络众包的模式引导农民创富。目前,村村乐共有34万个乡村门户,32万站长。
正如村村乐CEO胡伟所说,我们就是要让每个村里都有“能人”来对接外部资源,帮老百姓买卖产品、产业项目对接、宣传推广等。实现一村一站长、一村一面墙、一村一活动、一村一系统、一村一店面、一村一社群。
9年前,村村乐应一家彩电企业的诉求在农村搞市场调研并开拓市场,村村乐通过一位会员达成了企业的需求,这也成就了村村乐的第一单“刷墙业务”。
胡伟介绍,当年做村村乐的时候,农村使用智能手机和电脑的都很少,网络普及率很低,我们耕耘了9年,积累了第一批会上网的农民。我们也发现了一个规律,他们有想法、有思路,找到一些农村互帮互助的人,把农村有想法的年轻人集结到了村村乐平台上。
在胡伟看来,农民或者是县乡村是一个需要共享的渠道,各个企业、各种资源在下乡过程中需要很多帮手,一个独立的企业去打造一个独立的渠道接触到这些农民是很难的,因而各路厂商企业与我们合作,村村乐逐步成为县乡村整合营销的一个基础设施。
究竟什么样的人会成为“村村乐”选中的“能人”呢?胡伟给出的答案是,包括村“两委”干部成员、在编工作人员、农业技术人员以及乡村文化艺人等在地方较有影响力的人。这些“站长”有人脉,懂互联网,懂经营,几乎每人都有手机,随时可以拉一个微信群,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我们的核心就是要充分发挥站长优势,村村乐一方面给这些‘能人’们提供展示能力的平台,另一方面也成了助力农村农产品上行、宣传乡村文旅产品的重要出口。”胡伟介绍,目前“村村乐”的会员已经覆盖全国50%的行政村,注册用户数量达到1200万。
2016年3月,村村乐模式入选哈佛商学院的教学案例:32万人通过有效使用互联网工具,通过智能手机、移动支付、社交社群,让村村乐的“网络众包”模式成为可能,并因此全方位深刻改变了农村的生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