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天我们邀请到的是湖南长沙红星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总经理胡超先生。红星市场目前是我国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全国的农批排名当中也名列前茅。我们了解到,红星市场以“办好一个市场,拉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为宗旨,在脱贫攻坚方面做了不少工作。首先请胡总介绍下红星市场的情况。
胡超:各位观众大家好,红星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湖南省一个村办集体企业,成立于1997年1月18日,至今已有22年的经营历史。目前市场占地规模1300多亩,但随着整个城市向外围发展和当前市场批发交易量逐年上升,目前的市场场地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现有交易的需求。所以,老市场搬迁已经势在必行。我们的新搬迁市场已经于2015年动工建设,整个新市场控规占地1760亩,目前新市场一期建设工程已经完成了80%的工程量。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将对水果交易市场进行搬迁。
批发市场架起“脱贫之桥”
记者:今天我们的采访主题是“产品出村,助力脱贫”,请问红星市场近几年在脱困攻坚方面有哪些举措?
胡超:批发市场应该是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在脱贫攻坚方面,我们主要考虑如何更加充分发挥批发市场这个平台的核心作用。 2017年,我们牵头骨干的区域性果品批发市场、电商企业、零售企业等14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果业扶贫联盟”。我们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整合市场采购需求来反推产地。贫困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果品,如果真正能够做到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那么他在市场的竞争力也会更强,产生的附加价值也会更大。中国果业扶贫联盟可以把采购需求整合到一起,去对接贫困地区的果品,引导、帮助贫困地区从果品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进行生产,使他们的果品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真正体现农民的效益。
记者:红星市场此次参加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给我们的农户带来了哪些福利?
胡超:来参加贫困地区产销对接会之前,我们便跟组委会进行了对接,已经掌握了此次来参加产品推介的贫困县主要产品资源,我们主要对接果品这一块,组织了市场20多名果品批发大客户,对接的产品主要是苹果、猕猴桃、芒果、黄桃等这几个大品类的品种,根据采购商的意向采购,我们估算大概采购量在600多万公斤左右,采购意向金额价值2.6亿。
育大户 打品牌
记者:很多贫困地区的产业还不够强,农产品走不出去,您对贫困地区农产品和农业产业升级有哪些建议?
胡超:首先,地方政府一定要培养大户,培养龙头企业,一定要有龙头企业的带头示范效应,农民才能够跟上来,如果还是小农的做法,或者是农民小规模种植、养殖,他的规模化达不到,标准化也没有办法保障,品牌化就更加不用讲了,失去了规模和标准,自然谈不上品牌。如果缺了这“三化”,产品在市场上是不可能有生命力或竞争力。所以,地方政府一定要对当地的某一个产业或某一单品品种,要有培育龙头企业,培养大户,重点扶持大户的意识,通过大户实现规模、标准和品牌“三化”目标,带动农民共同致富,我认为这是非常关键的。
品牌的推广上,特别是资源禀赋比较好的贫困县,地方政府一定要有着力于打造区域公用品牌的意识。当然,区域公用品牌不是一两年就可以打造出来的,他必须要有很好的产业基础,要有多年跟市场对接的经验。
记者:刚才胡总提到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确是农业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但我们也了解到,要实现这“三化”,需要资金、人才、技术等各个方面的支持,这恰恰又是贫困地区所缺少的,这或许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您对此有何看法?
胡超:我认为,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扶贫工程,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很多政策。我们建议,地方政府或相关国家政府机构一定要重视贫困地区的农业资源禀赋以及批发市场的需求,两方要对接,其实,连接农产品产地与批发市场之间桥梁的核心因素在哪里呢?就是经销商。当然,经销商主要靠批发市场来组织,在产地这块,农民是靠当地政府或者农业合作机构来组织的,那么,如何把这两个关键因素连接起来?一方面是如何调动经销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农民如何更好地生产提供经销商需要的产品。
我觉得资金也好,技术也好,人才也好,其实有很多方法可以尝试解决,比如资金方面的问题,我们现在很多扶贫政策、资金主要是对农业生产这块,比如说标准化、规模化投资一些农业设施、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但他们重点关注的是生产环节,并没有考虑生产出来的东西是不是市场最需要的,是不是市场最畅销的或者说是不是能让农民最赚钱的东西,没有去深入地去对接和思考这个问题,所以说可能一番好心没有办出好事情,往往出现有一些地方,甚至一些地方政府鼓励农民使劲种什么东西,结果种出来市场行情不对路,供大于求,往往农产品滞销或者贱卖,这种情况很多。
每一个批发市场每一大类的商品会有不同的经销商,每个经销商重点经销几个品类的品种,不是全品类经营。比如说经营苹果类、梨类,他会重点关注这些品类的品质行情、下游客户需求和上游产地的货品是否适应市场需求,所以,我们需要把经销商的需求整合跟产地对接,做到信息准确。
互利合作 长期共赢
记者:请问贫困地区如何跟批发市场建立长期的联系机制?
胡超:我觉得经销商也是做生意,肯定是要追求利益的,你可能说一次、两次让他去做一些公益,他能够帮助贫困地区去做,去帮助农民销售一些滞销的农产品,但是这个不是长久之计,如果没有利益的话,他是不可能长期去做这个事情。
我想批发市场跟贫困地区的产地政府应该要经常性互动,从前年开始,红星市场主动跟贫困地区对接,比如山西临汾地区的隰县梨品质非常好,但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河北威县的秋月梨以及湖南的花垣县猕猴桃,这些都是我们主动跟贫困地区的县级政府进行对接推出的产品。近年来,每年也有不少的地方政府主动跟我们对接,特别是他们有一些新的产品,他们会主动到我们批发市场来,请求我们协助,帮他们做新品的推介。还有一些不一定是贫困县,例如宁夏中卫的硒沙瓜跟我们已经形成长期的对接,每年到我们市场进行对接和推介。据估算,每年在我们市场主动进行对接的至少有三十家以上的县一级的政府。
作为一个批发市场,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县级政府跟我们形成对接,我们能够给客户、经销商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或者是商品信息,这是个互利的过程:更加丰富市场的品种,同时也让产地好产品能够顺畅销售出来,并且卖一个好价钱。
记者:现在是“信息时代”,贫困地区通过参加产销对接活动,如果能与红星这样的大市场建立长期联系机制,要比单纯的售卖一些产品更加有效。祝愿红星市场发展越来越好,在助力脱贫攻坚方面更好发挥批发市场的带动作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