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广东省梅州市作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的六个分会场之一,在梅县区大黄村举行了岭南风味的民俗表演、农产品展览等活动来欢庆节日。活动现场,一个4米高的梅县金柚造型吸引眼球,果型美观端正、果肉清甜爽口的梅州金柚让品尝过的人难以忘怀。梅州金柚有何特点?产业发展得如何?品牌如何打响?
从零散种植到“金柚之乡”
据史料记载,1911年梅县丙村的郭某在广西梧州做官,托人带回沙田柚苗木200株,种后产果被人誉为“甜柚”,成为当时人们送礼之佳品,后逐渐传至梅县各地及蕉岭县附城、新铺等地,但大都是小果园或房前屋后零星栽培。至1949年,沙田柚在梅县丙村一带小有名气,全县栽植沙田柚面积达530亩。果形似梨,金黄可爱,果肉晶莹,清甜如蜜的沙田柚,被称为“柚中之王”。
20世纪80年代开始,梅州广泛发动农民利用山坡地的优势,有计划有组织地大力发展种植沙田柚,优质沙田柚得以快速发展。1989年成立了梅州市沙田柚研究所,专门从事沙田柚品种研究开发,建立了优良柚类母本园,每年对沙田柚单株进行评比选优,确定优良单株后再进行育苗,经过长期的提纯复壮,形成了具有本土化特色的柚类品种。
20世纪90年代,在梅县政府的支持下,农户开始大规模种植金柚,种植面积以每年1万亩的速度增长,由1985年的2万亩到1990年已达10万亩。1995年梅县被首批百家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授予“中国金柚之乡”,成为全国最大金柚商品生产基地,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占全国柚类的1/3多。当时农户家中种植100棵就能够收获大约30000元,积极发展沙田柚的很多农户由此发家致富。
沙田柚成熟时颜色呈金黄色,连片的沙田柚基地就像金山一样。当时“家种百棵柚,好比开金库”成了群众口头禅,沙田柚自然也就成为农民心目中的“金柚”了。
拓展市场需要一个新名字
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管理水平高、质量好,梅州沙田柚声名远扬,连续很多年在市场上都是供不应求。
但后来梅州沙田柚的种植面积和产量越来越大,遭遇外销的困难。早期的金柚没有品牌、没有商标,很多都是贴牌。甚至有种植户从树上摘下后,进行简单的防腐处理就流向各地。由于没有品牌,价格也受制于采购商,在市场上没有话语权。业内人士普遍感到,梅州柚子迫切需要一个新的区域性名称,把梅州沙田柚与广西沙田柚等地柚子区别开来。
在柚子经营主体的积极推动下,1992年,梅州市政府将梅州出产的沙田柚商品名确立为“梅州金柚”。可这事遭到不少人特别是外地人的质疑。
直到2000年之后,广东省里还特地下文件要求梅州市农业局解释此事。当时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的农技员侯钊泉调出了梅州近10年的天气数据和沙田柚种植情况,花了三天三夜的时间从每年的有效积温、日照时数、海拔等方面,总结出梅州不管是在沙田柚种植环境气候还是种植的结果均可证明梅州沙田柚是区别于其他地方的且具有明显优势的商品,具备确立“梅州金柚”独立商品名的需要。这种客观全面的答复最终被采纳。
“梅州金柚”品牌开始打响
从2013年开始,梅州市在良地、良种、良法、良品、组织、加工、品牌、市场、金融、保险农业全链条10环节进行了系列改革与探索,打出“六化三改”的组合拳。其中,品牌化就是重要的一环。
不少企业纷纷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品牌成为梅州金柚进入市场的凭证。很多经营主体将梅州的沙田柚卖至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市场网点不断扩大,甚至出口到国外。每当金柚成熟之际,就有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前来梅州订购。梅州金柚的生产地域也覆盖了梅州市所辖的梅江区、梅县、蕉岭县、丰顺县、五华、兴宁、平远的共63个镇。
在金柚企业品牌的支撑下,梅州金柚的区域公用品牌也日渐响亮。通过多年金柚品牌化建设,梅州市金柚行业已形成“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互利共赢、相得益彰的运营模式。一方面,随着梅州柚农品牌意识增强,注册商标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梅州金柚种植散户转变为商户,全市金柚知名企业品牌达30个以上,也成为“梅州金柚”区域品牌实力的强有力支撑;另一方面,“梅州金柚”区域品牌日益强大,知名度日渐打响,影响力不断扩大,也为梅州金柚各企业品牌开拓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随着品牌战略的深入实施,梅州逐步发展成全国最大的柚类商品生产基地,金柚成为梅州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品牌农产品。2017年全市柚果种植面积58.64万亩,总产量89.92万吨,总产值约40亿元。梅州金柚销售网点遍布北京、上海、湖南、湖北、四川等40多个国内城市,柚果国内销售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近年来,梅州金柚集聚程度日益提高,产业链条不断向深加工领域拓展。目前,梅县区松口镇的梅县金柚产业园,成为梅州金柚大宗交易方式走向全国的重要枢纽,已研发出近10种深加工产品,未来将达到20多种,届时将形成一条以金柚为资源依托的现代农业产业链。产业链延伸增加的产值将比单纯卖鲜果提高10倍,完善运营后预计产值达2亿多元。
(刘月姣编辑整理)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