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要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严格保护耕地,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2017年11月13日,笔者从全国耕地保护工作会议上获悉,2016—2017年,全国共划定15.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并全部实现上图入库、落地到户。国土资源部表示,未来五年,我国将全面构建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新局面。
面积不减少,质量要提高
从荒废20年的工矿废弃地,到地力优渥的高标准农田,发生在江苏省仪征市月塘镇魏井村的这一转变,仅需要短短5个月。站在初具规模的耕地上,笔者很难想象这里曾经高低不平,砂石宕口的景象。
2017年7月份,仪征市下决心整治矿区环境,国土部门将工矿废弃地复垦与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相结合,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同时,确保了补充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双到位。
耕地占补平衡“算大账”是我国耕地保护的一大机制创新,也是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举措。
“各地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扎实落实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确保补充耕地数量到位、质量相当。”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曹卫星说,五年来,全国建设占用耕地1560万亩,同期补充2259万亩,实现了占补有余,95%以上建设用地实现耕地先补后占。
曹卫星指出,新时代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将继续强化“以补定占”,倒逼建设用地总量控制,促进土地节约利用;实行多来源途径、多资金渠道补充耕地;同时规范指标跨区域调剂,优先支持贫困地区指标调出。
绿色可持续,下好一盘棋
昔日土丘、低坡、荒地,如今稻浪翻滚、鱼虾欢腾。
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阜庄社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将生态环保理念融入耕地保护过程中,书写了项目区千亩的“稻文化,水文章”。
“提前规划非常重要,将稻田的生态种养与土地治理相结合,是我们项目的一大特色”,江苏省农科院研究员薛利红说。
项目区污染物经过多级净化基本实现净零排放,水循环利用。田埂护坡上种植的香椿、饲料桑、黄花菜,不仅防止水土流失,提高经济收益,还能减少病虫害发生及农药使用,从而提高稻米品质,曾经3元一斤的稻米如今在市场上卖到12元一斤。
“别小看一垄垄窄窄的田埂,这是基地环保型循环农业的一个缩影。” 江苏省农科院教授杨林章说,我们通过多种途径,为实现农产品安全、绿色提供保障。
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在生态治理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还能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彰显土地整治的“1+N”综合效应,可谓一举数得。
“耕地面积新增25%左右,新增收入用于帮助村里困难户脱贫,每年农民还能得到每亩700元的流转收入,将来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这是利国利村利民的好事!”阜庄社区党总支书记沈荣说。
五年来,以土地整治重大工程为引领,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目标,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8亿亩,新增耕地2400多万亩,整治后的耕地质量平均提高1〜2个等级,农田产出率普遍提高10%〜20%,新增粮食产能约440亿公斤。14个中央支持的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惠及近百个贫困县,650多万农民受益。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耕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曹卫星指出,未来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慧眼守土地,管护一张图
笔者在南京周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走访时发现,“慧眼守土”工程几乎成了项目区的“标配”。
“慧眼守土”利用视频监测技术与GPS设备,结合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充分实现了国土资源动态智能监管。在耕地建设项目区内,只要安装高清摄像头,与“慧眼守土”监管系统相连,就可以依托“一张图”实现实时观测、照片对比、辅助现场核查等功能。
而“慧眼守土”只是国土部门“智慧管护”的一部分。曹卫星表示:“构建智慧耕地管理平台,是新时代实现耕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未来以国土资源大数据为基础,以国土资源政务审批、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国土资源信息服务三大平台为支柱,围绕耕地信息监测、用途管制、条件建设、辅助决策、考核评估等,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互联互通的智慧耕地管理平台。做到“空间全覆盖,业务全流程,信息全要素”,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耕地保护工作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助推“智慧国土”建设,开创新时代耕地保护工作新局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