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专家从原来只为东道国提供技术支持向同时为东道国和我国“走出去”的农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是未来可以考虑的一个方向。这样可以在助力非洲农业生产发展、提高粮食安全水平、改善非洲农户生计的同时,更进一步全方位地落实我国农业“走出去”战略,实现农业技术转移、扩大农业技术示范的效果,从而实践“一带一路”倡议共商、共建、共享的目标,实现双赢。
农技专家,作为中非农业合作一线的工作者,不仅在我国向非洲国家转移先进的农业技术(包括农业、畜牧业、养殖业、渔业、林果业等领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还对促进中非文化交流、进一步构建健康而友好的中非合作关系具有独特优势。
我国向非洲派遣农技专家的历史,要追溯到1961年首次向马里派遣7名农业专家试种茶树和甘蔗,其后一直延续至今。尤其是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召开后,向非洲国家派遣农技专家已成为中非农业发展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农技专家派遣主要通过双边或三方合作的方式进行,其中双边合作包括百名高级农业专家、农技组专家派遣项目等,而三方合作则是以我国自1996年以来参与粮农组织南南合作框架下组织实施的专家派遣工作为主。据统计,2001年至今,我国已向(包括亚洲和非洲的)37个国家派遣了269名(高级)农技组专家和452名(埃塞职教项目)教师,另外,在粮农组织南南合作框架下我国已向2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亚洲、非洲、拉美和南太平洋地区)累计派出1059人次的农技专家和技术员。非洲,一直是我国派遣农技专家进行技术支持的重点区域。
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如何更好地发挥我国农技专家的作用和优势,从而助力中非农业合作,以提高非洲国家粮食安全的水平、改善农户生计,同时也能够有益于我国投资于非洲的农业企业,实现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协同发展?
充分肯定并继续坚持我国农技专家独特的工作方式。向非洲派遣农技专家并不是中非农业合作的独创,但是我国农技专家与欧美和其他亚洲国家派遣专家工作方式的迥异,是非洲合作伙伴有目共睹,并为其所称赞的。中非农业合作项目中,无论是双边还是三边的方式,以两年项目期限为主(部分项目是一年),时间较其他国家专家工作时间长,且农技专家能够与当地政府官员、农技人员、农民等各层面人员一道工作,手把手地向其展示我国农业技术的使用过程及效果。而其他国家的农技专家,多是以短期项目的形式,每年访问东道国3〜4次,每次停留1〜3周,并且仅仅向当地技术员和农民展示其技术成果,而不介绍具体过程。
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按区域或国家建立中国农技专家工作站,采用长、短期相结合的方式灵活派遣专家。目前我国农技专家派遣项目仍然以项目方式进行,因此按照项目各种规定的程序,不同时期的农技专家之间很难实现时间上的“无缝对接”,结果造成每批专家在进入现场后都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来与东道国人员接洽磨合、准备物资等进行环境适应,从而在人力、物力资源和时间上有所浪费。按照非洲国家农业生产的地域特点,成立中国农技专家区域或国家工作站,并将专家派遣周期进行长、短期相结合,如长期专家主要负责项目相关的各种协调工作而淡化其技术职能,而短期专家则根据不同专业领域不同时期的技术需求而进行派遣,这样将有利于专家更大程度地发挥其专业优势和工作时间,增强项目效果。
扩大农技专家选拔的范围,进一步提高农技专家的待遇水平,包括政治待遇、经济待遇等。目前我国选派农技专家项目主要是由农业农村部和各省级部门协调,由县、市单位派出人员,其选拔条件是对申请人的政治素质、外语和业务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但由于选拔范围小、相关待遇低等因素面临着农技专家候选人数量不足的挑战。因此,进一步提高农技专家的经济待遇,与一般援外人员齐平,将其在非洲工作的经历与国内职称评定、名誉奖励等直接挂钩,在此基础上,扩大农技专家的选拔范围,从原来县、市涉农单位向涉农高校、研究所等发展,将有利于选拔出更多素质过硬的候选人。从而建立更全面、更高水平的农技专家选拔数据库,更好地满足长、短期相结合的农技专家派遣需求。
继续坚持“以省包国”派遣农技专家的方式,发挥地域优势。在扩大农技专家选拔范围的基础上,继续坚持“以省包国”的方式派遣农技专家将有利于团队合作并增强中非农业合作的成效。在非洲场域下,来自相同地域、相似文化背景下的农技专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乡愁,并且,由于语言等原因也更加容易进行交流与沟通。这对于身处异国的农技专家而言是一种无形的、心理上的支持。
在“一带一路”倡议与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构建中非农业合作援助、投资与贸易联动的大格局,进一步发挥我国农技专家优势。农技专家从原来只为东道国提供技术支持向同时为东道国和我国“走出去”的农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是未来可以考虑的一个方向。这样可以在助力非洲农业生产发展、提高粮食安全水平、改善非洲农户生计的同时,更进一步全方位地落实我国农业“走出去”战略,实现农业技术转移、扩大农业技术示范的效果,从而实践“一带一路”倡议共商、共建、共享的目标,实现双赢。
(作者均为中国农业大学南南农业合作学院/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FormatImgID_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