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趋势与路径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 李增杰 字号:【

  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利用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过程、自然生态环境等,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为游人提供休闲、观光、旅游、度假、体验、娱乐、健身、教育、产品等多种服务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从欧美和日本传到我国。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90年代和新世纪头10多年的逐步发展,现在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大致划分为4段历程:

  一是萌芽期(1980—1990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开始萌芽兴起。靠近城市和景区的零星极少数农民,通过举办荔枝节、西瓜节等节庆活动,吸引城市游客前去购买品尝、观光旅游,这是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最初形态。

  二是起步期(1990—2000年)。这个阶段我国城市化步伐加快、居民收入提高、消费结构开始改变,城市居民在解决温饱之后,有了观光、休闲、旅游的需求。大中城市周边的一些农村和农户利用当地特有的农业资源和特色农产品,开办休闲农业园和民俗接待户,吸引大批城市居民利用节假日到农村采摘、垂钓、野餐。

  三是成长期(2000—2010年)。进入新世纪后,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转向逐步小康,对休闲旅游的需求日益旺盛。这个阶段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突出特点是发展速度较快、规模较大、数量较多,涌现出一批生态农业观光园、现代农业示范园和观光休闲农业园区。

  四是加速期(2010年以后)。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就会形成休闲度假的消费需求。2010年我国人均GDP达4600多美元,居民休闲旅游需求开始强烈。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加强规划指导,原农业部于2010年出台全国休闲农业“十二五”规划,与国家旅游局签署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合作协议。2014年开始,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出台多个文件,支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包括2018年14部门联合印发的《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绝大多数省(区、市)也出台了扶持政策。 2015年以后连续几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进行部署。一系列支持措施,推动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进入加速期。

  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成效明显、前景广阔

  在政策推动、市场拉动、创新驱动下,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主要呈现四个特征。

  一是市场需求旺盛,社会投资活跃。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休闲时间的增加、生活方式的改变、盛世乡愁的呼唤,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市场需求旺盛,消费持续强劲。2018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30亿人次。在需求的拉动下,社会资本投资活跃,据统计,2013年以来,每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完成投资从960亿元,增加到3000多亿元。

  二是经营主体多元,发展势头迅猛。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初步形成了家庭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的格局。目前,上规模的经营主体达30多万个,其中聚集村达到9万个,园区超过4万家,年营业收入8000多亿元。

  三是内涵日益丰富,类型模式多样。各地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农耕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等,以文绘魂、以景铸魂、以情述魂,演绎山水人情事,勾勒令人神往的故乡,书写动人的乡愁,开发出一大批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特色鲜明、文化浓厚、吸引力强的休闲体验产品,形成形式多样、功能多元、特色各异的模式和类型。如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摘农家果”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以休闲度假和参与体验为主要内容的休闲农庄,以农耕文化和现代科技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示范园,以展示农业生产过程和田园风光为主要内容的农业观光园,以彰显传统民俗文化和特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民俗村。此外,田园综合体、农业主题公园、高端民宿、特色小镇、康养休闲等各种新模式新业态也不断涌现。

  四是组织体系逐步完善,指导服务有效。在行政管理体系上,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设立了休闲农业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均设立了休闲农业管理机构。在行业服务体系上,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2007年率先在全国成立休闲农业处,很多省市相关事业单位也承担了发展休闲农业的职责。同时,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配套的规划设计、投资融资、人才培养、信息咨询、宣传推广等中介服务机构也逐步建立和发展。

  实践表明,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进一步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已经成为我国乡村产业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成为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亮点,成为连接工农沟通城乡的重要节点和纽带。展望未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将呈现出产业形态更加高级、产业贡献日益凸显、产业水平整体提升的良好态势。目前,我国人均GDP超过9000元,据测算,只要保持目前的发展势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将在2020年成为万亿元产业,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要精准发力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作出的科学判断。基于这一判断,党中央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不仅为“三农”工作指明方向,也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如今,乡村不再是单一从事农业的地方,还有重要的生态涵养功能,令人向往的休闲观光功能,独具魅力的文化体验功能;人们向往田园风光、诗意山水、乡土文化、民俗风情、农家美食,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乡村慢生活成为一种时尚。我们要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上来,做到精准发力。在此,我提出“一二三四”的发展路径。

  “一”即围绕一条主线。就是围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档升级这条主线,优化配置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再造乡村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的。

  “二”即追求两个目标。一个是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目标,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打造成“有干头、有赚头、有奔头、有念头”的产业,以产业留住效益、添旺人气。第二个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持续增收目标,实现自身价值的提升和收入的增长,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三”即把握三项原则。一是坚持特色化。立足当地资源、区位和传统优势,打造特色突出、主题鲜明的休闲旅游产品。二是坚持差异化。因地制宜、错位竞争,让消费者感受与众不同的景观和体验。三是坚持多样化。开发针对不同消费需求的产品,满足消费者对休闲、观光、体验、康养等不同的个性化需求,实现休闲旅游产品异彩纷呈。

  “四”即聚焦四大任务。一是改善设施条件。按照人性化、便利化、绿色化的要求,加强休闲旅游设施建设,与农村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二是提升管理能力。引入、创新先进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促进经营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实现提质增效。三是提高服务水平。以服务标准化优质化,赢得市场,让消费者玩得欢心、住得安心、吃得放心,花得舒心。四是丰富业态内涵。系统整合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农村风情风貌中的文化元素,有序开发农业文化遗产、古村落、特色民居、养生食药等,发展“农业+”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多业态模式,推动传统乡村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归结起来,就是为广大消费者打造能够望山看水忆乡愁,养眼、养胃、养肺、养心、养脑的好去处。

  (本文系作者在“大连最美花海揭晓仪式”上的讲话)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