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开始,浙江猪价接连下跌,新一轮猪周期从下行跳到了亏损。到5月中旬,浙江市场的猪肉价格更是逼近了近五年最低点,尽管目前反弹回升,但业内人士对于今年的行情仍不看好。
为何此轮“猪周期”的下跌行情来得如此凶猛?经调查发现,背后不仅是供求关系的短暂失衡,也是整个产业改造提升过程中的阵痛使然。
“从来没见过这样跌法的。”面对之前跌跌不休的生猪价格,已经在养猪行业打拼十多年的浙江毛阳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艾感叹道,尽管猪价小幅调整回升,但王艾对未来的行情并不看好。“回升了也不见得是好事,后期走势并不乐观。”
按照以往经验,只要生猪产能得到释放,“猪周期”就会触底回升,开启下一轮上涨行情。
一直以来,业内普遍认为“猪周期”是典型的三年一周期,然而,2006年之后,完整的两轮“猪周期”却延长到四年,亏损期时间也随之延长,2014年甚至出现了“史上最长亏损猪周期”。
正是因为这一点,已经见惯大风大浪的养殖户对于此次跌势显得有些忧心忡忡,“此次低价的时间将会持续很久,预计会持续到明年下半年、甚至是后年。”浙江青莲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周期变长,一大原因是养猪业正在逐渐规模化。”浙江省畜牧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原来浙江养猪业有很多中小散户,由于体量小,对于价格涨跌的反应更加灵活,生猪价格变化的时间也就更短。随着一系列环保政策的出台,加上行业自身的优胜劣汰,如今浙江剩下的基本是规模化养殖场。
据数据监测,2017年浙江生猪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化比例为92.63%,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化比例为81.39%,分别比2016年增长0.73和3.31个百分点。规模养殖场资本更加雄厚,对于亏损承受能力更强,临时性退出的举动不多。正所谓“船大不好掉头”,反映在猪价上,就是整个涨跌周期的延长。
除了供给端规模化的原因,需求端也在悄然变化。根据观察,消费者的口味正在发生变化,猪肉没有像以前那么受欢迎了,反而牛肉羊肉需求正在增加。浙江集贸市场牛羊肉交易量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浙江牛、羊肉交易量比2015年分别增长9.20%、25.58%,2017年继续增长,比2016年分别增长9.72%、19.81%。这就造成了当生猪供应大于需求时,产能消化过程更加缓慢,亏损期变得更长。
市场需求变化的背后,是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对于食品的追求不再停留在简单的好吃,而是更加注重健康均衡。
显然,不管是规模化养殖的推进还是消费升级,“猪周期”的延长都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发展必然。而这种变化,也给行业带来新一轮洗牌,倒逼养殖户适应市场变化,主动改造提升。
“最好的应对是拓长自身产业链。”浙江省畜牧局相关负责人建议,要摆脱“猪周期”魔咒,养殖户最好是尽可能参与到养殖、屠宰、加工以及零售等环节,减少中间环节的转让,以获得更多的价格话语权。“猪价下跌损害的是养殖户,并不是后端的加工厂商,对于他们来说,一定时间内成本反而低了,最后卖出的产品价格下跌幅度也小于生猪,消费者对大跌的感受不多。”
对于消费者口味的变化,浙江青莲食品有限公司的对策是走品牌路线。青莲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这轮猪价行情中,青莲做到了保本甚至微盈利。“在2013年之前,青莲养殖走的是市场化运营,如果猪价低迷,就会有很大亏损;2013年后青莲专养特色黑猪,注重品牌战略。”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