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沿“一带一路”走向世界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从法国的葡萄园,到澳大利亚的牧场,再到乌克兰的农场……如今,中国农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成了耀眼的明星,其多样性亦超乎想象。据了解,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新型农民纷纷走向海外,将沿线国家的土地、水源、空气等优质农业生产要素与中国农业的资金和技术优势相结合。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巨大的消费需求与灿烂的农耕文明也沿着“一带一路”加速走向世界。

  杂交水稻飘香布隆迪

  民以食为天,在很多国家,农业领域的开放总是具有特别的意义。不久前,中国农民承包的一处位于布隆迪布班扎省英博平原的水稻示范田喜获丰收。4个引进试种的水稻品种中,最高的亩产达924公斤,最低的亩产也有648公斤。水稻专家杨华德说,布隆迪目前全国水稻平均亩产约为250公斤,示范田产量最低的品种也是其平均水平的两倍多。

  在丰收现场,布隆迪农牧业部常务秘书斯威林对水稻技术示范取得的成效表示赞赏。“这么高的产量,必将载入布隆迪农业发展史册,更加坚定我们依靠中国杂交水稻和中国技术发展水稻优势产业的信心。如果我国的水稻产量都能达到这个水平,布隆迪农民就不缺粮了,生计就有着落了。”他说。

  作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布隆迪人均GDP约300美元,农村人口占90%,全国人口贫困率为65%,粮食通常有30%的缺口。另一方面,则意味着布隆迪的发展潜力也十分巨大。

  据中国驻布隆迪大使馆政务参赞孙健介绍,布隆迪水资源丰富,有充足的光照,昼夜温差大,具备种植水稻的各种条件,是种植水稻的好地方。来自中国的水稻品种具有稳产、高产的特点,可以帮助布隆迪补齐粮食缺口,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业难题。

  与国外品种相比,中国的杂交水稻可谓“超级稻”。20世纪80年代后期,越南从中国购买杂交水稻种子用以种植,由于当时的中国杂交水稻亩产能达到420公斤,比当地品种高出120公斤,因此杂交稻种植面积快速增长至约1000万亩。在美国,中国杂交稻种植面积有600万亩,比当地品种增产20%以上。在印尼,隆平高科的杂交水稻已推广到13个省份,每公顷11吨的产量高出本地品种一倍多,被当地农民亲切地称为“隆平稻”。如今,以杂交水稻为核心业务的隆平高科公司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

  水稻是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全球约60%的人口依靠水稻生活。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在本国广泛推广中国的杂交水稻,以此来解决本国人的吃饭问题。而对于中国来说,虽然杂交水稻出口能够带来不菲的经济收益,但责任和担当意识,亦是中国杂交水稻推广者跑遍世界的精神力量。实际上,这体现着中国对“世界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践行。

  河南棉花风靡塔吉克斯坦

  每年春季,都是中亚国家春棉播种的时候。而来自中国河南培育的棉花种子“银山2号”在塔吉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却“火了”。

  在塔吉克斯坦,用河南棉花种子种植的棉花达5.7万公顷,占该国棉花种植面积的30%。说起河南的棉花种子,曾来河南考察过的塔吉克斯坦奥林匹克公司董事长穆克姆赞不绝口:“‘哈拉少’(好)!河南的棉花种子‘欧钦哈拉少’(非常好)!”

  “银山2号”是河南省农科院培育的棉花新品种,2008年曾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也是黄淮流域棉花种植的主导品种。2013年,借助“一带一路”的春风,河南经研银海种业有限公司与塔吉克斯坦签订农业合作协议,在该国成立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建立中国农业科技示范园,并把“银山2号”引进塔吉克斯坦。据该公司总经理李伟介绍,中亚地区国家是传统的棉花种植地区,棉花种植面积很大。但是因为品种老化、管理粗放,棉花产量一直偏低。

  “银山2号”让塔吉克斯坦的棉花种植户开了眼,不仅棉绒长、品质好,而且结桃多,产量高。第二年8月,有一株棉花竟然结了108个棉桃。当时,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在中国驻塔大使陪同下特意来种植示范田参观这株棉花,当场将这一棉花品种命名为“友谊1号”,并号召全国推广种植。

  与此同时,河南黄泛区的新型农民们也在塔国创造了奇迹。1956年,段林的爷爷段守明从老家淮阳来到河南黄泛区,作为一名垦荒队员,开始整治这片曾被严重盐碱化的贫瘠土地。50多年后,作为一名“泛区三代”,从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农学专业毕业的段林接过祖辈的衣钵又成为一名“拓荒者”,但与爷爷不同,如今他和同事们所劳作的土地已远在海外。

  农业投资走向海外

  近年来,中国农业领域双向开放不断加深,不仅进口农产品增加,而且农业企业赴海外投资亦成了不容忽视的开放趋势。

  作为中国最大的苜蓿颗粒供应商,张仁武目睹了近年来国内一波又一波的苜蓿荒。随着近年来中国奶牛越养越多,作为优质蛋白饲料来源的苜蓿草一直供应紧张。几年前,张仁武花了1000多万美元在美国犹他州北部泽森小镇买下了一个13万多亩的农场,这比他在国内经营了十几年的农场大了好几倍。张仁武说,他要把海外的阳光、土地、气候、水资源等优质要素充分利用起来。

  事实上,中国农业有足够的技术盘活海外优质农业要素。例如,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乌兹别克斯坦,土地盐碱化较为严重。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就将新疆的耐盐小麦品种引入当地种植,最终在当地人眼里不能种粮食的地方种出了粮食,并且比当地肥沃土地的小麦产量还要高。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非洲国家的农业投资也是形式多样。据了解,目前一些大型中国农业企业倾向在坦桑尼亚、塞内加尔和赞比亚等地投资规模较大的种植园,或者在其他国家投资种植水稻、木薯、芝麻等作物,一部分供应当地需求,另一部分输送到中国。

  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沿线国家,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地广人稀,农业经济潜力巨大。据了解,在俄罗斯做土地开发的中国公司中,来自农业大省黑龙江的企业占据绝对主力。黑龙江农委相关信息显示,东宁县境外农业开发区域已经拓展到俄罗斯6个州25个区。

  与此同时,“一带一路”上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也有望成为中国最大的海外农业合作基地。三年前,中国有关单位与乌克兰农业公司KSG Agro签署协议,后者将向中方提供10万公顷农田用以进行农业合作。这一投资将使乌克兰成为中国在海外最大的农业中心。未来,中方可在双方商定好的农田上种植作物并养猪。

  中国社科院农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尽管中国企业“走出去”目前还处于试探性阶段,但农业企业到海外种地,无疑开辟了企业新的能源生产基地,拓宽了企业的生存空间。同时,“一带一路”上的农业项目建设也带动了一批中国农业技术、设备和劳务的输出。

  (稿件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