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新疆小麦新政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宋立夏 字号:【

  自今年起,新疆实施了十多年的小麦收储制度将成为历史。“市场定价+优质优补”新机制将替代“政府定价、敞开收购、敞开直补”政策。简单来说,就是今后政府不再确定小麦收购最低信息参考价格,而是交由市场决定。粮农也不再享受每公斤0.30元的财政直补,转而享受更高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新疆为何要实施小麦收储制度改革?“新政”涉及哪些粮农关切的问题,又将如何改变当下的粮食产业?

  为何改?仓容不足重产轻质

  长期以来,新疆一直遵循“区内平衡、略有结余”的粮食工作方针,即自己供应自己的口粮。新疆粮食局总经济师刘学明介绍,从2004年起,新疆开始执行“政府定价、敞开收购、敞开直补”政策,为粮农种粮提供了“托底”保障。

  2009年,国家又给予新疆每年150万吨临时存储小麦收购计划的特殊政策。

  刘学明说,国家通过托市收购减少市场供给,促进粮价合理回归,对保护粮农利益,促进粮食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多年来,新疆发布的小麦收购价格总体持续上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严格执行政府发布价格,按等级收购小麦。而确定小麦等级的最关键指标是容重,这就使得农民种粮主要考虑增加产量。粮食产量逐年上升,随之而来的是粮食仓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即便是2017年产量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加之农民对国家托底政策的依赖性不断增强,粮食质量难以提高。同时,政府定价造成市场机制弱化,粮食流通不畅的问题日益凸显。

  怎样改?市场定价价补分开

  在这种情况下,小麦收储“新政”应时而生。按照“新政”,坚持“区内平衡、略有结余”的粮食工作方针没有变,新疆的粮食依然要首先保障区内口粮供应。刘学明说,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新政”将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定价、多元主体收购、生产者补贴、优质优价、优质优补、应急托市收购”的小麦收储新机制。

  “新政”下,原来的政府定价变为市场定价,将粮食的价格形成机制交给市场,政府则主要在引导市场形成合理定价机制上下更多地功夫。

  但市场价格也有可能出现波动,粮价过低可能损害农民种粮积极性,影响全区粮食稳定。这就需要通过补贴政策保障粮农收益,确保“有人种粮”。“新政”规定,自治区下达小麦种植指导性计划后,将在维持现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对计划内小麦种植提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标准,其中:冬小麦每亩增加补助30元,春小麦每亩增加补助15元。

  同时,小麦收购也将由原来的国有粮食企业单一收购变为多元主体入市收购,鼓励小麦粉加工等具有粮食收购经营许可证的各类企业积极参与市场收购。刘学明说,多元收购主体培育需要过程,国有粮食企业依然要发挥主渠道作用,确保“有人收粮”。

  此外,收储制度改革后,银行将执行市场化收购贷款政策,新疆将建立相应的小麦收购信贷资金保障机制,制定并组织实施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金制度和小麦收购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确保“有钱收粮”。“新政”明确,需认真执行粮食经营、加工企业最低、最高库存制度,保持合理库存等措施,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确保“有人管粮”。

  有何益处?产业升级提质增效

  “新政”将定价机制交还市场,正是运用市场之手提升粮食品质的关键一招。在“优质优价”的粮食销售环境下,种粮户要想提高效益,必须及时调整品种,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加之国家已决定取消新疆每年150万吨的临储小麦政策,种粮户若不及时转变思路,可能会面临“卖粮难”和“增产不增收”的问题。

  刘学明表示,从长期来看,新疆小麦将在稳定提高产能、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从“大众化”向“精品化”“专用化”“特种化”方向发展,而“新政”将起到积极作用。

  “要解决好什么样的小麦能打出最好的馕等群众需求的问题。”新疆农业厅党组书记朱岗说,今年全区将在9个地州13个县市开展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通过小麦品种区划研究,富硒小麦、有机小麦、强筋小麦标准化生产和打造品牌配方粉试点,形成保障有力、用途多元、结构合理的小麦供给体系。

  从流通和加工环节来看,“新政”将激发市场活力和粮食企业创新动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昌粮集团董事长李祖新表示,昌粮集团将协同发展种业、储存、流通、加工、主食产业等全产业链,打造“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绿色供应链生产经营模式,并力争到2020年,实现粮油购销总量230万吨,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以上。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