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掌舵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赵汉斌 字号:【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热点。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农产品合格率在90%以上,食品安全总体有保证,但农药残留、非法添加、重金属超标等问题还一定程度上存在。农业部将始终绷紧食品安全这根弦,坚持对食品安全问题‘零容忍’。”

  新当选的全国政协委员、网易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丁磊也带来了一份关于“完善溯源制度,构建食品安全长效机制”的提案。

  食品来源可溯,去向可查

  如何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丁磊寄希望于互联网力量。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守护人们的餐桌安全,尽快推动食品、农产品追溯工作法制化进程,明确食品、农产品溯源工作的主管单位、品种和时间表;吸收发达国家“一步向前,一步向后”的先进经验,使溯源工作有效贯穿整个食品生产链条、形成完整闭环,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形成智能化的追溯系统。

  有行业管理人士指出,面对生产经营主体量大面广、各类风险交织的形势下,食品安全管理的“人海战术”打不赢,也打不起,必须依靠科技支撑,用科技手段来提升监管水平,才能事半功倍,实现对食品全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各地施行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都规定了食品和食用农产品 “一品一码”的管理制度。无论是普通消费者,还是食品生产经营环节参与者,都可通过一个食品追溯码,实现食品来源可溯、去向可查。

  来自国家食药监总局的数据,“十二五”期间,我国大力实施食品安全检测、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安排中央基建投资184.5亿元。食品监测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哨点医院达3883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点达2656个。成立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建立了100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我国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体系正逐步得以完善。

  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监管

  广袤的东北平原,黑土地肥沃宽厚。这里年产大米超过3300万吨,占据我国大米市场25%的份额。但水稻品种单一化,大面积种植增大了病虫害的定向选择压力,加大了寄生适合度强的病虫数量迅速扩增的风险。一旦病虫害爆发流行,就须大幅度增加农药用量,对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潜在的隐患。

  “通过推广普及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关键技术,间种不同品种或品系的水稻,利用异质作物搭配、群体空间结构差异和错峰时间配置的原理,可有效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发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教授朱有勇告诉记者,这项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成果,目前在全国累计应用面积已超过3亿亩,减少农药用量53.9%以上,促进农业增产234.4亿千克,增收278.1亿元。“东北大米会越来越安全!”朱有勇自信地说。

  《“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制定了食品全程控制的原则,即严格实施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监管,建立健全覆盖全程的监管制度、覆盖所有食品类型的安全标准、覆盖各类生产经营行为的良好操作规范,全面推进食品安全监管法治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

  未来,我国将加快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研发和推广,实施高毒、高残留农药替代行动,使农业源头污染得到有效治理,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以上,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7%以上。

  有害物质15分钟内快速检测

  手里的蔬菜会不会农残超标?米线里会不会有吊白块?在云南省曲靖市滇东北农贸市场,市民杨阿姨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菜篮子是否安全。“只要拿着不放心的食品到快检车上测一下,就能晓得结果啦!”

  曲靖市麒麟区农产品安全中心主任李军介绍说,这种快检车配置了多参数食品安全快速分析仪、农药残留检测仪、食品添加剂检测仪、食用油检测仪等,可对肉类及肉制品、米面油、蔬菜、水果等几十种食品的农药残留、苏丹红、瘦肉精、甲醛、吊白块、二氧化硫、亚硝酸盐、双氧水等100项有毒物质进行快速检测,大部分检测项目可在15分钟内完成。

  现代科技运用于食品生产领域的同时,一些技术产品的非法应用也给食品安全带来了威胁,农业种植、养殖阶段的源头问题,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构成的威胁,以及超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都需要新的检测手段加以阻断。

  来自云南省食药监局的消息,2017年,云南共争取到中央及地方配套资金1.58亿元,推进国家县级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车配置项目落地,这是“十三五”时期国家补助项目,云南也是唯一提前实现所有县市区全覆盖的省份。此外,云南省还累计为776个乡镇监管所配备了快速检测箱、便携式计算机、传真复印一体机、执法记录仪、便携式冰箱等设备。2018年,还将再配备100个乡镇,在这个西部边疆省份实现乡镇监管机构监管执法、快速检测设施设备全覆盖。

  对不合格产品和企业“零容忍”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8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群众最关切最烦心的事一件一件解决好。

  食品安全无疑是群众最关切最烦心的事之一。《“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食品安全治理能力、食品安全水平、食品产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此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孙梅君在通报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时表示,2017年,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共组织抽检了23.33万批次样品,总体平均抽检合格率为97.6%,比2016年和2015年提高0.8个百分点。抽检结果显示,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持续稳中向好。居民日常消费的粮、油、菜、肉、蛋、奶、水产品、水果等大宗食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7.5%以上,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逐步减少。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三聚氰胺”,相关部门已连续9年“零”检出;蛋制品中的“苏丹红”,也连续4年没有检出。

  2018年,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持续加大抽检监测力度。全年全国计划抽检任务总量135.05万批次。其中,国家组织抽检25.55万批次,省级组织抽检26.5万批次,市县两级组织食用农产品抽检83万批次。在不断提高问题发现率、处置率,提升抽检效率和靶向监管水平的同时,对不合格产品和企业,以“零容忍”的态度进行查处,努力为人民群众把好食品安全关。

  (稿件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