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38年来最干旱2月的阿根廷,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省交易所再将大豆产量下调300万吨预估至4400万吨,由此点燃了豆类尤其是豆粕期货的多头行情。市场认为,这都归结于拉尼娜。但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近期发文指出,大多数计算机模型预见到了拉尼娜的衰退,拉尼娜在3〜5月消退的可能性已经达到55%。那么,豆粕期货的“天气行情”会否就此终结呢?
“圣女”来了
走了“圣婴”厄尔尼诺,来了“圣女”拉尼娜,期货市场刮起了一场“豆旋风”。2月6日以来,国内豆粕期货大幅上涨,主力1805合约累计涨幅达12.68%;同期,CBOT豆粕涨幅也高达18.66%。
国投安信期货分析师李青表示,此轮粕价大涨的成因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其一,当前备受市场关注的阿根廷大豆主产区干旱炒作,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其二,美国农业部(USDA)2月份供需报告偏多。在最新USDA供需报告中,巴西大豆产量调增悉数冲抵了阿根廷大豆减产的损失,不过,从全球范围来看,总库存的意外下修对豆类期价构筑中性偏多影响。其三,国内进口豆压力“前高后低”。从往年季节性规律来看,2月适逢春节长假,进口豆到港量将降至年内冰点,3月之后随着节后需求重燃,月度进口量将渐次走升。
阿根廷旱魃肆虐,遭遇38年来最干旱的2月。截至3月初,占阿根廷大豆产量八成以上的三大大豆主产区之中,除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土壤墒情好于2008/2009年同期之外,科尔多瓦和圣菲两省旱情均触及2008/2009年同期程度。
阿根廷同样是豆油的主要出口国,但从盘面上看,干旱对豆油产生的积极影响十分有限。2月6日以来,豆油主力1805合约涨幅仅4.35%。
上海东亚期货研发中心研究部经理许亮表示,这主要是因为油脂总体供应宽松,尤其是棕榈油主产国马来西亚和印尼步入增产周期,库存创出新高。同时,豆油在油脂消费的比重大约在30%左右,而豆粕在整体蛋白类消费的比重达到了66%。从替代性角度看,豆粕的重要程度也是远远大于豆油。“因此,阿根廷的干旱影响最大的是全球豆粕格局,其次是全球大豆格局,而豆油和油脂的总格局更多要取决于棕榈油的供需。”
去年年末以来,阿根廷主产区持续干旱,2月份后旱情加剧导致各机构纷纷大幅下调产量预测。据光大期货提供的数据,目前整体市场预期阿根廷大豆产量将下滑至4300〜4500万吨;油世界则预期,如果3月份持续干旱,则最终产量会下滑至4000万吨以下;美国农业部2月供需报告预测产量为5400万吨;而去年阿根廷大豆产量为5780万吨。
“以美国农业部2月份的供需数据作为依据,2017/2018年度全球产量高于需求量大约为370万吨,也就是说只要阿根廷和巴西总产量比2月份的预估值低于370万吨,就会带动全球去库存。”许亮说。
干旱影响甚于2016年
“对比2016/2017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为5780万吨,减产幅度逾两成。回顾近十年之中,天气导致阿根廷大豆减产最剧烈的两个年度2008/2009年、2011/2012年。阿根廷大豆产量分别削减30.73%、18.16%。”李青说。
光大期货研究所农产品部研究总监赵燕表示,虽然巴西产量仍有小幅上调空间,但阿根廷大幅减产将抵消巴西产量的增幅,全球大豆供应将趋紧,由此将继续对全球2017/2018年度大豆及豆粕市场价格提供利好支持。
不过,据许亮以当前最大的减量600万吨测算,全球库存预计将会从9800万吨下降至9200万吨。如果阿根廷产量是5700万吨,那么全球库存将会是9400万吨,仍处在历史第二高位。
“目前市场交易的肯定不是2月份USDA对阿根廷5400万吨的预估,而是持续干旱所形成的4700万吨,甚至4500万的目标。美国农业部之所以保守,主要是因为USDA只会针对即已发生的事实做出推测,2月份的报告依据于1月份的天气得出,预计3月份USDA会继续下调阿根廷产量,至于是否会调至4800万吨以下,可以关注USDA每月供需报告。”许亮说。
其表示,显然现在的背景尚未达到2012年般的利多,但本次的干旱影响肯定要大于2016年春天,因为当时仅仅是收割期受到洪水影响,市场预期会减产400万吨,但最后实际减产不足150万吨。2016年之所以能出现30%以上的上涨,更多在于当时的宏观背景较好,整体商品普涨,尤其以黑色系为代表的价格区间位于历史低位,而目前以黑色系、有色金属为代表的商品处于价格高位,处在三年的高点。因此,目前,宏观背景方面不及2016年有利,但从单纯的基本面角度看,当前的情形要好于2016年。
静待新指引
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2月底发表文章指出,拉尼娜在3—5月消退的可能性已经达到55%。监控数据显示,从2017年12月初到2018年1月下旬,海水表层以下约50至200米之间的区域,形成拉尼娜的偏冷海水的势头已经减弱,没有了稳定的低温水源,意味着拉尼娜将逐步熄火。
“预计天气行情将持续至4月末南美收割结束。”赵燕表示,从历史情况看,每年10月至4月期间均为南美天气炒作期。去年1月初至中旬,受阿根廷干旱影响,美豆价格一度上冲六个月高位,之后随天气改善价格回落。2016年3月初至4月末阿根廷暴雨威胁产量,价格上涨至九个月高点,之后天气改善价格回落。
“目前的干旱依然没有缓解,若持续1个月以上,阿根廷的产量将会继续有新的低点出现,后期行情的更大爆发点可能会在四五月份的收割季。此外,指数基金转为净多头,市场对阿根廷的干旱关注度普遍增强,整体市场氛围偏向于多头。短期美豆的目标区间或在1100〜1150美分。”许亮表示。
李青指出,从豆类供给端来看,2、3月份我国大豆的月度进口量分别为600万吨、680万吨,较以往三年同期均值分别高出25.79%、20.58%。换句话说,现阶段豆类上游供应季节性萎缩的利多影响或弱于往常。需求端,因节日期间终端油脂消费集中释放,渠道库存下滑,节后中间市场加速回暖,贸易商购销向好,但基差上涨幅度比较有限。“倾向于维持豆类整体走升的判断,但仍不能排除节后需求集中释放导致的技术性回调行情。”
“短期来看,阿根廷干旱引发的产量大幅下滑担忧仍在继续发酵,国内外豆类市场保持震荡偏强走势,但连续上涨后,价格调整压力逐渐显现,同时,价格上涨到目前水平已基本反应阿根廷减产的预期。因此,短线继续大幅拉升动能或减弱,关注美国农业部的3月份月度供需报告中关于对南美大豆产量的调整幅度,以进一步指引行情。”赵燕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