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园——潘园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王 欢 字号:【

在黄尖镇老街西首,新洋港南岸,有一处小园林——潘园,园内盆栽绿树姿态各异,墙、垣、漏窗、走廊将空间自然划分,掘地为池、叠石为山,道路曲折迂回,厅屋内陈设古色古香。游人漫步在园中,有的在品茗赏园,有的正驻足书画前,悠然自得……这样一个有山水、有花草、有书画的精致园林,并不是哪个财大气粗的富豪所造,而是属于一位俭朴的老人。

潘园的前身草堂始建于1943年,为原大佑公司棉行遗址,土改以后成为潘氏家族宅地。后来传到了现在的主人潘学权手里。在园子的老宅里,有一张泛黄的房产证,颁发于1951年,见证了潘氏家人半个多世纪对园子的悉心照料。

潘学权从父亲手中接过这片园子后,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自家老宅从事园艺建设研究,目前园林占地10多亩,有柳桥疏影、亭台幽竹、草堂古韵、菊香壶居、冷香丛书阁等特色景点,品位独特,格局与苏州园林相仿,成为苏北沿海乡村对外开放的私家园林,被誉为“袖珍式公园”,吸引了诸多游客前往参观。

“当年,我选择开放园子,本来是为了收拾旧境,重振家园,后来自己发现潘园有别于一般私人住宅,它兼有文化内涵和历史韵味,也属于社会财富的一部分,开放潘园意在传承沿海乡里文化,塑造一方文明,公益价值大于经济价值,便萌生了兴办私家园林的念头。” 潘学权自萌生建园的念头,便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园子上,虽然他没有过多的财力大肆建造,但凭借几十年的坚持,把辛苦攒下的每一笔钱都用在了园子上,让庭院逐渐完善。

造园难,养园更不易。养园无法一劳永逸,潘学权每天做的都是些不起眼的繁复劳动,要保持良好的状态不是容易的事。“只有勤于打理,才能安适。” 潘学权说,园子能发展到今天,得益于他对每个景点的细节都是精心培植,园子的花草树木都经过精心打理,才能呈现出充满美学意味的艺术造型效果。

回忆潘园的建设过程,潘学权说他充分借鉴和学习了苏州园林和其他著名园林的建造风格和特色。“园不在大而在幽,尤其需要有文化和历史的依托才能立足。潘园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运用了巧立意、多分隔的手法,使其达到小中见大、露中藏幽的境界。”谈起潘园的成就,潘学权颇为自豪。

“园林可以无山,但不可无石,没有奇石称不上园”,潘学权从广东深山之中买来黄石,建起了“老远亭”;园中的老榆树植于新中国成立前后,潘学权称其为“镇园之宝”;梧桐树植于1968年,潘学权称其为“文革树”;园内的正屋是被称为“一泓草堂”的民国旧居;走进园子的老宅,更能切身感受到历史与文化的交融。

除了花草山水,潘园还是黄尖镇人口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人们前来观赏园中风景的同时,接受计划生育宣传教育。西厢房,是计生人口主题活动室,现有各种计生书籍、报刊200多种,供游人、育龄妇女及计生工作者阅读学习。每逢节假日,镇计生中心还安排专业人员驻园进行计生政策和知识的宣传,做到寓教于乐,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东厢房则是别具一格的琴房,配备古筝、二胡等一批民族乐器。园内还建有农家书屋和故事沙龙,每年全镇6所中小学定期在园内开展爱国主义红色故事会10多场,参加的中小学师生达3000人(次),潘园目前已成为黄尖镇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二课堂和黄尖镇人口文化宣教基地。

在现代社会还有人倾力打造出这样一个既有自然风光又有人文底蕴的私人园林,堪称奇迹。只有亲自走入园中,与俭朴的园子主人静心交流之后,才能真正感受到潘学权几十年造园的辛苦,体会园子的魅力。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