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产品供需和发展特征研判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农业多双边规则及其影响下的农产品供需形势

  过去10年来,全球人口总数持续快速增长,人均消费能力大幅提升,导致全球农产品需求持续高速增长。目前尽管发展中国家人口总数仍持续增长,但增长动力明显减弱,未来10年人口年增长率预计会放缓至1%。展望未来10年全球经济发展,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有望适度增长,而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预计逐步放缓,全球经济周期陷入低速增长期。经合组织国家和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会稳定维持在低位,巴西和俄罗斯受币值趋于稳定的影响,过高的通货膨胀率将得到抑制,逐步回落。

  除经济周期这一主要因素外,国际贸易政策和贸易协议也对农业贸易趋势产生一定影响。WTO框架下多边贸易谈判进展乏力,全球金融危机后贸易保护抬头,长期来看,全球农业贸易的政策环境并不乐观。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的三大自由贸易区协定,即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C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对农业贸易自由化、食品安全、动物和地球保护、农产品质量标准化、食品酒类的商标权、农产品专利权保护等议题进行了规范。此外,还规定了一系列用于削弱贸易保护倾向的农产品出口补贴和出口限制条款。目前,除欧盟、美国以外,很多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成员国都已达成双边区域贸易协定,取消对部分大宗农产品的进口关税和配额限制,可能会弱化低收入国家的关税优惠,从而削弱其农产品出口到这些国家的价格优势。此外,国际区域贸易协定会制定更为严格的农产品进出口卫生检验检疫标准,从而形成对非成员国更高的技术贸易壁垒。

  受经济和人口增长双双减速影响,大宗商品需求增长将放缓。谷物、肉类、鱼类和植物油等的需求增长会显著放缓。其中,植物油产品在生物质燃料开发政策的驱动下,过去十年增长最快,生物质燃料市场受政策和原油价格影响显著,就目前的政策和较平稳的油价预期来看,植物油市场或难维持之前的热度。相较之下,由于人均消费量持续增长,食糖需求增长率只会轻微下跌。受以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消费的推动,新鲜乳制品市场需求增长率将继续提高。其他乳制品,如奶酪、黄油、奶粉等虽然需求增长率基本保持平稳,但仍高于谷物、肉类和鱼类。

  世界粮食价格指数曾在2008年和2011年两次达到峰值,目前明显回落,实际价格指数水平接近于20世纪80年代初,但仍高于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的水平。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经合组织的最新联合报告,到2025年,大宗商品价格指数走势喜忧参半。中长期来看,除粗粮以外的谷物和肉类实际价格呈下跌态势,而奶类实际价格则预计上涨,整体呈下行趋势。除此之外,波动性和不确定性逐渐增强是世界粮食价格的另一明显特点。过去50年波动性最严峻的情况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自2007—2008年爆发粮食价格通胀以来,农产品价格波动性和不确定性愈演愈烈,2015—2016年FAO价格指数突然下跌,印证了这一趋势。近年来价格波动水平逼近70年代水平,因此对价格的波动性需要持续关注,规避粮食安全风险。此外,资源紧缩和气候变化都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未来农产品价格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产出是否能够克服这些不利因素,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提高农业生产力显得尤为重要。

  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

  趋势和特征研判

  在全球化、工业化和科技进步的助推下,全球农业在近50年里飞速发展,总产出增长逾两倍,农业产业链得到大幅延伸,从传统农业种植延伸到仓储、物流、贸易、加工等各个环节。与此同时,农业发展也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人口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气候变化、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以及人们对粮食日益增长的需求都为农业发展带来更高的要求。

  世界农业领域呈现一系列显著趋势和特点。

  一是人口饮食结构变化导致农产品需求改变。2050年世界人口预计增长至100亿,世界经济生产力也将有显著增长,促使中低收入国家加速向提高肉类、蔬菜和水果的消费转变,而谷物在饮食结构中的比例则会降低,造成农产品产量相应发生变化。

  二是农业经营主体向两极化发展。农业巨头特别是一些跨国公司凭借其资金实力、技术垄断及市场控制能力,在种植、仓储、运输、加工、贸易等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纵向布局不断加强,信息、资源、资本日趋集中到大型农业企业手中,使它们形成垄断优势,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规模化、联盟化、标准化水平越来越高,小型农业企业和个体经营的小农户逐渐出局,农村人口流失严重,全球很多国家和区域都出现“农业女性化”现象。

  三是经济和人口增长推动经济产业结构改变。在全球范围内,农业产出在全行业中的比重和农业人口就业比例均不断缩小。尽管农业投资和农业技术创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但自然资源退化、生物多样性缺失及病虫害蔓延导致农业产量增长依然过慢,难以满足全球人口需求,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四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传统的高投入、资源密集型的农业发展体系,造成大面积森林被砍伐,水资源紧缺,土壤流失严重,温室气体大量排放等对自然环境的恶劣影响,已经严重危害地球生态环境和粮食产出的可持续增长。因此,以人为本、以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本的生态农业、生态林业、气候智能型农业和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是全球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以基因组学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正在加快研发和应用,通过农业科技创新,研制出对环境和气候变化有更好适应性的农业生产品种,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粮食产量。此外,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支撑的信息技术,如云计算、无人机等,影响农业生产经营决策、农业生产精细管理、农产品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将会在农业现代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农业发展势必依靠农业科技,走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道路,建设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农业。

  (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供稿 )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