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滨州全市粮食加工转化量为1437万吨,全市粮食产业发展速度领先其他工业产业5个百分点以上,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016年的12.74%提高到2017年的14.16%,粮食加工转化增值率居全国前列,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实现从一个传统农业大市向粮食加工转化大市的转型。这种转变是如何形成的,企业和政府在其中作出了哪些努力?日前,笔者深入滨州进行了调查探访。
企业:努力并创新
——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打造循环产业链,形成了企业汇集、产能汇聚、市场汇通的磅礴之势,推动滨州粮食产业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笔者来到邹平县西王集团有限公司,一个在农村土生土长的企业。这个企业的主业很有意思,粮食和钢铁。虽然目前钢铁过剩要去产能,粮食在库存和价格上也面临着问题,但西王仍然有底气。因为他们的钢铁是特钢,销路很好。而粮食产业主营玉米精深加工,也成为粮食企业转型发展的典型。
不论搞钢铁还是搞粮食,都紧盯市场。西王积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对接市场,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目前,西王年加工玉米300万吨,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注射葡萄糖生产基地、结晶葡萄糖生产基地、结晶果糖生产基地,也是亚洲最大的淀粉糖生产基地、麦芽糊精生产基地以及全国最大的玉米深加工基地和玉米油生产基地。
2017年,西王集团实现销售收入435亿元,利税26亿元,上缴税金12.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8%、78%、74%。今年1月份至7月份,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63亿元,利税14.4亿元,上缴税金5.99亿元。企业淀粉糖产量占据全国三分之一,其中无水葡萄糖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7%,玉米油产量占全国总量的60%。凭借良好的市场表现,西王集团跻身中国企业500强。
在滨州,不仅西王发展得如火如荼,渤海实业、和美集团、金汇玉米、华义玉米、玉杰面粉、黄河粮油等粮食加工企业也亮点纷呈,循环利用、绿色发展的成效正在显现。
在中裕食品有限公司,万物可用、循环往复、互为依存的哲学在闪光。中裕食品形成了“生物育种→良种繁育→基地种植→收储→初加工→精深加工→废弃物转化→液态饲料→生猪养殖→肉制品加工、冷链物流→沼气发电供热→沼液有机肥→小麦种植”的循环闭合产业链条。
香驰控股战略发展部经理王永军对笔者说,他们通过完善水电气基础设施、配套副产品综合利用产业、提高废物再生利用水平等措施,建成了原料、副产品、水、废弃物、能量五大循环利用圈。通过污水处理,可实现日生产发电用沼气2.8万立方米,回收再利用中水2000吨,提取蛋白渣50吨,回收污泥有机肥30吨,年增加效益2000余万元。
滨州全市小麦、玉米、大豆原料综合利用率均达98%以上,小麦精深加工已形成覆盖一二三产业的完整循环产业链,玉米、大豆也实现了深度梯次开发,初步实现了粮食产业大循环、全利用、可持续发展。
目前,滨州规模以上粮油加工企业170多家,4家进入全国食用油加工企业10强,形成了企业汇集、产能汇聚、市场汇通的“三汇”集聚之势。
在滨州探访粮食产业,笔者感受到了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山东三星集团从筹资600万元成立农机修理铺起家,董事长王明峰与大家同吃同住,一起研发玉米油精炼,打造了国内第一条专业玉米油精炼生产线,建成国际一流的玉米油灌装包装车间。如今,山东三星集团已拥有100多亿元总资产,技术总监王月华介绍:“我们是国内唯一的国家玉米油产业研发基地,技术创新是三星取得佳绩的有力保证!产业链每延长一级,产品附加值可提高一两倍甚至十几倍。”
滨州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近年来累计投入科研资金45亿元,全市粮油加工行业共获得国家专利319项,西王集团、山东三星集团、渤海油脂等6家企业承担“863”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7个,还有4个国家级实验室。正如滨州市粮食局局长高玉华所说,“最关键的是龙头带动和科技创新”。
政府:能谋且善干
——坚持规划引领,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注重以项目促产业,积极发挥扶持资金的撬动作用,大力实施粮油品牌战略……粮食产业发展越来越快
保障粮食安全是永恒课题。滨州地处渤海之滨,有丰腴的黄河冲积平原,有悠久的农耕文明。这个农业大市一直不懈地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2017年滨州全市粮食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86亿元、利税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18%。2018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66亿元、利税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1%、9.4%。
滨州市委书记张光峰对笔者说:“民为邦本,食为政首。多年来,滨州一直大力实施工业强粮、科技兴粮战略,紧抓粮食不放松,努力探索新路子。”
滨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将粮食产业列为全市支柱产业加以重点扶持培育,加快推动其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导向、龙头带动、科技支撑、循环融合、惠民安全”的粮食产业发展的“滨州模式”。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滨州坚持规划引领。历任市委、市政府班子都高度重视粮食产业发展,一届接着一届干。“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滨州市将粮食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予以详细统筹,在推进粮食产业发展中占得了先机。“十三五”规划中,又提出打造1500亿级粮食加工产业集群的目标任务,先后出台《粮食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关于打造千亿级粮食加工产业集群的二十条意见》,为粮食产业续航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滨州市粮食局监督检查科科长郭玮介绍,敢为人先的滨州出台了《关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打造国家级粮食产业融合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实施方案》,确立了“1338”粮食产业发展思路:打造1个国家级粮食产业融合循环经济示范区,重点培育3个国家级粮食产业融合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创建3个国家粮食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提升8个国家级实验室。
滨州不仅善谋,而且更善干!
滨州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滨州港、滨德高速、德大铁路先后建成投用,有效降低了粮食企业运输成本。秉承“强物流、兴产业”的发展要义,滨州投资建成了一条连接滨州国家粮食储备库的双股铁路专用线。滨港铁路二期建成后,粮食物流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滨州注重以项目促产业,紧抓国家加快发展粮食产业的机遇期,积极进行项目策划和包装,仅2016年推进的仓储物流、批发市场、产品深加工等重点项目就达134亿元。今年中裕食品三产融合示范园项目、西王集团玉米果糖项目、香驰控股大豆精深加工项目和功能糖项目等分别列入山东省政府2018年重点建设项目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为推动粮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和广阔平台。
同时,滨州还积极发挥扶持资金的撬动作用,设立20亿元黄河三角洲农粮产业基金,有效拓展了粮食企业的融资渠道。涉农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和粮食生产发展的支持力度,2013年以来滨州市农发行累计投放政策性粮油收储贷款36.6亿元,向粮食加工企业投放贷款38.8亿元,倾力助推地方粮食产业发展壮大。
谈到企业的今天,山东和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以林念念不忘政府的雪中送炭:“和美开业不久,豆粕每吨一下子由2300元涨到3300元,资金短缺让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困境。正愁得要死,惠民县政府协调农信社,帮助贷款30余万元——这是救命钱啊!”争气的和美,用了短短5个月时间,完成销售7000吨,贷款还清,还有结余,公司起死回生。
滨州粮食产业在全国的知名度、美誉度高,还得益于他们重视品牌战略。滨州市市长宇向东说:“通过大力实施粮油品牌战略,滨州逐步实现精深加工产业化、主导产品名牌化、名牌产品规模化。”
目前,滨州全市粮油行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6个、中国名牌3个、山东著名商标10个、山东名牌10个,获得省以上“放心粮油”品牌产品15个。西王、长寿花、天下五谷、美食客、中裕、玉杰、十里香等粮油品牌享誉全国。
粮食产业品牌荟萃,“粮食滨州”在全国成为闪闪发光的大品牌。这种品牌效应助力产品畅销全国,其中有10多家企业、30多个生产基地的产品进入了北京的超市和批发市场。
农民:收入节节高
——在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和供应链贯通的协同发展新格局中,企业跟着市场走,农民跟着企业走,政府跟着服务走,使得农民增收,乡村振兴,走出了独具特色的滨州粮食之路
一粒小麦能变成多少种产品?面粉、酒精、液体蛋白饲料……从皮到里,居然能转化成十大类500多种产品,在中裕食品有限公司,笔者大开眼界。
中裕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军介绍,保证高质量精深加工的重要基础是小麦的高品质。中裕建立了6.5万亩育种基地和150万亩优质小麦种植基地,在各基地实行“三免一加”,即免费供种、免费播种、免费收割、加价收购的优惠政策,以及“五统一”,即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指导、统一收割、统一收购的管理模式,以高于市场价10%至30%的价格收购优质小麦,平均每亩小麦可带动农民增收336元,真正形成了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和供应链贯通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笔者跟随张志军来到中裕的三河湖基地,63岁的管理人员陈英杰闻讯骑着电瓶车赶了过来。他摘下遮阳帽,擦了把汗说:“我一人骑着电瓶车,巡视3800亩地。一个人管播种、浇地,还管收。”“那要很忙吧?”“不忙,都采用高科技了!打药有飞机;浇地,推上电闸,一小时就是3000立方米,一天就能浇1000多亩地。”
中裕流转土地6.8万亩,三河湖基地是其中一个片区。陈英杰是从村里招聘来的,经过培训,上岗管理。“做梦都没想到一个人管几千亩地。”他指着他所管理的那一大片土地,举起挂在胸前的望远镜,放在眼前远眺。“公司每年发我三四万元工资。”陈英杰越说越高兴。
基地紧邻伏加河,河对岸是当地村民种的庄稼,明显不如中裕基地的庄稼长势好。一位农民正背着喷雾器,手举喷杆,喷洒农药。笔者走到跟前和他聊了起来。他是蔺家湾村村民,叫蔺金祥,自己有10多亩地,又以1亩地300元的价格包了10多亩地。
“1小时能打多少?”
“1小时打3桶药,喷洒3亩地。”
“浇地怎么办?”
“我花了500多元买了电机、水泵,1小时浇2亩地。”
小麦每斤卖1.38元,加上卖的玉米,蔺金祥去年毛收入4.5万元。他看了看自己的地,指着河对岸的基地感慨道:“那是条好路子!”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滨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庆平说:“坚持生态绿色、循环高效,推动从基地到餐桌、从低端到高端,实现三产融合、产业相连的可持续发展,滨州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粮食之路。”
滨州粮油加工企业参与主导组建专业合作社,以“企业+合作社+基地+订单农户”模式开展土地流转、订单收购,掌握优质粮源,做大做强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目前,全市有专业化合作社1000余家,家庭农场774家,种粮大户4600户。滨州大力延伸农产品加工链条,提高粮食附加值,全市63%以上的农产品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加工后进一步增值。
中裕食品、玉杰面粉、龙凤面业等企业则通过当地收购、基地种植、订单农业、建立合作社等形式,拉动滨州及周边市县优质小麦、玉米种植500多万亩,带动农民增收近6亿元。2017年,滨州全市粮食产业带动就业5.7万人,其中直接就业人员2.4万人、间接就业3.3万人。
依靠西王集团快速发展,西王村全村都搬进新楼房,人均居住面积达60多平方米。这里实现了农业产业化、乡村城镇化、土地集约化、生活福利化、村企一体化、管理社区化。不仅本村致富,而且带动周边村一同致富,一方面以土地流转的形式满足了工业用地,一方面安置农民到企业上班,吸引他们自愿来西王社区居住。西王村先后共吸纳3万多人就业,年人均工资3万元以上。
壮大起来的西王,带动了乡村振兴。西王集团年加工玉米300万吨,每年拉动本市及周边玉米种植300万亩,收购价每吨高出其他地区40元至60元,每年为农民净增收近1亿元。
企业跟着市场走,农民跟着企业走,政府跟着服务走,道路越走越宽广。山东省粮食局局长王伟华说:“滨州粮食产业的发展,对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具有积极的意义。”
栏目指导单位: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