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诚”可贵 “信”用价更高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韩 啸 字号:【

  编者按: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已经进入信用体系建设的新阶段,以食品、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为重点,加强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生产和加工环节的信用管理,建立产品质量信用信息异地和部门间共享制度,成为“质量兴农”工作的新抓手。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通过建立“红黑名单”“企业信用层级”等评价体系,来决定金融贷款、银行利率、政府项目扶持等关键性资源的分配。农安信用建设既是激励,又是监管,象山的生产经营主体正在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控中来。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主办的“2018年农安公益实训讲堂农安信用高级研修班”在宁波市奉化区举办,此次活动的时间节点,正值宁波市同时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的关键时期。一时间,宁波市尤其是象山区的“农安信用”体系建设再次汇聚了舆论关注的焦点。

  宁波市象山区,是全国四个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区(县)之一,今年3月,象山还入围了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单位序列。从政策制定到金融支持,象山区的农安信用工作已经将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普遍面临的关键问题——融资难、项目资源分配、政策优惠等,同责任主体所肩负的质量安全使命直接联系在一起,积极促成了经营主体从“要你农安”到“我要农安”的观念转变,构建出以信用为核心——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监管、事后信用评价的新型监管机制。三年前,“奉化模式”开创了县域农产品质量监管的先河,如今,象山区的农安信用体系建设再一次走在了机制创新的前列。

  质量安全失信行为

  与金融信贷挂钩

  象山县葆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水果蔬菜种植、批发、销售为主的农业企业,最近,葆元公司刚刚获得了象山县农村信用联社发放的200万元贷款,主要用于种植以“红美人”柑橘为代表的农业项目开发。

  由于在农残检测、产地环境、投入物使用等方面的优良表现,葆元公司连续三年被评为象山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A级单位,信用的提升可以直接兑现为金融政策上的支持,葆元公司在贷款时的授信额度今年增加了100万元,同时利率降低了10%。

  在获得高额信用贷款的背后,彰显出了资本同农业融合所迸发出来的蓬勃活力。2001年,葆元农业发展公司从日本引进10多个品种的柑橘,由于“红美人”品种汁水丰甜、果肉细腻、没有渣滓,最终选择种植,并在象山县的东陈、茅洋、墙头等乡镇开发种植基地。

  这一选择也确实获得了市场的积极反馈。2017年伴随着“象山柑橘”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象山产的“红美人”品种卖到了三四十元一斤,价格超过了不少从澳洲进口来的橙子。到宁波的水果市场打听,大批量的象山“红美人”很难订到货,大部分都是通过散户采摘,或者走订单农业的形式。

  货源紧俏的背后,是因为“红美人”真的很“娇贵”,对土壤、气候、投入品的要求很高,需要精心照料;同时一棵树上挂果还不能太多,不然果树会出现早衰的情况;最后就是近年来人工和土地使用成本的不断增加,一系列原因导致产量有限,企业渴望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但倍感资金上的压力。

  然而,象山县在信用体系建设上的耕耘,让葆元公司的压力减轻了不少。县农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农安信用”通过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失信行为与金融信贷挂钩,形成了对经营主体的倒逼机制;而对于葆元公司这样,其果蔬种植长期走绿色、有机的发展理路,企业自身还配备了完善的农残检测系统,最大限度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这样的经营主体自然就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打造以“信用”为

  核心的农产品监管体系

  象山县农林局副局长顾产安介绍,目前象山在“农安信用”体系建设中,主要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等级评定、信用信息共享、联合金融征信实施激励惩戒等方面的工作为主,自2017年以来,全县共有113家主体列入信用激励名单、29家主体列入失信惩戒名单,涉贷总金额达到12.3亿元。其中,20家涉农生产主体贷款额度从2015年的1580万元增至2017年的2075万元,贷款平均利率从6.64%下降为5.86%,农安信用”在金融联合激励方面发挥作用明显。

  据了解,2017年,象山县成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农安信用”成了创建国家级质量安全县的重要抓手之一。而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在全县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中营造出“信用评级”的氛围,将796家农业生产企业的“一举一动”都纳入到信用等级评定中来,并以此为依据将企业信用划分为ABCD四个层级。

  被列入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A类记录的单位,在项目申报、公共服务方面予以支持,尤其是在企业最为关注的金融贷款、银行利率等方面给予优惠,让生产主体得到切实奖励。而达不到A类的生产主体,则视情节向社会曝光、增加抽检次数。

  为了能让“信用体系”使用的更充分、范围更广泛,象山县还专门建立了完善的信用档案数据库,录入“象山县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在此基础之上,这些“信用资源”同银行征信、申报财政补贴项目等关键性的政策福利联系起来,同时也在积极探索扩大信用使用的范围。目前,象山县正在积极完善监管名录,逐步将储运企业和新成立的生产经营主体全部录入。

  “散户”“个体户”持卡进市场,诚信与否一目了然

  “农安信用”体系,讲究的是完善的制度建设和操作规程,要细化到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方方面面。为了将工作落到实处,象山县出台了《象山县农产品生产者主体责任和奖惩措施管理实施细则》,通过“红黑名单”的形式进一步强化农业经营主体的责任意识。这个名单也成为悬在每一个生产企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对于“诚信红名单”中的企业,可以获得适当简化监督、优先安排各类项目和政策扶持的权利;而对于“失信黑名单”中的企业,不仅要重点监管,并取消各类政策扶持资格,即所谓的“一票否优”,同时还要公之于众,对其市场利益造成极大的损失。截至目前,象山县已经表彰13家“红名单”生产主体,披露1家“黑名单”生产主体,曝光18个不合格“黑名单”农产品。

  在一般的市场规则中,信用秩序往往针对的是具有一定规模的经营主体;但在象山,针对目前很多水果种植户还都处于散户经营、小农经营的模式,象山县也在积极探索“分散农户信息卡管理”的方式,建立“象山县分散农户监管平台”。目前,在晓塘乡的柑橘散户和新桥镇的枇杷散户共1853个,均已经实现了“一户一档一卡”的信息化信用管理。

  一张小小的“象山县农产品生产信息卡”,印上一枚二维码,就可以从根本上规约散户的种植方式,树立他们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在上市前,农产品一方面要通过辖区农残速测室检测,另一方面则需要刷“信息卡”才可以入市,相关的信息通过农贸市场的电子显示屏直接向消费者公开。如果这个“信息卡”中记录了该农户在抽检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显然其销售将会受到巨大影响。

  此次出席农安公益讲堂的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应急处处长方晓华表示,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已经进入信用体系建设新阶段,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新抓手。目前象山的“农安信用”体系已经根据源头治理、分类分级监管的思路,瞄准了经营主体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部位”,无论是规模经营企业还是个体农户,其“信用经营”都将成为生产活动中的重要一环。

  栏目指导单位: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