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品牌晒丰收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本刊记者 王 欢 字号:【

  9月23日,秋分时节,亿万农民终于迎来期盼已久的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设在全国农业展览馆的北京主会场,在蓝天艳阳之下以喜悦的锣鼓声,拉开了欢庆的大幕。

  通过卷轴宫门造型的“丰收门”走入主会场,一场属于农民的嘉年华尽在眼前。整个会场以中国红和丰收金为主色调。会场四周是展示区,由高约3米的展墙组成6个象征丰收的半圆形粮囤,如同6朵花瓣。中间的“花心”则是宽广的六边形广场构成的表演区,农民朋友在其间载歌载舞,和周围“粮囤”组成的展示区动静结合,共同诉说着农业大丰收的美好故事。

  主会场虽然以各种节庆活动为主,但既然是丰收节,自然少不了大江南北的特色农产品。这些四处飘香的美味瓜果,也是我国品牌农业发展结出的硕果。

  果形优美、色泽艳丽的洛川苹果整齐地摆放在会场,格外引人注目。洛川苹果因肉质脆密、硬度适中而闻名。据悉,目前洛川苹果种植面积达50万亩。当地95%的农民从事苹果产业,农民收入的95%来自苹果产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5年超过万元。60%的果农户年收入超过10万元,12%的果农户年收入超过20万元。

  昭通苹果也不甘示弱。现场红色和绿色的昭通苹果共同拼成一个“丰”字,吸引着众人围观拍照。昭通苹果肉质细脆、汁液丰富,味偏甜,有芳香。目前种植面积达到20.5万亩,实现产量22.2万吨,产值达2.37亿元。除销往云贵川三省及广东、广西、香港等地外,还远销缅甸、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马铃薯被称为“十全十美”的营养产品,富含膳食纤维,脂肪含量低。近年来,马铃薯主食化进程不断加快。而在我国诸多马铃薯品种中,乌兰察布马铃薯不仅产量大,品质也十分出众,丰收节的主场也出现了它的身影。乌兰察布马铃薯块茎大、皮色好、干物质含量高,种植面积目前稳定在400万亩以上,总产量80多亿斤,除了销往北京、江苏、广东等20多个省市外,还远销俄罗斯、蒙古、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多个国家。

  在现场,有一个产品让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都停下脚步多看了几眼,那便是来自广东的梅州金柚。一个个柚子堆放在一起,如同闪闪发光的金子,恰如“金柚”其名。梅州金柚外形美观端正,呈葫芦形,果肉清甜爽口,有蜜味,质脆而化渣。梅州金柚目前种植面积达58万亩,总产量89万吨,产值近100亿元。

  梅州金柚是柚子里的“大个子”,芒果里的“大个子”——以晚熟品种凯特芒为主的四川芒果,也来到了现场。四川芒果上市时间集中在8-11月,比国内其他芒果主产区晚2-3个月,时下正值最美味的时候。四川芒果色泽艳丽,具有纤维少、味道甜、香味浓、口感好等特点。攀枝花芒果更是其中的佼佼者,目前种植面积达51万亩,年产量15万吨、产值15亿元。

  农业大省山东的葱、姜、蒜集体组团来到现场,给现场的诸多产品加了点料。葱、姜、蒜是很多中国美食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山东的葱、姜、蒜更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品牌。去年年底,山东的章丘大葱、莱芜生姜、金乡大蒜主产区全部入选首批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说到特色,新疆的特色产品可不少。著名的和田大枣便是其中之一,此次也是千里迢迢从边疆赶到了北京。和田大枣个大、皮薄、核小、肉厚、颜色好、干而不皱。可以煲汤,熬粥,泡茶或直接吃,是很好的食补品。和田地区目前已拥有红枣面积81.36万亩,年总产值达12.14亿元。

  “枣夹核桃”可是现在非常流行的小零食。大枣来了,核桃也是紧随其后。新疆核桃品质也十分出众,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万岁子”“长寿果”,主要产区为和田、喀什、阿克苏、叶城、库车等地。阿克苏核桃,更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新疆核桃目前年产量达100多万公斤,居全国各省区之首位。

  会场上,瓜果调料,应有尽有,新鲜的绿色蔬菜自然也少不了。甘肃兰州高原夏菜就是代表之一。兰州高原夏菜以非常高的质量安全水平闻名于世,上市种类达到30多个、品种达到300多个,种植面积、产量分别达到812万亩、1930万吨,畅销全国22个省,并销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外销量达80%以上。目前通过农业农村部无公害质量认证的高原夏菜“三品一标”产品247个,其中无公害产品191个、绿色食品49个、有机产品3个、地理标志产品4个。

  会场上,一个个品牌农产品,共同组成我国品牌农业发展的烙印。“你看那大江南北瓜果在飘香,蟹肥菊黄稻菽卷起千重浪,五彩的田园美如画廊,丰收中国是最美的乐章。”丰收节的主题曲《丰收中国》在现场响起,美妙的旋律在烘托着现场的欢乐气氛,也唱出了我国品牌农业美好的希望。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