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与监管结合 保障农产品提质增效——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 “大洼模式”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崔建玲 字号:【

编者按 自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以来,全国各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狠抓实干、创新工作方法,探索适宜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路子。各地监管方式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各自独到的做法。关注不同地方的典型经验做法,将为全国其他城市开展工作起到重要的学习、推动作用。本期,记者将带您走进辽宁大洼区,探究大洼的典型做法。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行政区域总面积1683平方公里,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东北部,是连接辽南、辽西与辽中三大经济板块的重要节点。当地农业产业发达,拥有水稻、蔬菜、河蟹、肉鸭、芦苇五大主导产业。自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以来,大洼区探索实施“指导服务+溯源监管+保障农产品提质增效”这一工作方法,逐步探索出一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大洼模式”。

何为大洼模式?当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洼模式”是大洼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遵循的主要工作方法和秉承的工作理念。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一是用当年抓计划生育工作的劲头,狠抓工作落实,狠抓精细化监管;二是监管与服务并举,依托全程监管保障农产品提质增效,助力农业产业发展。这两点既是大洼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又是大洼区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真实写照。

环环相扣

责任到人

说到抓计划生育的劲头,相关负责人讲道,上世纪80-90年代,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号称“天下第一难”。上至各级政府领导,下至工作人员都时刻紧绷危机感这根弦,时刻如履薄冰……在当时要想抓好计划生育工作,首先需要各级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讲求“一竿子插到底儿”和“一根绳栓蚂蚱”的管理方式,层层抓落实、环环相扣、无缝对接、精抓细管。由于责任大、压力大,那时候抓计划生育工作的人,基本上都积极主动想事、干事,都有一种不需扬鞭自奋蹄的劲头。“没有危机感,就没有责任感,如今大洼区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更需要当年抓计划生育的工作劲头。” 大洼区农监部门相关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开展,需多方因素作为前提保障。大洼区委、区政府极为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由区长任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组长,为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总负责人,这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区财政年列支专项工作经费100万元以上,提供经费保障。出台《大洼区农业化学投入品经营及使用管理办法》、《大洼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提供制度保障。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列入区、镇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并提高权重,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与各级领导的切身利益直接挂钩。

大洼全区打破常规和惯例将农经、水产、畜牧、粮食、工商、食药、质监、环保等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部门调整为一名副区长统一分管。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唱一个调”,从政府层面形成“一盘棋”格局。大洼区成立了辽宁省县区级首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专职负责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施全区大农业(种植、水产、畜牧)监测机构整合,区级逐步实现人力、物力、财力、职能“四集中”;镇级农监站实现场所、装备、人员、经费、职责“五到位”;村级实现人员、经费、职责“三落实”。

为促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到每个人,大洼区实施“三书制”,层层签署责任书。一是区政府领导与各镇长、分管副镇长、农监站长签订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书;二是各镇长与村委会主任签订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三是农产品生产主体和农业投入品经营单位向监管部门报备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洼区的“三书制”不搞花架子,真正起到“捆绑”和“背书”的作用。

监管与服务相结合

实施人性化监管

韩先艳是大洼缘圆源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2015年2月中旬,由于她的合作社不具备光纤传输资源,大洼区农监部门没有将合作社列入当地首批 “视频监控+全程监管”试点范围。可当韩先艳看到别家合作社安装视频监控,进行全程监管后,不仅提升信誉度,而且对产品销售增加卖点时,主动找到当地政府部门积极要求成为首批“视频监控+全程监管”试点对象。试点后,由于严格按照标准化管理,其合作社采摘园草莓的价格提升,甚至高出市场售价10元/斤以上。

在大洼区,像韩先艳的合作社一样,由政府出资为企业提供服务,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指导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已成为一种常态。这种方式不仅有效地提升当地农监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率和水平,而且使农产品生产主体积极主动参与到监管过程中,促进了农产品的提质增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当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将监管与服务有效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服务常态化。大洼区政府设专项资金用于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最大限度满足生产需要。2016年大洼区种植、养殖业生产主体全部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

二是引导生产主体自行建立农产品快速检测室,区政府给予50%资金配套,农监部门全程提供技术服务并免费提供检测耗材。目前,大洼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实现规范化。区级农检机构基本达到农业部县级检验检测机构建设标准,仪器设备配置标准和认证检验能力位居辽宁省县级之首;镇级农监站全部通过辽宁省农委基层标准站建设达标验收,每个镇级站年均完成农残快速检测2000批次;有95%以上农产品生产主体建立农残快速检测室,自律性检测实现常态化,逢出必检制度化。

三是区政府为农产品生产主体和农业投入品经营单位免费提供远程网络视频监控软硬件设施。大洼区建立监管信息化平台开通五大子系统,农产品生产主体、农业投入品经营单位以远程网络视频监控方式纳入平台管理,促进监管效能,被监管对象的自律意识显著提高。辽宁省农监系统现有3处24组以上拼接单元组成的大型监控屏,其中2处在大洼区。

四是纳入区全程追溯管理系统的生产主体可以无偿使用区政府的农产品公共品牌标识并无偿提供追溯二维码,例如政府推出的OH系列标识。

五是纳入区全程追溯管理系统的生产主体优先向农业主管部门申报“放心农产品生产基地”,优先进入“大洼区可追溯农产品销售专柜”。据了解,在全面实施区、镇、村三级监管,生产主体自律监管的基础上,大洼区不断探索全程追溯和全程监管新途径。2015年以来,同杭州甲骨文科技有限公司和莱茵技术监督服务(广州)有限公司合作,引入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参与追溯和监管,多管齐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实践表明,如果就监管单纯去抓监管,不仅会引发生产主体的逆反心理,更不接地气儿。大洼区转换思路,实施‘服务+监管’,寓服务于监管中,探索人性化监管,实现了农产品生产主体自觉接受监管,监管部门在服务之中实施监管的工作局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监管为前提保障

助推农产品提质增效

盘锦通航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种植碱地番茄的生产主体。公司董事长刘淑霞告诉记者,常规管理时,由于标准化生产水平偏低导致农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市场售价仅为每市斤5元左右。2015年以来,在大洼区农监部门的指导下,严格按照标准化模式生产及管理,使其实现产品品质、经济效益双提升,市场价格可达每市斤15元左右,网销每市斤30元左右。

通过有效的监管,大洼区逐步形成以监管促进农产品提质增效,最终促进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的监管思路。2015年,大洼区以全程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前提,设立“淘宝·特色中国大洼馆”,2016年成功推出“天鲜到”“裕农购”等本地农产品电商平台,由于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宽和保障,着实拉长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链条,有效促进了大洼区农业产业发展。2016年大洼区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达7.5亿元。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确有保障的前提下,大洼区于2015年以安全、绿色、生态为主题推出“认养农业模式”。2016年完成水稻认养面积达10万亩。

辽宁金社裕农集团旗下的辽霸河蟹公司,在全程监管的基础上,引入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全程参与质量追溯及日常监管,促进了综合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标准双提升,其河蟹日销量由2013年的日销500只,跃升至2016年的日销5000只。

通过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促进大洼区农产品提质增效,使生产主体尝到了甜头,有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有效开展。当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洼模式”的基本内涵就是讲求政府重视、讲求工作态度、讲求接地气儿的工作方法、讲求责任落实,真正把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当做工作切入点,真正把促进农产品提质增效、助力农业产业发展当作工作的落脚点和最终目标。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