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红庄蔬菜专业合作社,只见宽敞的大棚内,种植着白菜、莴笋等蔬菜,黄粘板、杀虫灯、防虫网,布下了“天罗地网”。“我们的白菜不需要打药,连虫眼都没有。”合作社负责人叶能明告诉记者,“合作社只使用高效低毒农药,每批蔬菜上市前都要经过检测。我们与区农委签有责任承诺协议,始终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在首位。”
贵池区位于皖南山区,国土呈“七山二水一分田”格局。近年来,贵池区以创建国家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为契机,建立健全了区、镇街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构建了由政府监管、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生产者参与的“三位一体”的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实现了从“农田”到“市场”的全程质量控制。
细化属地责任,
经营主体归档管理
为了全面落实属地监管责任,贵池区政府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纳入了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其作为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了监督检查和督查考核力度。同时,区直相关部门、各镇街、村和各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社均成立了相应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组织领导机构。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需要全社会形成责任意识。多年来,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首先,大力加强宣传,在每年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上,农产品质量安全都是必修课。第二,为了全区上下形成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我们动员人大、政协等相关部门,多次调研、呼吁。此外,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2017年处罚了2家农业企业,责令其加以整改。通过处罚的威慑力,让老百姓看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严肃性,促进了经营主体生产行为的规范化、档案化、痕迹化。”贵池区农委负责人何顺民告诉记者。
贵池区共有农产品生产企业4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420个、收购储运企业30个、农产品批发市场1个、经纪人130个、超市(集贸市场)20个。为全面落实主体责任,贵池建立健全全区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和“黑名单”制度;严格巡查抽检,促使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0%全面实行生产记录、质量承诺和从业人员培训制度;农产品收购储运企业和批发市场全部建立进货查验、抽查检测、质量追溯和召回等制度;针对生猪养殖业,制定落实《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进出场动物及动物产品流向登记制度及无害化处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屠宰企业全部实行进厂(场)检查登记、肉品品质检验等制度,建立健全病死畜禽和不合格农产品无害化处理的长效机制。
严把检测关,
信息化监管有据可查
在殷汇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检测员李芳园告诉记者,每逢周二、周三,他们就会前往菜市场、蔬菜大棚等抽取8~20个样,中小学、幼儿园、敬老院等人员集中就餐的场所也在检测范围之内,每年共要检测2000多批次的蔬菜。在这个监管站,不但可以检测蔬菜、食用菌,还可进行畜产品、水产品的检测。
2015年,贵池区级财政拨出47万元,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等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在财政支持下,建立了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质检站,17个涉农镇街也组建了快检室,全区共建立起29套快速检测体系,其中蔬菜农残快检系统11套,畜牧快检系统7套,水产品快检系统5套,特色农产品快检系统6套,可满足有机磷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瘦肉精”、孔雀石绿、氯霉素、呋喃唑酮、恩诺沙星和抗生素等项目快速检测。
“2017年上半年,贵池农产品公共服务平台开始运行。该平台分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追溯管理平台和所有投入品追溯平台三个模块,将17个涉农街镇、177个行政村社区的生产主体全部纳入平台管理。”贵池区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陈新友说,“以对农资的管理为例,贵池区共有农资经营门店89个,其中73个零售商,16个批发商。无论是批发商还是零售商,从外地进货必须经过平台审批。商户将购进的产品录入平台,进行产品告知。在平台上可通过数据库里的信息比对,确定这些产品是否为合格产品。若是合格,即可审批通过,并给商户发送通知。若不经过平台审批销售投入品,就是非法行为。”
记者看到,贵池区每个检测站的检测信息,包括检测对象、检测数据、检测结果、检测人等,从管理平台上都可看得清清楚楚。每个生产经营主体,主体联系人、主要产品、认证情况等主要信息一目了然。陈新友告诉记者,贵池区落实网格化管理,每个村都有一个乡镇包联负责人,一个乡镇技术负责人。此外,为了强化管理,在平台上每周会刊出一期简报,让生产经营主体能够了解最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态。
落实标准化,
发挥品牌带动效应
池州棠溪山寨有机茶专业合作社坐落于池州市棠溪镇的深山中,安徽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我们的茶叶,是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用天然水灌溉,从不施用农药、化肥,2007年就获得有机茶认证,有‘九华安茶’等多个品牌。由于茶园周围生态环境良好,日常田间管理连黄粘板都不需要。”合作社负责人杨益斌告诉记者,“为了带动当地老百姓发展茶产业,合作社聘请了安徽农业大学的教授,对基地管理、生产工艺进行培训,在提高品质的同时,推动标准化生产。”
据了解,为了统一技术服务指导,贵池区农业委员会聘请安徽省农科院、省农委、安徽省农业大学蔬菜专家,对菜农进行技术指导。采取技术承包等形式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传授技术,正确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物理防治,积极推广生物防治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形成了高级蔬菜专家瞄准科技前沿帮引进、区镇街农技人员进驻基地搞推广、广大菜农生产应用促普及的标准化技术覆盖模式。此外,在监管认证体系方面,贵池区专门组建了农产品检查员、内审员队伍,先后20人参加了无公害、有机管理内审员资格培训考试,拿到了上岗证书。其中,有两名国家级无公害认证检查员、一名国家级GAP认证检查员。
日前,贵池区“霄坑绿茶、秋浦花鳜”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西山焦枣”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佳山竹制品、九华安茶、九华曲毫、五队人家绿茶、富达富硒米”成为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下一步,我们要选择20个企业,开展农产品追溯试点工作。”何顺民说。目前,贵池区有15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26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36个产品获得无公害食品认证,“三品一标”产品认证面积占耕地面积5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