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大连地区出现持续高温晴热天气,日最高气温达36.9℃,突破极值36.6℃,这是自1951年有气象资料以来大连市区最高温纪录。而对于大连的一些海参养殖企业和养殖户来说,这个夏天,简直就是一个噩梦——从7月20日开始,大连地区养殖海参纷纷出现缺氧、化皮、掉礁、漂参等情况,接下来一轮的持续高温天气,海水温度达到32℃,已然超过了海参可承受的温度,导致大面积死亡,整个大连海参养殖企业绝大多数减产90%,很多养殖户更是面临绝产的境地。这场噩梦不仅是海参养殖产业的一场巨大灾难,同时也是对每一个海参养殖企业经营战略和科技实力的一次整体考量。
危机面前,大连宝发海珍品有限公司交出了自己的一份答卷。
从一个“港养圈”到水产综合体
大连海参每年捕捞两次,春季捕捞在5—6月,秋季捕捞在11—12两个月。日前,记者在地处庄河市鞍子山乡五块石村的大连宝发海珍品有限公司养殖基地看到,与往年相比这里显得有些冷清。
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他们事先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在养殖基地安装了降温设备,今夏高温对养殖海参的影响不是特别大。但高温过后,因为地理位置特殊,无法及时换水,海水水质变差,最终导致海参大量死亡,减产70%。到记者采访当天为止,大连地区可供捕捞的圈养海参寥寥无几,很多客户都已经到其他沿海地区收购海参。随着海参的缺货,价格也一路飙升,其中打皮海参达到了每斤180元,活海参达到每斤130元,这个价钱几乎是往年同期的两倍多。
大连宝发海珍品有限公司始建于2005年10月,在公司董事长宋国斌的带领下,“宝发”从一个港养圈起步,稳步发展成为集工厂化育苗、港养圈养殖、滩涂养殖、加工、休闲渔业开发、科研服务、国内销售、国际贸易于一体的水产综合体。企业海陆域总占地7320亩,拥有港圈养殖面积3200亩,滩涂养殖面积4000亩;综合育苗水体78000立方米,以及海珍品加工厂和大连市海参良种繁育工程实验机构。而与大连海洋大学的紧密合作,更为“宝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双方通过校企共建,强强联合,极大地增强了公司的科技发展和自主创新的能力,低盐海参养殖技术就是其成果之一。以往,海参养殖一直需要高盐海域,宝发海参的养殖基地含盐低,几年前公司与大连海洋大学常亚青教授一起合作,共同研发低盐海的养殖技术,现已获得成功,一举打破了海参养殖的海域局限。
除大连海洋大学外,他们还与以色列海法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工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共盟关系,在海洋水产领域通过科技创新开展生物絮团、良种培育、工厂化养殖、海洋生物研究、微生态技术应用等进行密切的合作,先后完成了多项研发项目,包括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国家海洋公益项目、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辽宁省引智项目、大连市科技计划,申报专利15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获得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 农牧渔丰收奖三等奖1项,大连市科技一等奖1项,庄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庄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以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为技术依托,“宝发”广招贤才,组建企业科研团队,从生产实际出发,研发出多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高科技成果。先后被评为“农业农村部健康养殖示范场”“辽宁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辽宁省著名商标”“大连市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核心企业”“大连市海参良种繁育工程实验室”“大连市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企业”“大连市AAA级信用企业”等荣誉称号。
目前,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优质海参、杂色蛤、半滑舌鳎、海蜇、对虾等苗种、成品和加工制品。这些产品主要销往辽宁、北京、黑龙江、吉林、山西、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上海、浙江等地,经常供不应求。近年来他们正在积极开发休闲渔业观光旅游及科技研发服务,重点打造大连宝发现代海洋渔业示范区。
迎难而上再出发
有专家指出,今夏大连地区海参大面积死亡,绝不仅仅影响到秋季捕捞季的成参,而是导致连续3年投放的幼苗、小苗都死了,所以影响的是连续3年、每年两个捕捞季,共计6个海参捕捞季。如果想要恢复本次受灾之前的产量,至少要等到2021年,而一个重要的前提则是在这期间没有自然灾害。加之大连是海参的母产区,山东、福建的养殖户每年也要从大连购入海参。在本次灾害当中,大连地区的小、中、大等三个品类的海参都遭遇了大面积死亡,所以影响的并不仅仅是大连的海参,而是中国海参的整个产业链。
海参养殖投入大、利润高,同样存在高风险。作为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宝发公司早已将规避风险提到了企业经营重要议事日程。早在几年之前,他们就远赴山东等地实地参观考察,学习人家在防灾方面的成熟经验。“海参养殖,怕热不怕冷。如何解决异常高温给海参养殖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我们考察的主要内容之一。”公司总经理宋成金介绍说。山东几年前曾经遭受过高温灾害,所以他们在这方面有一套自己的解决方案。考察回来后,公司有选择地把山东的经验移植到了自己的养殖场。在每个养殖区域都打上深井,用类似地热的方式,利用深水井让海水在管道里循环,达到降温的效果。“山东那边还有在养殖区上附遮阴网的降温方式,但由于我们的养殖圈面积太大,再加上这片海域风大,所以不太适用。即使只是采用深井水循环这一种方式,水温也能下降3℃左右。这些设备在最初起到重要作用。然而高温过后,海水无法更换,导致水变红,尽管投入了大量的调节菌种,最终还是没有控制住……按照计划,11月份海参捕捞量近50万斤,但直到现在也没有捕捞。”宋成金回想起夏天的一幕幕画面,还有些黯然神伤。
痛定思痛,“宝发人”越发意识到建立产业预警系统的重要性。通过大数据信息整理,不光是自然灾害,包括与海参市场相关的所有信息都将成为预警系统的组成部分,从而尽可能减少损失。与此同时,海参行业目前对自然灾害还缺少更为成熟有效的应对方式。“我们深知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所以希望有关科研机构能够与企业合作,尽快研发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宋成金说。
尽管遭遇大灾之年,公司亏损严重,但“宝发”还是迎难而上,坚持启动了70000立方米水体的育苗场项目。用宋成金的话来说,“冬天启动费用很高,但为了明年产业能有更好的发展,现在的这些投入都是值得的!”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