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过后,有“北国春城”之称的长春平均气温在22度左右,让人感到清凉舒爽。8月16日,霏微细雨中的长春农博园内,花朵艳丽、硕果飘香,第十八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暨东北贫困地区县(市)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以下简称“农博会”)在这里盛大开幕,展会持续至25日,会期10天。
据介绍,本届农博会由农业农村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引领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配套举办“东北贫困地区县(市)农产品产销对接”等活动,设有“品牌展销与经贸交流、产业示范与科普教育、设施装备与人居环境、论坛峰会与赛事活动、联动办展与网上农博”五大板块,34项展示与活动内容,全面展现吉林省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成就。
让“吉字号”农产品走向世界
品牌展销与经贸交流,历来是农博会的“重头戏”。本届展会汇集了来自国内外各地的名优农产品、地标性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现场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1号展厅为东北贫困地区县市农产品产销对接展厅及吉林省品牌农业展厅。 举办东北贫困地区县市农产品产销对接展,帮助东北贫困地区县市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助力东北贫困地区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设立了“吉林省品牌农业馆”,对吉林玉米、吉林大米、吉林杂粮杂豆、长白山人参、长白山食用菌和吉林优质畜产品等六大“吉字号”农产品品牌集中进行展示、宣传和推介,提升吉林省品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2号展厅设置了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展、长春市精品农业展、长春市优质粮食展、长春市精准扶贫暨第一书记代言产品展等区域。在漂亮的长春莲花山展区,区管委会主任绍大明向记者介绍他们带来的特色产品,有旱地水稻、水蜜桃、大樱桃、美酒,还有鸵鸟山庄培育的红香葵,红香葵是从缅甸引进的一种保健蔬菜,今年新上市。
展厅东北角是青年电商助力第一书记代言暨乡村振兴农特产品展销区。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展区有63个展位,有来自吉林省8个市州、35个县市、71个省级贫困村71名第一书记、11个乡村振兴相关企业、15个青年电商企业、10个省电商产业链生态发展联合体企业,共同助力精准扶贫,它们卖的货物有浓郁的乡土特色,质量好,价格优,吸引很多人前来购买。
国际农业精品展厅内,俄罗斯、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的农业企业带来精品农产品,提高了展会国际化、市场化水平;全国供销特色农产品展厅则搭建了全国供销系统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平台,重点宣传推介吉林供销特色农产品,提高供销“吉字号”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全国地标性农产品展厅展示各类特色名牌农产品、食品等,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
“创意”农博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来逛农博会的市民,有的看热闹,有的来购物,各种心愿都能在这里得到满足。尤其是喜欢拍照的男女老少,可大有用武之地了。共和国足迹主题展厅和奋进吉林主题展厅运用创意农业的手法,用现场种植、粘贴玉米粒、豆粒、米粒等相结合的方式,制作了很多新颖的创意景观小品。
“宝贝你看,这是北京奥运会。”“妈妈,我想问问宇航员叔叔,太空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在共和国足迹主题展厅时光隧道长廊里,一组组展示新中国今昔对比面貌的图片令观众们不由地停下了脚步,一位带着女儿前来参观的妈妈,正透过眼前的一幅幅照片感慨祖国的变化。
展厅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本届农博会的新内容。共和国足迹主题展厅是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专门设计的,设置了“不忘初心”“成就之路”“中国梦”“时光隧道”四大板块,并配有富于时代特色和艺术气息的景观小品,引人入胜,充分展现我国70年来的飞速发展和取得的一系列历史性成就。
在奋进吉林主题展厅,“闯关东”“白山松水”“一汽”“长吉图”“天下粮仓”“数字吉林”等22组不同内容的景观,充分展现美丽吉林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奋进的足迹。展厅负责人介绍,这里的每一处景观都是用生姜、瓜子、绿豆、大豆等各种颜色的农作物粘贴而成,展馆建设总共用了四十吨姜,几百斤豆子。“你看这个花筐粘下来得将近两万多颗豆子,这个齿轮整体制作下来也需要八九千粒瓜子”
另外,本届农博会在粮食大省、冰雪旅游、数字吉林、扶贫成就与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内容设计上都花了不少心思,这些展示的场景设计,以时间顺序为主轴进行布置,让各年龄层的观众在游览参观时,更加有时代贴近感。
“趣味”农博让农业更贴近生活
除了这些创意景观,农博园内每年都会展示许多新奇的动物和植物,成为很多城市小朋友们亲近自然、了解农业的一个重要平台。
渔业展馆作为农博会人气最高的展馆之一,也最吸引小朋友。其中的鲨鱼、海龟、素有淡水熊猫之称的鳇鱼以及各种千奇百怪、颜色各异的海洋性观赏鱼类引得市民流连忘返。其中最受欢迎的要属水母馆。展馆负责人告诉记者,无论是展示面积还是饲养水平,水母馆在国内都是领先的。馆内的魔幻水母区设计了9个水母圆柱缸,除了常见的海月水母外,还有彩色水母、咖啡黄金水母等十余品种。
水母馆通过采用灯光变换及镜面多角度反射手段,使水母在展示缸内呈现出色彩缤纷、仪态万千的梦幻效果。 “水母真的好好看呀,在水里一动一动的,可爱极了。”一位前来参观的小朋友趴在水母缸前兴奋地说。
世界农业风情园内共种植了包括猪笼草、捕蝇草、瓶子草、捕虫堇等6类30多种不同的食虫植物,它们被做成景观小品展出,小朋友们想看的“食虫植物”都在这里。长春农博园也因此成为全国首个引进热带食虫植物在东北种植的园区。
走进家庭花卉展示园,清风徐来,花香扑鼻,让人的精神为之一振。记者看到长寿花、丽格海棠、紫罗兰、康乃馨等20多个家庭园艺盆栽花卉品种,还有草编、柳编、陶瓷等家庭园艺器具。现场开设的家庭花卉DIY手工制作活动,吸引了很多女孩,插花、盆景制作教学活动,更让喜花,爱花之人在这里寻找到一片乐土。
今年7岁的蛟河女孩程玥珺,和家长吵着闹着要来插花,她让妈妈自己去逛街,她要留在现场学习插花,不仅因为鲜花太漂亮了,自己还能学到插花技能。她说,今天她要把作品送给妈妈!
鲜切花展示园内引进种植了烟树、红花、鸡冠花、姜荷花、藤本月季等80多个花卉品种,新建景观花卉下沉广场。今年还新增设了花海展示园,主要展示醉碟花、百日草、马鞭草等万余株花卉,方圆十里的蝴蝶都被醉蝶花吸引过来,花团锦簇,色彩纷呈,布局独特,惹人眼球。五颜六色的绚烂花海成为农博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科技”农博展现世界科技最前沿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高新无土栽培、规模化无土栽培、基质栽培……本届农博会上展示了很多国内外高新科技农业、设施农业发展的前沿成果。
碧绿的生菜颜色鲜嫩,身材匀称,排列整齐;巨型冬瓜,悬在搭建的棚架上,雄健多姿;鲜艳的彩椒个头硕大,卖相极佳,引来游人围观和拍照……这些长在长春农博园中的果蔬有一个共同特点——不是生长在土壤里,而是靠喝营养液长大,它们都是无土栽培植物。
“营养液根据14种元素配比而成,不同植物、不同生长时期,营养液配比也不一样。”在作物根茎不见土的“菜地”前,技术人员王健君介绍,无土栽培技术分两类,营养液的喝法也不相同。水栽培,是让植物根系直接长在营养液里;基质栽培,则让植物根系长在各种固态基质中,由外界供给营养液。
与传统的有土栽培相比,无土栽培生产的蔬菜瓜果有哪些优点?王健君总结为绿色、好吃、生长快。他解释到,因为没有虫害,绿叶菜生长中不使用农药,可达到绿色、无公害标准;无土栽培技术能用人工手段营造出符合植物生长的环境要素,蔬菜营养更丰富,口味儿更足;生长快,以生菜为例。传统土壤栽培,35天左右采一茬,而无土栽培,20到25天即可采一茬,提高了采收频次,另外,无土栽培可实现自动化、半自动化生产,能大大节省人工。
展馆内,一块显示“物联网终端”字样的电子屏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屏幕上显示着“环温”“环湿”“光照”等数据。王健君介绍,这里利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情况,并且可以参照电脑预先设定的符合植物生长的最佳温度,操控天窗、遮阳、风机等设备,将室内温度调整到最佳状态。
展馆外,记者看到两栋新型的日光温室。据介绍,一栋是平面管道液膜生菜栽培技术展示区。另外一栋是由农博园参与研发的、今年新建的最新型不加温温室,在总结以往不加温温室基础上,创新改造提升,节约建设成本,运用多项国内先进技术,更加突出节能环保理念。
此外,大田技术模式区内密布着13个室外种植小区,高产水稻、100多斤的大西瓜、上千斤的巨型南瓜……前来瞧新鲜的市民,啧啧称赞。
8月25日,第十八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圆满落下帷幕。据统计。本届农博会达成经贸合作项目134项,意向性签约金额201亿元,现场交易额达到5.03亿元。
作为中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吉林省,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700亿斤以上水平,粮食单产、商品率长期稳居全国前列。长春农博会自2000年创办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七届,成为农业发展的盛会、农民期盼的节日、企业合作的平台、对外开放的窗口。
透过农博会,我们惊喜地看到现代农业的发展与变化。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