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期货呼之欲出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农产品市场周刊 作者:文/王朱莹 字号:【

  我国自古就有“猪粮安天下”的说法,生猪养殖业作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产业规模超万亿,对国计民生具有重要影响。多年来,相关企业一直呼吁尽快推出生猪期货等风险管理工具。近日,笔者了解到,目前我国生猪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在安全管理方面已形成较完备的检验检疫制度和方法,现货交易各环节衔接顺畅、风险可控,为生猪期货开展活体交割提供了充分的现货基础。

  亟须风险管理工具

  生猪是我国最大的农业品种,2016年我国生猪出栏量约6.85亿头,市场规模约1.46万亿元,是世界上生猪出栏量最大的国家,约占世界总出栏量的57.46%。但长期以来,生猪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波动较大且频繁。据中国畜牧业协会数据,2003年以来我国生猪价格已经形成四个较明显的周期,从价格最低点到最高点,上涨幅度分别达到65%、183%、113%和83%。深受“猪周期”困扰,生猪相关企业缺乏避险工具,尤其规模化养殖后,生猪价格的大幅波动给企业经营带来了较大压力,产业各主体对生猪期货等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十分强烈。

  交割质量有保障

  与传统耐储藏期货品种不同,生猪期货以活体为交易标的,在质量标准认定及食品安全保障等方面备受市场关注。相关生猪养殖企业表示,当前我国生猪产业竞争充分,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大幅提高,不仅为期货质量标准的设计提供了条件,也为交割过程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近10年来,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统计,全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总出栏量所占比重从2006年的27%提高至2016年的45%。调研了解到,年出栏5万头以上的养猪场总出栏量由2006年297万头增加至2016年约5500万头,十年增加十余倍。2016年,排名前20位养殖企业的生猪出栏量预计达4000万头以上,市场规模约740亿元。

  随着生猪产业规模化程度的提高,养殖企业在生猪品种、养殖过程、出栏体重等方面已基本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新希望六和股份养猪板块总裁吉崇星表示,目前大型养殖企业生猪品种几乎全部为瘦肉型猪,普遍由养殖企业自身繁育种猪、仔猪,较好保障了生猪品种的统一性。在养殖过程上,不论企业自养、农户代养,还是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在仔猪供应、饲料、兽药、技术服务、销售等环节均由企业总部统一制定规范。吉崇星认为,饲养过程的标准化决定了出栏生猪的标准化程度较高,现货贸易中质量判断指标比较简单,买卖双方一般仅以体重范围作为质量判断依据,生猪现货贸易针对生猪质量出现的争议事件比较少。据了解,2008年大连商品交易所与华中农业大学及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合作制定的生猪期货质量标准,目前已经由华中农业大学及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上报为国家标准GB/T32759《瘦肉型猪活体质量评定》(2017年1月1日执行),成为生猪期货合约质量标准设计的重要依据。

  交割风险可控

  据了解,大型生猪养殖企业管理规范,发生疫病疫情的可能性较小,且生猪现货贸易较为成熟,争议责任明确。

  雏鹰农牧董事长侯建芳介绍说,在生猪养殖环节,当地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会不定时去猪场检查,生猪养殖场也均配备驻场兽医,一旦发现疫情,立即上报。在生猪贸易环节,他指出,按照农业部发布的《生猪产地检疫规则》规定,畜牧兽医部门向大型生猪养殖企业派出专门驻场检疫人员,对每批出栏生猪进行检验检疫,快速尿检合格后方可出场,由于畜牧兽医部门从源头对生猪疫情进行严格监控,大型猪场疫情疫病控制较好,大规模暴发疫情概率较低。此外,畜牧兽医部门已经在全国推广使用耳标等技术手段跟踪生猪流向,可追溯性较好。一旦食品安全出现问题,相关法规体系可以清楚认定事故责任。

  此外,生猪现货贸易模式十分成熟,针对交收及后期屠宰过程中的应激死亡和疫病等风险有着明确的权责分配。侯建芳介绍说,现货贸易中,买卖双方以出栏装车为分界线,装车前责任由卖方猪场负责,装车后由买方负责。养猪场、屠宰厂、贸易商等在实际交易中对这一通行做法很少有异议。如交收时生猪出现行走困难等应激症状,将不能装车,一旦上车后再出现死亡问题则与猪场无关,由买方自行承担。

  对于市场普遍关注的恶意喂食、注水猪等问题,侯建芳表示,在传统的以农户为主的养殖模式中,现货交易可能存在养殖户在生猪出栏前大量喂食,增加生猪重量的行为。但由于生猪恶意喂食容易辨识,买方可提出争议,卖方大多可换货。现货贸易中,通常会限制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指标,防范恶意喂食风险。因此,现货市场交易纠纷较少,即使出现纠纷,一般也可通过协商解决。随着大型养殖场兴起,规模养殖企业管理相对严格,大多数企业要求出栏前生猪要严格禁食8~12小时,养殖管理员在出栏前会进行相应检查,企业也会跟踪后期的路途损耗情况,各大型养殖企业已经形成了行业普遍认定的损耗标准,恶意喂食的风险较低。

  在屠宰环节,侯建芳表示,如生猪在屠宰后发现有炎症或其他难以认定来源的疫病等问题,相关损失都由买方承担。屠宰后如发现因养殖造成的疫病和食品安全问题,如瘦肉精超标等,由买方和屠宰厂依据耳标将生猪来源和屠宰批次信息提供给当地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或屠宰厂驻厂的公检人员进行认定和追责。

  吉崇星表示,目前我国生猪现货市场发展较为成熟,大型养殖企业已实现产品标准化,管理规范严格,贸易商对生猪质量有明确的标准要求,生猪现货贸易过程中争议事件相对较少,不易出现纠纷。特别是,现货贸易中,生猪检验检疫均由国家相关部门负责,疫情疫病风险较小。整体来看,如生猪期货依托大型养殖企业开展活体交割,具备扎实的现货市场基础,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条件。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