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昔日打工第一县 今朝双创成典型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金堂县是成都市百万人口大县,曾是全国有名的“打工第一县”,到省外务工人数最高时达17万人。在带来劳务收入的同时,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问题也不断凸显。

  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外出务工人数呈减少趋势,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带着技术、资金等返乡创业。金堂县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立足实际,通过政策引领、人才培育、平台搭建、模式创新等措施引导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上山下乡、进村入沟、到街驻园”,形成了一条条科技创新走廊、一座座林业经济山、一道道农旅产业沟、一条条返乡创业街区、一个个农产品品牌村、一片片农产品加工园区的农村创业创新景象,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争创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基地(园区)2个,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优化政策

  支持创业创新,营造乡村振兴新氛围

  一是强化组织引领。构建“政府支持创业、部门扶持创业、全民参与创业”的工作格局,组建“回引经济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县领导带队,每年到广东、福建、江浙等地实地考察和了解金堂籍在外务工和创业人员返乡就业的意愿和需求;各乡镇利用春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集中时段,组织召开座谈会,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

  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制定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方案,出台《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试点激励科技人员创业创新实施办法》《鼓励回乡创业经济发展实施意见》等措施,在用地、基础设施配套、审批、奖补等方面提供支持性政策,让回乡创业主体轻装上阵。

  三是选树创业典型。每年县委表彰“十佳创业明星”,将创业成功人士优先推选为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村(社区)负责人。组织县内优秀创业创新项目参加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参展、成都市“十佳”“优秀”创业项目评选等活动。支持优秀人士参与全国十佳农民、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等评选活动。

  截至目前,全县建有以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为主体的农业创业创新基地1904个,聚集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农业科技人员、大学生等创业主体近2万人,带动农户就地就近就业近10万人。

  强化科技

  助力创业创新,增添乡村振兴新动能

  一是健全院校地协同创新体系。与中国农科院、深圳华大基因、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重点院校开展深度合作,建成省级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载体23个,国家蛋鸡十大良种繁育基地等成果转化载体36个。与省农科院合作共建全省首个羊肚菌人工驯化核心示范基地,带动周边农户每亩增收2万元以上。

  二是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野生羊肚菌人工驯化” “黑山羊新品系选育”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业创新科技项目100余项;以科技为依托每年推广应用各类作物(畜禽)新品种200多个,引进新技术、新机械、新模式100余项,提升了我县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拓展了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

  三是构建“六创新”模式培育体系。围绕帮助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通过培训师资多元化创新、培训方式多元化创新、培训层次多元化创新、培训对象优化创新、培训对象管理创新、培训课程设置创新的“六创新”模式,因人而异、因产业而异、因需求而异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累计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6万人次,培训、选拔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职业经理人3300余名。

  搭建平台

  服务创业创新,开拓乡村振兴新领域

  一是搭好孵化共享平台。建成集创业孵化、总部研发、法律服务于一体的创业创新服务中心、孵化园区等孵化共享平台,实现创业者与政府、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的顺畅对接。引进服务机构32家,孵化农业创业项目50余项,累计投入创业创新资金2.6亿元,带动就业6500人。

  二是建好资源市场平台。建成县级人力资源市场,并建成淮口、竹篙人力资源分市场,所有乡镇(街道)和村(社区)都建有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服务站,实现了市—县—乡(镇)—村(社区)四级联网,做到了“双创”服务零距离、全覆盖。

  三是做优融资服务平台。建立银、政、企三方联席机制,搭建县、镇、村三级“农贷通”金融服务体系,先后通过“农贷通”为创业创新主体提供担保贷款1.6亿元,通过“惠农E贷”发放信用贷款2000万元,通过“支农再贷款”发放6000万元,有效解决了创业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完善机制

  深化创业创新,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一是探索合作社、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模式。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探索形成“公司+农户” “借羊还羊”“生猪代养”“订单农业”等模式,带动农民增收、助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探索返乡能人示范发展模式。集中规划产业发展园区,构建“大园区、多业主”发展模式,吸引乡村种养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等入园返乡创业创新,示范引领乡村有志青年人才发展新产业、新经济。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