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两头乌 中华“熊猫猪”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中国有四大名猪,分别是金华猪、太湖猪、宁乡猪、荣昌猪。排在最前面的是金华两头乌,这是金华的骄傲,也是浙江的骄傲。金华两头乌猪,两头黑、中间白,又称“中华熊猫猪”,肉质好,皮薄骨细,肉香浓郁,肥而不腻,百吃不厌,名扬四海,人尽皆知,是首批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产品。

  在老金华人的记忆中,童年时的农村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饲养过两头乌猪,耳下垂、背微凹、中间白、两头黑,被称为“中国熊猫猪”的两头乌是我国著名的优良猪种。

  一头两头乌猪长到可以屠宰的110公斤左右,起码要8个月,缓慢的生长周期加上鲜美的肉质口感,使得市场上两头乌猪肉均价在40元每斤左右,是普通猪肉价格的三四倍,但人们并没有因此对它望而却步。

  两头乌的肉质颜色鲜红、肥而不腻,尤其适合做腊肉。当然两头乌猪肉最负盛名的用途并不在此,皮薄、骨细、细嫩多汁,肌肉富含肌肉脂肪,闻名中外的金华火腿就是用两头乌猪的腿肉制成,金华火腿皮色黄亮,肉红似火,香烈而清纯,畅销国内外。随着火腿远销,金华猪也随之扬名,越来越多的外地人也嗅到了两头乌猪肉的独特风味儿,来场里采购的顾客络绎不绝。

  独特品质获评首批地标示范样板

  金华两头乌猪位列我国四大名猪之首,2015年获评全国首批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金华两头乌猪的独特性在哪里?

  “金华两头乌”肉质非常鲜美,长像比较独特,能够被评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金华两头乌人文历史底蕴厚。金华养猪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600多年前西晋时期,春节吃“猪福”、丰收“摆祭猪”等重要习俗至今延续。

  其次,地域品质特性强。金华“三面环山夹一川,盆地错落涵三江”独特地貌特征,以及优质丰富的生态环境资源造就了“金华两头乌”这一国宝级猪种。金华高度重视地理标志公共品牌的宣传,成功注册了“金华两头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华东农交会、浙江省农博会都专门设置了“金华两头乌”主题展馆。

  金华市珍其源两头乌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旭珍说,自2015年起,两头乌猪肉的销量开始提升,目前销售均价达到每公斤90~110元,并销往杭州、上海、广州等地。而在2016年的G20杭州峰会上,国宴预选50道菜,其中11道使用了“金华两头乌”生产的金华火腿;招待晚宴上的那道历史名菜“东坡肉”,也是选用“珍其源”提供的两头乌猪肉烹调而成。

  产业振兴在行动

  1600年的养殖历史,将两头乌淬炼成金华的一张金名片。如何让这张金名片更加熠熠生辉,这些年,政府也确实想了不少办法。

  据金华市农业局局长吴国平介绍:“金华两头乌猪生长速度慢,养殖时间长,成本高,脂肪沉积能力强,瘦肉率偏低,不符合现代人的消费习惯,只有改良生长速度,降低脂肪含量,其商业价值才能最大化挖掘出来。这就需要在现有金华两头乌猪品种基础上,培育出适应市场需要的新品系,达到肉质优良、品质安全、肉香四溢,并使之成为战略性产品,成为打造形象与品质的主导产品。目前,我们正在跟国家科研院校合作,进行试验,确定新的品系,技术参数,让两头乌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另外,让纯种两头乌更加优化、口感更佳,养殖成本更低,市场竞争力更高。”

  为此,金华市政府下发了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按照“特色、优质、绿色、创新”要求,实施“1265”行动计划,突出种质资源品质提升和全程标准化体系建设两个重点,实施种质资源保护、科技创新利用、品质提升示范、加工营销增值、品牌文化提升、服务体系建设六大工程,构筑育种供种、研发创新、文化展示、营销服务、检验检测五大平台。

  两头乌猪产业将实现“三个转变”和“三个提升”:“生产方式”实现转变,由传统养殖方式向规模化、设施化、生态化、集约化、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养殖转变,由以单一养殖为主的生产方式向以产、加、销一条龙及以合作共赢为主的生产方式转变;“营销模式”实现转变,由传统的实体销售转变为实体营销和网上营销双轮驱动;“产品结构”实现转变,由过去的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并趋于多样化和多层次。

  “品牌价值”实现提升,在金华两头乌猪和金华火腿的悠久历史及灿烂文化传承下,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品牌附加值大幅提升;“产品质量”实现提升,全程标准化生产,冷链系统完善,质量可追溯;“创新能力”实现提升,掌握一大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金华市畜牧局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市有两头乌猪养殖场1300多家,年出栏量为7.5〜8万头,母猪存栏量为5000多头,只占到金华地区年生猪出栏量的3%〜4%。为了振兴两头乌猪产业,金华市在积极推进这一产业的转型升级,在保种、标准化设施等方面给予技术支持。金华市里还设立了金华两头乌猪产业专项资金,扶持力度逐年增加。

  (徐平编辑整理)

  金华两头乌 中华“熊猫猪”

  中国有四大名猪,分别是金华猪、太湖猪、宁乡猪、荣昌猪。排在最前面的是金华两头乌,这是金华的骄傲,也是浙江的骄傲。金华两头乌猪,两头黑、中间白,又称“中华熊猫猪”,肉质好,皮薄骨细,肉香浓郁,肥而不腻,百吃不厌,名扬四海,人尽皆知,是首批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产品。

  在老金华人的记忆中,童年时的农村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饲养过两头乌猪,耳下垂、背微凹、中间白、两头黑,被称为“中国熊猫猪”的两头乌是我国著名的优良猪种。

  一头两头乌猪长到可以屠宰的110公斤左右,起码要8个月,缓慢的生长周期加上鲜美的肉质口感,使得市场上两头乌猪肉均价在40元每斤左右,是普通猪肉价格的三四倍,但人们并没有因此对它望而却步。

  两头乌的肉质颜色鲜红、肥而不腻,尤其适合做腊肉。当然两头乌猪肉最负盛名的用途并不在此,皮薄、骨细、细嫩多汁,肌肉富含肌肉脂肪,闻名中外的金华火腿就是用两头乌猪的腿肉制成,金华火腿皮色黄亮,肉红似火,香烈而清纯,畅销国内外。随着火腿远销,金华猪也随之扬名,越来越多的外地人也嗅到了两头乌猪肉的独特风味儿,来场里采购的顾客络绎不绝。

  独特品质获评首批地标示范样板

  金华两头乌猪位列我国四大名猪之首,2015年获评全国首批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金华两头乌猪的独特性在哪里?

  “金华两头乌”肉质非常鲜美,长像比较独特,能够被评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金华两头乌人文历史底蕴厚。金华养猪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600多年前西晋时期,春节吃“猪福”、丰收“摆祭猪”等重要习俗至今延续。

  其次,地域品质特性强。金华“三面环山夹一川,盆地错落涵三江”独特地貌特征,以及优质丰富的生态环境资源造就了“金华两头乌”这一国宝级猪种。金华高度重视地理标志公共品牌的宣传,成功注册了“金华两头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华东农交会、浙江省农博会都专门设置了“金华两头乌”主题展馆。

  金华市珍其源两头乌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旭珍说,自2015年起,两头乌猪肉的销量开始提升,目前销售均价达到每公斤90~110元,并销往杭州、上海、广州等地。而在2016年的G20杭州峰会上,国宴预选50道菜,其中11道使用了“金华两头乌”生产的金华火腿;招待晚宴上的那道历史名菜“东坡肉”,也是选用“珍其源”提供的两头乌猪肉烹调而成。

  产业振兴在行动

  1600年的养殖历史,将两头乌淬炼成金华的一张金名片。如何让这张金名片更加熠熠生辉,这些年,政府也确实想了不少办法。

  据金华市农业局局长吴国平介绍:“金华两头乌猪生长速度慢,养殖时间长,成本高,脂肪沉积能力强,瘦肉率偏低,不符合现代人的消费习惯,只有改良生长速度,降低脂肪含量,其商业价值才能最大化挖掘出来。这就需要在现有金华两头乌猪品种基础上,培育出适应市场需要的新品系,达到肉质优良、品质安全、肉香四溢,并使之成为战略性产品,成为打造形象与品质的主导产品。目前,我们正在跟国家科研院校合作,进行试验,确定新的品系,技术参数,让两头乌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另外,让纯种两头乌更加优化、口感更佳,养殖成本更低,市场竞争力更高。”

  为此,金华市政府下发了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按照“特色、优质、绿色、创新”要求,实施“1265”行动计划,突出种质资源品质提升和全程标准化体系建设两个重点,实施种质资源保护、科技创新利用、品质提升示范、加工营销增值、品牌文化提升、服务体系建设六大工程,构筑育种供种、研发创新、文化展示、营销服务、检验检测五大平台。

  两头乌猪产业将实现“三个转变”和“三个提升”:“生产方式”实现转变,由传统养殖方式向规模化、设施化、生态化、集约化、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养殖转变,由以单一养殖为主的生产方式向以产、加、销一条龙及以合作共赢为主的生产方式转变;“营销模式”实现转变,由传统的实体销售转变为实体营销和网上营销双轮驱动;“产品结构”实现转变,由过去的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并趋于多样化和多层次。

  “品牌价值”实现提升,在金华两头乌猪和金华火腿的悠久历史及灿烂文化传承下,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品牌附加值大幅提升;“产品质量”实现提升,全程标准化生产,冷链系统完善,质量可追溯;“创新能力”实现提升,掌握一大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金华市畜牧局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市有两头乌猪养殖场1300多家,年出栏量为7.5〜8万头,母猪存栏量为5000多头,只占到金华地区年生猪出栏量的3%〜4%。为了振兴两头乌猪产业,金华市在积极推进这一产业的转型升级,在保种、标准化设施等方面给予技术支持。金华市里还设立了金华两头乌猪产业专项资金,扶持力度逐年增加。#FormatImgID_0#

  (徐平编辑整理)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