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农业合作的 “新沸点”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吕珂昕 字号:【

  一株杂交水稻,吸引了国际组织官员和来自非洲14个国家的农业部部长的鼎力推介;

  一位顶级大咖,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受到了非洲国家的竞相邀请;

  一次活动洽谈,中非农业合作项目现场签约27.47亿美元……

  这是发生在第一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中非稻作发展研讨会上的场景。6月26日—29日,随着中非经贸博览会在湖南成功举行,中非农业合作迎来了一个“新沸点”,开辟了中非农业合作新的上升通道。

  以稻为“媒”,中非农业合作提质升级

  “作为国际稻作发展论坛理事会主席,在此我宣布,我们将每年派出青年科学家前往非洲相关国家,从事杂交水稻的科研、推广、普及工作,继续帮助非洲国家发展水稻,提高粮食产量。”在中非稻作发展研讨会上,袁隆平用纯正的英语向与会非洲国家官员铿锵承诺。

  20世纪80年代以来,袁隆平通过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为近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万多名杂交水稻技术人才。

  据袁隆平介绍,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等国的生产上实现大面积种植,2017年在这些国家的种植面积达7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

  以稻为“媒”,中非农业合作提质升级。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马有祥在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上表示,农业始终是中非双方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借着此次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的契机,中非农业合作又取得新成果。在本次研讨会上,中非共签署了8个农业对非合作项目,签约金额达27.47亿美元,中非7家单位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中非水稻领域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倡议。冈比亚农业部长艾米·法布瑞说:“中非农业合作实现了双赢,以水稻为首的项目让非洲农民大加称赞。”

  以地为“载”,非洲政要期盼中国客商“淘地生金”

  “非洲地大物博,土地资源丰富,但目前土地增值和农民增收有限,希望土流网能尽快组织考察团到非洲实地勘察,制定适合非洲的土流模式,让土地更有价值。”在中非经贸博览会召开期间,中非共和国经社理事会主席阿尔弗雷德来到总部位于长沙的土流网实地考察后发出了如此邀请。

  随后,中非民间商会常务副秘书长白啸峰又率团来到土流网考察,洽谈非洲土地流转业务。连续3天,都有非洲国家领导人、部门领导、中非商会组织“看”上了土流网。

  土流网董事长伍勇说:“土流网是国内主要开展境外土地流转业务的服务实体,这些领导、贵宾‘看’上了土流网,实则是‘看’上了中国健全、成熟、有活力的土地流转模式。”

  非洲有61个国家和地区,土地资源是个隐藏的“富矿”。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进程中,土流网瞄准了这个“富矿”。目前在土流网挂牌交易的只有非洲少数几个国家,由此可见,目前海外土地交易有大量需求,市场广阔且还未完全挖掘。

  “在中国政府的力推下,中非民间商会的服务生态与土流网的垂直服务相结合,能够让非洲土地产生更大的价值。”中非共和国矿产和地质部部长利奥波德对此满怀期待。

  目前,土流网帮助肯尼亚、莫桑比克、南非、博茨瓦纳等非洲国家免费挂牌土地237万亩,中国企业在“拿”到地后,与当地政府合作种植水稻等作物。

  袁氏种业高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立军说,湖南将在马达加斯加修建400公顷标准化制种基地,计划5年内推广种植面积达到当地的15%,实现马达加斯加的粮食自给。

  马达加斯加农业、畜牧业和渔业部办公厅主任罗瓦提亚纳·贡塔·拉玛罗松介绍,来自湖南的农业专家和企业在马达加斯加获得土地经营后,实施杂交水稻技术本土化研发,目前该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达2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约7吨,帮助2500万人口解决了粮食自给问题。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