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富春山居图”里觅乡愁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高飞 陈艺娇 字号:【

  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画晚晴新。2018年初,第一条由富春江桐庐至杭州的水上旅游航线开通了,贯穿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全境。细心的游客发现,富春江畔如今又添了一道新的风景线,那便是焕然一新的富阳乡村风貌。

  日前,笔者沿着富春江旅游线一路探寻:这里的山村,破旧的农房不见了,代之以古色古香的杭派民居,支起了民宿的招牌;低矮的简易蔬菜大棚不见了,只见游客如织的现代化农业园,江堤上沿江而居的村民悠然自得,享受和谐幸福生活……

  一幅不一样的“富春山居图”正在富阳徐徐展开:这里的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

  旧村落变身网红村

  沿着水路从桐庐进入富阳,不多时就能看到一个老埠头。那便是郁达夫笔下的东梓关老码头,而今的码头已成了景观。码头后的场口镇东梓关村也摇身一变,因环境美丽而成了“网红村”。

  “东梓关村沿富春江呈带状分布,可以说是富阳水路西边入口的一个门面 。”场口镇人武部长陆人佳介绍,过去的东梓关到处是破旧的农民房,电线杆林立,水泥路面也是年久失修,坑坑洼洼。直到2013年富阳开始进行“三江两岸”整治,村里的面貌才有了好转。

  按照计划,东梓关沿江堤两侧的危旧房屋都需统一征迁,村民搬到场口镇上安置。陆人佳回忆,当时村民们怎么都不愿意离开世代居住的地方。正巧“杭派民居”正在富阳试点,于是区里将东梓关村列为试点村进行原址重建。

  一面朝着田野,一面枕着富春江,白墙黛瓦的中式建筑,宽绰疏朗的院落,曲径通幽的石板路……安置回迁村民的46座农家院落一落成就走红网络,被网友誉为“最美农村回迁房”。

  村民孙凤雅便是这“最美回迁房”的第一批住户之一。“我家现在有300多平方米,满打满算也就花了40多万元,和农村自建房一个价。”孙凤雅骄傲地说,这白墙黛瓦的杭派民居极具江南韵味,“就和那水墨画里的房子似的。”因为村里环境好,现在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有许多游客来参观。于是孙凤雅盘算着:回头把房子好好装修装修,自己一家住两间,其余的用来做民宿。

  “东梓关村正引进知名企业投资打造文旅休闲度假医养小镇项目。”场口镇党委书记何明葵表示,2017年东梓关村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接下来将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实现富民强村。

  东梓关蝶变的背后,是富阳正全力打造的幸福农村格局。2016年以来,富阳每年打造20个风格各异的特色村,并将这些特色村串珠呈链,计划打造出10条精品旅游线路,将美丽乡村与特色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在乡村振兴这盘棋上落下第一子。

  现代农业“内外兼修”

  顺流而下,穿过富阳老城,一路上高大上的农业产业园比比皆是。尤其是来到下游的东洲岛,温室大棚连绵成片,蔚为壮观。一打听,原来这里就是当地兴起的一处乡村游景点——富阳九重天生态农场。

  走进九重天生态农场,眼前便是成片的红心火龙果、木瓜、百香果等瓜果,还有试种的芭乐、桂圆、荔枝、芒果等热带水果,让人仿佛置身南国。农场主冯江军介绍,每逢周末,这些新奇的果蔬品种便会引来不少城里来客,让他的农产品足不出户就能卖出好价钱。

  除了好吃好玩的,就连蔬菜基地里的智能化设施也成了一大卖点。“家长们带着孩子来我这里就能看到现代农业是什么样。”冯江军介绍到,他的大棚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调节大棚的温度、湿度、光照甚至二氧化碳浓度。

  同在东洲岛上的蓝郡农业科技园里,蝴蝶兰吸引了众多游客。农场主是浙大毕业的研究生陆炜强,2011年创建这一产业园。“我们蓝郡农业科技园,单单温室面积就有1.6万平方米。”他说,其中部分开放,供大家赏花、旅游。

  九重天、蓝郡农业科技园发展的背后,是近年来富阳现代化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截至2016年底,富阳已成功打造蓝郡、九重天、永昌庄园等6个农业产业园;2017年,富阳又着力新建农业产业园10个,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化、产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景区旅游化”。

  家门口就业更舒坦

  富春江两岸乡村有了新面貌,农业观光游蔚然成风,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就业,提高了收入。

  在永昌镇长盘村,64岁的村民王玉水发出幸福的感慨:老了老了,居然还有机会又上起了班。原来,花甲之年的他在农业产业园永昌庄园找到了工作。每个月数千元的收入,让他格外满足。

  目前,永昌庄园里有工人40多人,都是附近村里的村民。庄园负责人俞文雅说,农场里帮农庄干农活的男性村民年龄在64岁至72岁之间,餐饮住宿的服务员也是四五十岁的妇女居多。

  得益于乡村发展,富阳农民的钱袋越来越鼓。富阳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17397元增长到2017年的29687元,年均增长9%以上,城乡收入比不断缩小。

  单单农民富了还不够,富阳正加快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行动。“美丽乡村建好了,村集体的一些不良资产也得以盘活,不少村集体经济终于有了起色。”场口镇党委书记何明葵举了联群村的例子:2011年该村投入资金165万元,建了“轻歌慢舞场”“君陶画苑大楼”等设施,用于书画创作、培训、展览等。但由于周边区域书画会员较少,该区块一直处于半闲置状态。

  “2017年我们镇里的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初显成效。”何明葵说,“联群村将君陶画苑改为民宿模式,并进行出租,现已确定租赁人,年租金为5万元。再加上其他项目,单单物业租金收入就达到了13万元。”

  据统计,仅2017年富阳全区消除集体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下的相对薄弱村39个,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其中,单单场口镇便新增了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8个。

  “拆违建、清溪流、堆整齐、扫干净、种满园、点漂亮、增收益、人和谐”……这是富阳百姓耳熟能详的新“三字经”,其背后,是富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乡村振兴之路上大步前行。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