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夫妻:散养肉鸡创大业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张 瑜 字号:【

  深秋的一个午后,在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玉家河镇白李家河村的一处农家院落,成群结队的散养肉鸡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在院子、沟道、山坡上觅食。这些肉鸡的主人是一对80后恩爱小夫妻,他们从2011年开始在村里创业,办起了散养肉鸡场。

  1986年出生的师建华和1987年出生的韩念峰是高中同学,相似的家庭不幸让他们都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早早走入社会。2006年高中毕业后,他们一起去了上海打工。师建华和韩念峰夫妻俩虽然年轻,但他们天生有着80后那种不服输的精神。在上海打工期间,每月微薄的工资只能维持他们的基本生活,面对家庭、生活等压力,他们开始谋划着改变现状。

  “要改变生活现状,就必须敢于挑战自我,积累经验并打拼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这句话始终激励着他们,在这期间,他们一边工作,一边寻找创业之路。夫妻二人深知,他们从小生长于农村,只有农村才是适于自己创业的沃土,所以他们看得最多的就是中央七套的致富信息。

  在谈到创业的初衷,师建华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消费者对食品更加追求生态、天然和绿色,因此,我们俩就有了回家办养殖场的念头。”在经过深思和多方市场调研之后,2011年,师建华夫妇决定回到师建华的老家创办散养肉鸡场,因为师建华老家的院落周围有荒山,周边污染少,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很适合发展立体养殖。

  起初的创业资金,他们只有从上海打工攒下的一万多元现金,这是他们的全部启动资金。师建华拿着这些钱买了860只鸡苗,鸡窝都是小两口自己在院子里搭建的。为了让自己的肉鸡真正达到散养、无公害的要求,师建华夫妇看书、上网查阅资料、上培训班等多种方式学习养鸡技术和防疫流程。

  几个月后,精心散养的第一批肉鸡可以上市了。师建华兴奋地骑着三轮摩托车,带着他的肉鸡在集市上卖,一天下来竟然连一只都没卖出去,甚至是无人问津。他回来后赶紧琢磨,如何才能让他的肉鸡打开市场。“只有让客户真正了解我这散养的肉鸡肉质好,才能打开销路,我就决定送货上门免费品尝。”师建华如是说。

  这次,师建华骑着三轮车去了绥德、榆林等地更大的农贸市场,挨门逐户上门推销,免费让客户品尝他的肉鸡。功夫不负有心人,回来以后,就有客户给他打电话订购。时间长了,客户越来越多,他的肉鸡大都销售到了大型饭店和农家乐。

  市场打开了,夫妻二人又决定扩大养殖规模。他们把一年赚下来的利润全部又投资进去,新建大鸡舍,购买渣料机,散养肉鸡的数量也逐年增加。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5年夏天,一场暴雨过后,他新建的彩钢房大鸡舍坍塌,5000只肉鸡仅剩下1000多只,损失近二十万元。意外的打击并没有击垮这对小夫妻,他们赶紧雇来大铲车,在院子的另一边又平整了一块地,建起简陋的鸡舍,没有让他的养殖场停下来。

  经过这几年的摸爬滚打,他们的养殖场已经有了一些知名度。逢年过节,都会有城里的客户开着车来他们家里买肉鸡。2015年10月份,师建华夫妇又在县城东沟农贸市场租了一间门面,开办了“建华活禽门市”,现杀现卖。韩念峰告诉笔者:“以前喂鸡、渣料、防疫我都很在行,就是不敢杀鸡。直到有一次我老公生病住院了,客户又急着要鸡。我就自己动手杀。刚开始五六次都杀不死一只鸡,现在已经很熟练了。”

  目前,师建华夫妇的养殖基地年出栏达一万只,通过一边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一边刻苦钻研、不断摸索,他们已经从一个养殖“门外汉”变成了专家。他们的肉鸡都是直接销售给终端客户,中间没有二道贩,因此经济效益也不错,年收入在十万元以上。谈起未来的发展,夫妻俩也是充满了信心:“我们的散养肉鸡现在已经不愁卖,下一步还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让更多的人吃上我们家的天然、绿色、无公害肉鸡。”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