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曹兵海:加大中高档牛肉供给是方向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宣苏哲 字号:【

近年来,我国肉牛产业素质稳步提升,全国散养户比重持续下降,适度规模化及标准化程度提高,产业模式呈现多元化发展。但随着我国与澳大利亚等主要畜产品出口国自贸协定的签署和落实,我国肉牛养殖业将面临着更为复杂激烈的竞争环境,尤其是在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较为明显。相比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肉牛屠宰胴体重量低出近100公斤,养殖成本却高出1倍以上,严重影响了我国肉牛产品的竞争力。

针对我国肉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肉牛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曹兵海认为,我国养殖和加工企业须加大投入加速“差异化”改革,针对中高档市场进行产业链结构调整和升级,这是肉牛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必然方向。

母牛存栏继续下滑屠宰加工赢利困难

“母牛的‘小群体、大规模’农户养殖仍是产业基础的主体,且母牛牛源紧缺态势尚未得到明显缓解,规模场(户)的数量和母牛存栏量的增加仍难以抵偿散户退出造成的母牛存栏量下降,工商业资本向包括母牛在内的肉牛全产业链加速渗透。”针对肉牛产业过去一年的产业特点,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曹兵海总结。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发布报告显示,2016年母牛带犊养殖继续向西部和南部产区转移,母牛存栏量下滑态势整体上未得到根本性抑制,中原肉牛产区继续减少,但规模场(户)有所增加;吉林省之外东北产区稳中略降,西部和南部两产区稳中有升且导入了进口母牛的大部分。在育肥牛出栏量上,河南省之外的中原产区明显下降,西部和南部产区增势明显。

除此之外,非粮饲料原料饲料化、肉牛运输应激防治、牛肉精细分割加工与嫩化以及牛副产物加工增值、粪尿堆肥还田及有机肥化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再加上玉米价格的回落,显著降低了养殖成本,提升了产品价值,促进了产业链的延伸。

据了解,2016年,总体上牛肉消费量稳中有升,国产牛肉零售价格年均54元/公斤,但受进口牛肉(到岸均价30元/公斤)的影响,消费增量比上年略有下降。

“育肥企业为缓解牛源不足、提高竞争力,普遍延长了育肥时间,提高了出栏重、胴体重和净肉率,但受廉价进口牛肉和育肥牛价格下降的影响,仍未扭转育肥养殖企业收益下降的局面。”对于2016年育肥牛、架子牛及母牛带犊养殖环节处于微利状态以及架子牛和育肥牛价格倒挂的情况。曹兵海指出,受低廉进口牛肉、较高生产成本和屠宰产能过剩的影响,屠宰加工企业赢利困难,这是主要原因之一。“牛肉品质与价格不对称现象严重,市场秩序有待行业自律,养殖和加工企业须加大投入加速‘差异化’改革。走私活牛和牛肉、注水牛肉、老母猪肉和鸭肉伪造牛肉等仍是直接影响肉牛产业效益和安全的重大因素。”

紧贴消费需求发力中高档市场

2016年能繁母牛扩繁补贴政策继续发力,带动地方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提高了区域性的母牛存栏数量。除此之外,2016年国家出台的肉牛产业政策中,“粮改饲”全株青贮玉米补贴政策已在33个试点县实施。那么,2017年肉牛产业会朝什么方向发展?曹兵海认为,主要有三大趋势。

首先是存栏量和牛肉产量基本保持稳定。养殖企业加速向两端延伸产业链,加工企业继续进口低价牛肉缓解产能过剩压力。自2013年以来,我国企业引进安格斯母牛约20多万头,大部分以千头级计的规模在圈养条件下饲养,但无一例外遭遇了技术、生产、管理和经营上的高成本障碍。“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肉牛产业将凸显以下问题:一是大规模集中引进肉牛母牛,缺乏有效融入我国肉牛产业的途径和措施。二是提高肉牛母牛生产力及其经济价值,具体措施不完善。三是引进母牛的品种提纯与本土化及其种用价值的提高问题。”曹兵海说,这些问题是政府、金融、企业和科技界的共同课题。

在我国牛肉整体供应环境中,中高档牛肉供给不足、普通牛肉生产过剩,须加速肉牛产业升级转型。我国年约50万吨左右进口的牛肉中,约65%以高于进口价约4倍-10倍的(零售)价格被缺口巨大的中高档市场消费,其余则以低于国产普通牛肉约30%的(零售)价格,与更为低廉的走私和伪造牛肉形成低价合力,直接压缩国产普通牛肉的利润空间。因此,通过改进牛种、技术和经营模式,针对中高档市场进行产业链结构调整和升级,是进行肉牛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必然方向。

其次,肉牛养殖成本和效益保持平稳。加大非粮饲料原料的利用力度、推广全株玉米青贮与全混合日粮、建立秸秆等粗饲料收储体系、推进种养结合等种植业结构调整,将发挥节本增效作用。

再其次,紧随消费结构变化和消费需求特点、针对连锁餐饮和家庭餐桌(非商超)的小型屠宰加工企业的数量,将以其成本低、灵活度高、功能性强、直接销售、赢利能力强等后发优势而逐步增加,并且开始践行屠宰加工场就是家庭厨房的“中央厨房”理念。针对餐桌的精细分割加工、增强服务意识、利用网售工具、副产物加工增值是增加收益的高效途径。

紧跟市场调政策信息助养殖更科学

对于2017年肉牛养殖业发展,曹兵海也给出了建议。

首先要关注母牛。母牛是肉牛产业的基础,相对分散的小群体养殖模式适合我国国情。肉牛产业需要各关联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共同设计、研制具有现实性、方向性、全局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兼具的产业基本政策和措施,支撑产业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完善现行扩繁补贴政策,建立复查机制,强化母牛登记制度,杜绝临时购牛骗取国家政策补助的现象。

其次,要制定完善饲草饲料系列政策。把饲草饲料运输纳入农产品绿色运输通道,把进口收贮设备纳入农机补贴范围,完善“粮改饲”政策的长效机制,扩大实施范围。同时建立试点研究基本农田养殖草食家畜的政策和措施,解决粗饲料成本高、秸秆污染环境的矛盾。

再其次,完善肉牛产业发展的市场信息服务和监管体系。地方政府应加强引导、协助饲草料、养牛、屠宰加工等产业链上的合作社或协会,构建草料生产和销售、活牛及牛肉品质与价格、产量市场信息的平台与网络,借助互联网等先进信息传播手段,全面提升市场信息服务层级。还应通过加强政策引导,拓宽畜牧业融资渠道,运用财政贴息、补助等方式,引导产业发展,创新金融担保机制,为养殖场(户)提供信用担保服务。

(作者单位:中国畜牧兽医报)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