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通渭县李店乡,一提起王金丽,当地的村民个个竖起大拇指:这个养牛的女人了不起!
王金丽是李店乡第一个养奶牛的人。2004年秋天,在新疆打工摘棉花的王金丽,偶然看到周围住户排队打鲜奶,这个场景深深触动了她。“当时我们通渭县很少有人喝过鲜牛奶。”这让王金丽看到了巨大商机。回乡后,她从亲戚朋友处筹到1万元现金,买了一头奶牛,从此走上了养殖路。
作为当地唯一的供应商,王金丽的鲜牛奶主要供应给当地中小学生和老人,一度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在奶牛养殖逐渐形成气候的同时,王金丽又看到了肉牛市场比奶牛市场更加良好的前景。但是要转型,手里的钱远远不够。从来没有贷过款的王金丽,找到县农行,凭着自己良好的信誉和真诚,获得了10万元惠农贷款,买进15头黄牛犊。育肥后每头1万元的收入让她尝到了甜头。
随后,王金丽又申请20万元惠农贷款扩建养殖场,新建了500立方米青贮窖,引进了30头架子牛,改变了家庭小作坊式的饲养和经营方式,逐步向专业化、产业化养殖发展。到2013年,养殖场内肉牛正常存栏达100多头。规模上去了,可是存栏的肉牛都是生长缓慢的老品种,养殖效益较低。于是,体会到创业乐趣的王金丽又胆大了一回,毅然淘汰老品种肉牛,从当地一家大企业引进了80头生长快、产肉率高的西门塔尔牛。
创业成功后,王金丽有了更高目标,带领乡亲们一起干。2010年,王金丽带头组建了通渭县金丽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2012年又组建了通渭县金丽肉牛肉羊养殖技术协会,推行“合作社+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带领周边农户发展牛羊养殖。2015年,金丽合作社被评为甘肃省级示范农业专业合作社。
据李店乡李店村党支部书记温献民介绍,合作社负责为会员及周边农户提供养殖技术、肉牛肉羊繁殖购销服务和“四统一分”服务。“统一提供技术、统一疫病防治、统一养殖品种、统一销售和分户饲养模式,使得养殖成本明显降低,养殖效益显著提高。”温献民说,根据村委会的统计,加入养殖协会的会员与非会员相比,户均年收入增加两万多元。
从一个外出务工的农家女,到返乡创业的养牛大户,王金丽一路走来离不开农行的信贷支持。目前,合作社社员的肉牛存栏900多头,肉羊存栏4000多只,年出栏肉牛1200多头、出栏肉羊8000多只,年销售额近1300万元。
“没有金丽合作社的带动,我上哪里找这么好的脱贫门路?”正在自家圈舍忙着给牛添饲料的李店村村民李彦斌,就是通过加入合作社发展起来的养牛大户,他从一开始毫无经验到现在共养殖了20多头牛、100多只羊,年均收入10万多元。
为了降低贫困户的养殖风险,王金丽给贫困户投放怀犊良种母牛,让贫困户能在短期内做到品种改良,立见效益,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贫困农户无偿提供技术服务,无偿给予技术培训。对贫困户的玉米和玉米秸秆在高于市场价的基础上订单收购,优先收购,每年给贫困户一个定心丸。目前,王金丽和她的合作社已经带动700多户贫困户通过养殖脱了贫。
近5年来,王金丽先后接待了通渭县以及周边的贫困县区2000多名有养殖意向的农民考察观摩,为他们提供了850头良种肉牛、1200只良种肉羊。目前,在王金丽的带动下,已有350多人建成了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成为当地的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
“我的养殖场规模还不够大,我们的合作社实力还不够强,我们发展的空间还很大。”王金丽的奋斗步伐仍然在继续。“我计划打造休闲牧业农庄,在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等服务的同时,让游客亲身感受牧业景观,了解养殖文化,学习牧业知识,参与牧业生产活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