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化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信息服务处 刘洋 字号:【

  武冈市是湖南省辖县级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优质稻生产基地和全省养猪大县(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1号文件对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全面部署,农业农村现代化有了明确方向,广大农民也有了新期盼。家乡如何乘时乘势,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围绕这个核心问题,通过与县乡农业部门有关同志交流、信息服务站与农技推广站实地调研等方式,笔者重点就信息化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了调研。

  农业信息化工作

  取得可喜进展

  通过本次调研,笔者了解到武冈市2002年就已开展了农业信息化有关工作,建设了农业信息网,多次被评为省先进单位。近两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着力推进了农业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大力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取得了可喜进展。

  出台规划,明确思路。2016年10月,当地出台了《武冈市农业农村信息化项目实施方案》,将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作为农业农村信息化项目的核心内容进行推进,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完成农村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包括1个市级信息服务总站、1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信息中心站、299个村级信息站,上下联动开展农业服务、便民服务、商业服务、文体服务、党建服务等,目前已建成服务站167个,力争2018年年底实现所有站点应建尽建。市农业局联合各部门出台武冈市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重大部署。

  部门协同,合力推进。武冈市成立了农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市委组织部长、市纪委书记担任副组长,有关单位局长为领导小组成员。在信息进村入户工作推进中,市委组织部作为牵头部门,全面组织协调有关建设工作,发改局、城建投、农业局、扶贫办、民政局、公安局、经信局、人社局、财政局、信息办、宣传部、电信局、气象局、经管局、畜牧局、农机局、林业局、水利局、教科局等近20个部门全面参与,根据职责分工确保工作实效。

  建设队伍,有效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转移就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加大力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武冈市重点在村干部、大学生村官、村级农产品质量协管员、农产品经纪人、合作社带头人、农资超市店主中选聘信息员,由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局与运营商共同确定,经公示后报省农委信息中心备案,并开展集中培训。同时,在信息员工作职责中,将信息采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信息员需承担区域内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信息的收集、汇总和更新,并定期维护本村有关网页信息,这将为信息服务站成为农业农村大数据的有效终端奠定基础。

  政企合作,持续发展。在信息进村入户工作推进过程中,政府部门负责立项筹资、统一规范、监督检查、质量管理等,市场主体开展具体运营,目前参与企业包括中国电信武冈分公司、湖南易田分公司及本土企业大兴商贸等,多个企业合作开展市级运营中心和村级站点建设,各站点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运作管理。充分利用武冈卤菜之乡的特色,结合武冈农产品特色馆建设,引进金福元、法新豆腐等品牌卤菜加工企业及“三品一标”产品和脐橙、青钱柳、葛根等特色农产品,通过信息进村入户开展农产品电商上行。

  农业信息化长足发展

  面临不少问题

  虽然武冈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发展,但很多工作还处于规划设计阶段,在关键环节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落实力度仍需加大。部分已建信息服务站中服务内容不全,站点建设不够规范,对广大农户的信息需求把握不准、不透。目前开展的服务内容较为单一,快递收发、电话缴费等居多,各项服务还没有较好地运转起来,部分信息服务站与基层农技推广站还没有开展对接,服务站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效果等还没有在村民中形成普遍认识。

  推进思路仍需改进。没有做到真正的“开放、共享”,在信息进村入户工作推进方案中,每个村级站建设的预算经费为50万元,全部服务体系建设完毕需3亿元,投入巨大,且仍考虑以政府筹资投入为主。如不充分利旧、各部门资源充分共享、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并真正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以政府投入撬动社会资本,以市场换投入,无论从政府层面或市场层面,资金都无法保障,建设难以为继。

  信息对称仍需加强。农业农村部于2016年11月发布《农业部关于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实施意见》,并于2017年11月在苏州召开全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交流会,对信息进村入户工作有了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但在县级层面,还未掌握并落实最新的文件与有关精神,信息上传下达有一定滞后,对信息进村入户试点、整省推进及全国平台等认识均有不足。

  产业基础仍需加固。本地龙头企业和“三品一标”产品太少,没有在全国形成较大知名度的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发挥不足,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产业化差距较大,小生产无法有效对接大市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任务艰巨。

  多措并举为乡村振兴战略

  提供有力支撑

  在新时代背景下,应多方协同、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普及创新发展思维。当前我国信息化发展已经进入了大数据的新阶段。没有数字农业就没有数字经济,没有数字农村就没有数字中国。要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县乡村级加强普及宣传信息化、大数据、互联网等有关知识和思维,反对形式主义,打破传统思路,纵向深入、横向联动,创新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

  培养新农民队伍。充分发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头人作用,贴近农民发展需求,扩大信息服务站的影响力。武冈市湾头桥镇农民专业合作社30个,种养大户151户,经济作物设施大棚13个,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应围绕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队伍,加大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物联网、大数据、农民手机应用等培训力度,通过孵化器、产业园、协会联盟等,进一步鼓励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返乡大学生、小微企业等群体创业创新,有效带动农民就地实现就业,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推进社会化服务。应以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为平台,以12316为纽带,以信息服务站(益农信息社)为载体,聚合各类生产要素与服务资源,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运营商、服务商等各类市场主体应深入掌握广大农户生产生活需求,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各环节、各方面提供精准的托管服务,实现资源共享、节本增效和品质提升,切实提高小农户小农业的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市场化、现代化、信息化、数据化水平,为数字农业发展奠定基础。

  打牢地方产业基础。立足资源禀赋,紧贴市场需求,抓好打基础、管长远的主导产业发展,确定1〜2个主导产业,线上线下相结合,创建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加强区域品牌建设,促进特色优势产品高标准、上规模、成产业、有优势,推进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适合企业化经营、适宜发展电子商务的产业,实现本地农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