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则新生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姜玉桂 字号:【

  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说过,“劳动工具是社会发展与社会生产的尺度。”农耕工具的出现,曾将人类从狩猎时代带入农耕时代。如今,智能手机作为一种“新农具”的出现,正给农业生产发展方式带来一次前所未有的变革,这或许意味着农业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近日,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互联网+农业”和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有关情况时说,目前“互联网+农业”发展态势良好,手机已成为农民的“新农具”。农民通过手机,不仅可以了解市场和技术,还可以远程诊断动植物病虫害。

  “不触网,就死亡。”我们正身处一个创新的快时代。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浪潮席卷各行各业,农业农村领域并未因为先天的落后而闭塞,而是早早张开双臂主动去迎接。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部积极推动互联网技术应用,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推动了农民增收,改善了乡村治理。前不久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求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工程,帮助亿万小农户与瞬息万变的大市场更好对接。

  “互联网+农业”,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不二选择和主攻方向。理解“互联网+农业”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不能仅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短期效应来看,更应考虑它的长期影响。因为新技术的力量,不仅仅在于自身所直接带来的价值,更在于对原有环境的改造或者说融合,从而孕育出各种可能性。

  “互联网+农业”,本质上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融合。融合,就意味着两者不是简单的相加、物理的联合,而是要发生“化学反应”,产出新的事物,产生新的动能。简而言之,融则新生,联则未必。从某种角度来说,正是人与人的融合,孕育了企业;正是企业与企业的融合,造就了产业。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融合,随之而来的,必然是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乃至新产业的出现。

  新一代信息技术除了自身与农业的融合之外,它们还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催化剂和黏合剂。通过跨界的资源整合、信息共享、要素互联,人与产品、市场的联系前所未有的紧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成为“互联网+农业”的必然。而这两个维度的融合,也因新一代信息技术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互为载体,趋向一同。

  纵观人类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技术更迭在不停改造人类的生产,塑造我们的生活,进而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结构。与此同时,政府不再是新技术的被动影响者,而是新技术创新与应用的深度参与者。某种意义上,政府要做的,包括扶持政策的创设、基础设施的优化、相关人员的培训、信息资源的共享开放、平台和机制的打造,都在为融合创造更优越的环境。

  这种融合越是快速,越是深入,越是全面,就越能孕育出更多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就越能聚集更多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我们因而也有理由坚信,乡村振兴的步伐将更加有力。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