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大聚会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在众多蔬果中,以辣椒所含的维生素C最高,每500克辣椒含维生素C 1600毫克。红通通的辣椒最大的特点是纤维丰富和低热量,加上本身含辣椒红素和维生素抗氧化元素,多吃能延缓衰老,怕辣的人士可选择吃灯笼椒,营养同样很丰富。

  先讲一个卖辣椒的故事

  卖辣椒的人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那就是不断会有买主问“你这辣椒辣吗?”真不好回答。答“辣”吧,也许买辣椒的人是个怕辣的,立马走人;答“不辣”吧,也许买辣椒的人是个喜吃辣的,生意还是做不成。当然解决的办法也很经典,那就是把辣椒分成两堆,吃辣与不吃辣的各选所需。

  但有一个卖辣椒的妇女她是这样处理问题的。

  来了一个买主,问的是那句老话“辣椒辣吗?”卖辣椒的妇女很肯定地告诉他:“颜色深的辣,颜色浅的不辣!”

  买主信以为真,挑好辣椒付过钱,满意地走了。不一会儿,颜色浅的辣椒所剩无几了。

  又一个买主来了,问:“辣椒辣吗?”卖辣椒的妇女看了一眼自己的辣椒,信口答到:“长的辣,短的不辣!”果然,买主就按照她的分类标准开始挑起来。这一轮的结果是,长辣椒很快售罄。

  看着剩下的都是深颜色的短辣椒,当又一个买主问“辣椒辣吗”的时候,卖辣椒的妇女信心十足地回答:“硬皮的辣,软皮的不辣!”

  我不得不暗暗佩服,分成两堆儿卖的办法卖辣椒的人都知道,而她的办法只有她自己知道。我忽然有所顿悟:她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让顾客主动参与营销,让其自己挑选辣椒,排除了客户对商家的不信任心理,增强了消费体验从而刺激消费。

  关于美食的记忆

  辣椒不仅仅意味着辣,还意味着更丰富的滋味。

  春天上市的二荆条辣椒,有着四川盆地特有的欢快和泼辣,绿莹莹的辣椒表面泛着光泽,让人仿佛能闻到田野的清新。用这种新鲜的二荆条辣椒能做出各种好吃的菜肴:将辣椒放在炭火边烧到表面略焦,再撕成细条加皮蛋和少许作料凉拌起来,就是一道鲜美异常的菜肴,焦香的辣椒和醇厚的皮蛋混合在一起让人回味无穷;或者将二荆条辣椒切碎,和新鲜的玉米粒一起煸炒,炒到辣椒和玉米粒表面都有一点点焦,是极佳的下饭菜,微辣的辣椒和清甜的玉米粒让人能品尝出山野清香和人间烟火的双重滋味;再或者,将辣椒做成虎皮青椒,二荆条辣椒入口虽然刺激,但辣过之后满口余香,留给人回味的更多是泼辣之中的无限温柔。

  入夏以后的二荆条辣椒渐渐变红,青涩的味道也渐渐变得厚重,这时候把新鲜的辣椒洗净后剁碎腌制成豆瓣,红红的辣椒经过油盐的封存,将转变成更醇厚绵长的滋味,这种豆瓣用来蘸食或者炒菜都很好;或者将红红的二荆条辣椒洗净晾干放入泡菜坛中腌制成泡椒,这种带着酸辣滋味的泡椒是做鱼香滋味菜肴必不可少的材料。

  辣椒开会啦

  红色系辣椒

  红辣茄 又名红炮椒,由于颜色好看,很多人用来配菜,做泡菜才是佳品。

  指天椒 又名朝天椒,介于长果与簇生椒之间,是辣椒中最辣的一种。一般质量上乘,够辣的辣椒面,都是红色指天椒晾干研磨而成。鲜的指天椒可以取少量和时蔬大火翻炒味道也不错。

  美人椒 也叫欣赏椒。看见名字就知道,这种辣椒长得很漂亮,由于美人椒的价格偏高,很多老百姓不作为首选,其味道和尖椒相似。

  彩椒 有红、绿、黄颜色之分,富含水分,是辣椒里面美容佳品。口感清脆,甘甜,拌沙拉是最好选择,黄瓜,洋葱是它的好搭档。

  绿色系辣椒

  杭椒 杭椒是盛产于南方的一种辣椒,微辣。杭椒的菜肴上桌率特别高,例如杭椒牛柳、杭椒鱼丁等。

  灯笼椒 俗名青椒。富含胡萝卜素,由于身体容易吸收胡萝卜素,营养价值较接近维生素A,尤其对视力衰退的老年人有一定的帮助。没有辣味,非常清甜,青椒炒鸡蛋老少皆宜。

  青辣茄 比较家常的虎皮尖椒用这种辣椒是最好的,味道微辣,适合大众口味。当然也可以做泡菜,口感清脆。

  朝天椒 又名三樱椒,成熟后颜色变为红色。从日本引进,辣味强,植株紧凑,椒果向上簇生型小辣椒。家常炖肉喜辣味的可以多放几颗。

  吃辣也要讲科学

  辣椒不但营养丰富,更有许多的保健作用。辣椒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因遇寒而出现腹寒、呕吐、腹泻时可以适当吃些辣椒。辣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同时还能促进荷尔蒙分泌,因此对皮肤非常有益。许多人觉得吃辣椒会长痘,其实并不是辣椒的问题。如果本来是爱长痘的体质,吃完辣椒才会“火上浇油”。辣椒中的辣椒素能加速脂肪分解,有减肥的作用。

  如何吃辣椒最营养?辣椒有干辣椒、鲜辣椒、腌辣椒等,还是吃鲜辣椒更好。另外,辣椒最好做熟了吃,因为生辣椒中含有大量辣椒素,可能对口腔和胃肠道黏膜产生刺激。而经过加热后,辣椒素能减少一些,对胃肠的刺激也会减少。

  另外,因为辣椒有祛湿的作用,所以北方人在春秋干燥的时候,也要少吃。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