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苹果怎破“李鬼危机”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朱海洋 字号:【

  最近,阿克苏苹果有点烦。据新疆某媒体披露,2017年,阿克苏地区工商局带领当地公安、苹果协会,组成阿克苏苹果维权打假专项行动组,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前往浙江、上海、广东等主要销售市场,总共揪出的“李鬼”多达5.8万箱之多。这还是突击检查、冰山一角,可见鱼龙混杂之严重!此消息一出,阿克苏苹果顿时成为舆论热点。

  阿克苏苹果属于地理标志农产品,其保护范围为阿克苏市、阿拉尔市、库车县、沙雅县、温宿县、阿瓦提县等7个县市现辖行政区域,阿克苏苹果种植面积有50万亩,年产量约50万吨。阿克苏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由阿克苏地区苹果协会在2007年申请注册。按品种来说,阿克苏苹果属于红富士,果皮底色为黄绿色,果面表皮有天然果蜡,擦拭后光可鉴人,果皮可见果点,但触摸光滑细腻,口感脆甜、清香,果香味浓郁。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阿克苏的苹果人人夸”,这是流传很广的一句歌谣。近十年里,阿克苏苹果的品牌知名度急剧提升,加上政府与企业、农户、产业协会、产业基地以及销售终端等的互联推进,苹果几乎成了阿克苏的代名词,价格自然一路上扬,羡煞了众多苹果主产区。

  也就是这十年间,中国苹果种植面积年均增加60余万亩,而且主要集中在渤海湾、西北黄土高原、黄河故道和西南冷凉高地四大产区。面积增,单产同样在增。新疆近5年来单产水平翻了一番以上,甘肃、河北、陕西的单产水平提升幅度也都在45%以上。从品种上来说,作为栽植面积最大的优势品种,富士产量占到全国总量的七成之多。

  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势必意味着各大产区必须使出十八般武艺,突出重围,方能抢得更大的市场蛋糕,否则就会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之中。因此,尽管没有直接兵刃相见,但各地纷纷出招,像烟台苹果、运城苹果、灵宝苹果、威宁苹果、万荣苹果等,在这几年中,都选择了进行品牌战略的梳理,渴望通过重塑品牌,走出一条差异化道路。

  阿克苏特殊的气候条件,使得所产苹果普遍出现冰糖心,而这也逐渐成了阿克苏苹果的代称,并成为霸占中高端市场的一个绝对“卖点”。然而事实上,冰糖心并非一个水果品种,只不过是红富士苹果在特定的海拔、温差等条件下,因果肉糖分自然凝聚而显现的特征,甘肃、山东等地出产的苹果同样也会有冰糖心。

  因此,在利益的驱使下,“李鬼”现象便出现了。在许多城市里,大街小巷总会出现果贩打出“阿克苏冰糖心苹果”的招牌,一看横切面,也确实有透明的糖心,实际上却并非正宗阿克苏苹果。稍微低廉的价格,让消费者有种“捡到便宜”的感觉,可买回去一吃,味道其实并不咋样。这些普遍现象,大大损害了正宗产地品牌的声誉,也误导了消费者。

  对于市场乱象,阿克苏地区并非不掌握情况,然而也无可奈何,毕竟市场那么大,链条那么长。此前,一些专门从事阿克苏苹果销售的商家,也曾通过各自力量,在市场上打假维权,但根本难以肃清。而此次,由阿克苏工商局出面,可以说是近年来,在官方层面力度最大的一次打假行动。

  然而,打假维权的“后遗症”,其实也不小。以往,消费者对真假阿克苏苹果,本来也就模棱两可,难辨难分。可似乎,“皇帝的新装”突然被点破,消费者恍惚间意识到,原来市场竟是如此之乱,有些人不免对其失去信心,信任危机由此加剧。阿克苏苹果的品牌声誉度和美誉度,多多少少肯定会受影响。

  这么说来,打假似乎成了一把“双刃剑”。西湖龙井在茶界因为名气大、价格高,一直以来,浑水摸鱼的假冒产品十分盛行。2013年,该商标的持有者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打假风暴。两年间,维权道路走得异常艰辛,让这位“茶界老大”备感受伤。尽管官司全胜,但“西湖龙井”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好感度却因此打了折扣。

  面临“李鬼危机”的,又岂止是阿克苏苹果、西湖龙井等大咖级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但凡有些知名度的,假冒伪劣几乎如影随形,成为“集体悲伤”。而真正拿起法律武器捍卫权益的,其实少之又少。不是不想管,而是不知道怎么管,也不敢轻易动刀。

  品牌维权是某个阶段必须面对的现实,也是品牌进一步壮大必须克服的问题,但怎么打假,则必须讲究方式和方法,一定得通过与消费者持续性的良性互动和沟通,引导消费者对维权动机、态度、目标等进行关注,以获得支持和认可。

  另一方面,区域公用品牌属于公共性质,本就容易陷入公地灾难,因此在品牌战略的梳理和规划上,必须进行顶层设计,必须有所防备与措施,而这是一个非常专业化、系统化的工程。

  从这个角度来说,有些区域公用品牌看似名气很大、影响力很足,看似溢价能力出众,但在品牌战略上、在危机应对上,却是一大短板,甚至是一片空白。到了消费升级的时代,到了如今竞争白热化的阶段,如果品牌战略不梳理清楚,如果不能找到独特的竞争优势,如果不能建立起一整套品牌框架体系,那么恐怕会沦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因此,打假维权绝非运动式的一场风,也绝非跑到市场上揪“李鬼”这么简单,更绝非打赢几场官司来“杀鸡儆猴”,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如果背后的品牌战略体系不确立,打假就只能是打假,根本做不到“刮骨疗伤”。

  最近,阿克苏苹果有点烦。据新疆某媒体披露,2017年,阿克苏地区工商局带领当地公安、苹果协会,组成阿克苏苹果维权打假专项行动组,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前往浙江、上海、广东等主要销售市场,总共揪出的“李鬼”多达5.8万箱之多。这还是突击检查、冰山一角,可见鱼龙混杂之严重!此消息一出,阿克苏苹果顿时成为舆论热点。

  阿克苏苹果属于地理标志农产品,其保护范围为阿克苏市、阿拉尔市、库车县、沙雅县、温宿县、阿瓦提县等7个县市现辖行政区域,阿克苏苹果种植面积有50万亩,年产量约50万吨。阿克苏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由阿克苏地区苹果协会在2007年申请注册。按品种来说,阿克苏苹果属于红富士,果皮底色为黄绿色,果面表皮有天然果蜡,擦拭后光可鉴人,果皮可见果点,但触摸光滑细腻,口感脆甜、清香,果香味浓郁。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阿克苏的苹果人人夸”,这是流传很广的一句歌谣。近十年里,阿克苏苹果的品牌知名度急剧提升,加上政府与企业、农户、产业协会、产业基地以及销售终端等的互联推进,苹果几乎成了阿克苏的代名词,价格自然一路上扬,羡煞了众多苹果主产区。

  也就是这十年间,中国苹果种植面积年均增加60余万亩,而且主要集中在渤海湾、西北黄土高原、黄河故道和西南冷凉高地四大产区。面积增,单产同样在增。新疆近5年来单产水平翻了一番以上,甘肃、河北、陕西的单产水平提升幅度也都在45%以上。从品种上来说,作为栽植面积最大的优势品种,富士产量占到全国总量的七成之多。

  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势必意味着各大产区必须使出十八般武艺,突出重围,方能抢得更大的市场蛋糕,否则就会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之中。因此,尽管没有直接兵刃相见,但各地纷纷出招,像烟台苹果、运城苹果、灵宝苹果、威宁苹果、万荣苹果等,在这几年中,都选择了进行品牌战略的梳理,渴望通过重塑品牌,走出一条差异化道路。

  阿克苏特殊的气候条件,使得所产苹果普遍出现冰糖心,而这也逐渐成了阿克苏苹果的代称,并成为霸占中高端市场的一个绝对“卖点”。然而事实上,冰糖心并非一个水果品种,只不过是红富士苹果在特定的海拔、温差等条件下,因果肉糖分自然凝聚而显现的特征,甘肃、山东等地出产的苹果同样也会有冰糖心。

  因此,在利益的驱使下,“李鬼”现象便出现了。在许多城市里,大街小巷总会出现果贩打出“阿克苏冰糖心苹果”的招牌,一看横切面,也确实有透明的糖心,实际上却并非正宗阿克苏苹果。稍微低廉的价格,让消费者有种“捡到便宜”的感觉,可买回去一吃,味道其实并不咋样。这些普遍现象,大大损害了正宗产地品牌的声誉,也误导了消费者。

  对于市场乱象,阿克苏地区并非不掌握情况,然而也无可奈何,毕竟市场那么大,链条那么长。此前,一些专门从事阿克苏苹果销售的商家,也曾通过各自力量,在市场上打假维权,但根本难以肃清。而此次,由阿克苏工商局出面,可以说是近年来,在官方层面力度最大的一次打假行动。

  然而,打假维权的“后遗症”,其实也不小。以往,消费者对真假阿克苏苹果,本来也就模棱两可,难辨难分。可似乎,“皇帝的新装”突然被点破,消费者恍惚间意识到,原来市场竟是如此之乱,有些人不免对其失去信心,信任危机由此加剧。阿克苏苹果的品牌声誉度和美誉度,多多少少肯定会受影响。

  这么说来,打假似乎成了一把“双刃剑”。西湖龙井在茶界因为名气大、价格高,一直以来,浑水摸鱼的假冒产品十分盛行。2013年,该商标的持有者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打假风暴。两年间,维权道路走得异常艰辛,让这位“茶界老大”备感受伤。尽管官司全胜,但“西湖龙井”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好感度却因此打了折扣。

  面临“李鬼危机”的,又岂止是阿克苏苹果、西湖龙井等大咖级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但凡有些知名度的,假冒伪劣几乎如影随形,成为“集体悲伤”。而真正拿起法律武器捍卫权益的,其实少之又少。不是不想管,而是不知道怎么管,也不敢轻易动刀。

  品牌维权是某个阶段必须面对的现实,也是品牌进一步壮大必须克服的问题,但怎么打假,则必须讲究方式和方法,一定得通过与消费者持续性的良性互动和沟通,引导消费者对维权动机、态度、目标等进行关注,以获得支持和认可。

  另一方面,区域公用品牌属于公共性质,本就容易陷入公地灾难,因此在品牌战略的梳理和规划上,必须进行顶层设计,必须有所防备与措施,而这是一个非常专业化、系统化的工程。

  从这个角度来说,有些区域公用品牌看似名气很大、影响力很足,看似溢价能力出众,但在品牌战略上、在危机应对上,却是一大短板,甚至是一片空白。到了消费升级的时代,到了如今竞争白热化的阶段,如果品牌战略不梳理清楚,如果不能找到独特的竞争优势,如果不能建立起一整套品牌框架体系,那么恐怕会沦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因此,打假维权绝非运动式的一场风,也绝非跑到市场上揪“李鬼”这么简单,更绝非打赢几场官司来“杀鸡儆猴”,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如果背后的品牌战略体系不确立,打假就只能是打假,根本做不到“刮骨疗伤”。#FormatImgID_0#

  阿克苏苹果怎破“李鬼危机”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