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不再简单提供食物,而被赋予了休闲、养生、文创功能,身价倍增;昔日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的乡村,如今变身“梦想天堂”,让人魂牵梦绕;能人们不再蜂拥到城市打拼,开始纷纷回乡创业,开民宿、卖土货、搞休闲;每到夜晚,乡村广场总是灯火通明,妇女们伴着音乐,跳起广场舞……
阳春三月下江南,人们一定会被浙江农村的这些新气象深深吸引,为之动容。三农问题专家顾益康认为,浙江三农脱胎换骨,得益于近年来农旅之间的深度融合。正是这种融合,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面貌,并且给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诸多启示。
乡村成了城市的后花园,
城市成了乡村的CBD
380户人家,412辆名牌小轿车,这是笔者5年前采访安吉黄杜村的统计数据。走进这个江南山村,家家户户花园式别墅就像来到城市后花园。
黄杜村发家致富的秘诀,不是办厂也不是外出打工,而是种白茶。每家每户种茶的年收入,最少也有十几万元。
农旅融合开启了黄杜的“第二春”。近年来,村里背靠茶园搞起旅游,相继建成白茶公园、影视基地、博物馆、文化长廊等,人气越来越旺。3年前,上海景域集团还斥资两亿元,在村里开了“帐篷客”酒店,客房价格每晚高达两三千元,还得提前一个月预订。
过去白茶论斤卖,如今在黄杜村,白茶开始出现论两卖、论杯卖。按照规划思路,接下来,黄杜将逐渐淡化单纯追求游客数量的发展理念,将视角转至高端市场,一则降低生态负荷,二来提高产品附加值。今年,村里又有3个高端酒店项目在洽谈。
安吉是“中国美丽乡村”的发源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山”论断的地方。现在,安吉整个县就像个大景区,“一乡一品、一村一韵、一步一景”。去年,全县乡村旅游接待游客700多万人次,实现收入超过22亿元。
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的不仅是人气与效益,更重要的是吸引了大量人才回流。笔者入住余杭一民宿,一问主人“樵夫与山”,不料是当地农业局辞职回乡的创业者;不经意间闯进德清“枫华山庄”,女主人范小明居然是浙大法律系毕业的高才生;来到景宁大均乡“听泉山庄”,一打听,老板娘小沈三姐妹原来都在上海打拼。
笔者调查发现,在浙江,到乡村从事三产已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这些创客背景各异,有记者、有律师、有教师、有海归、有设计师,但无一例外,他们对乡村生活情有独钟,在城市见过世面,了解消费需求,又善于利用现代营销手段。因此,迅速成为乡村发展的新势力。
新业态也让人们重新审视农业。浙江省农业厅的一项数据表明,近10年中,浙江有6000多名大学生进入种养业。与传统的务农截然不同,他们往往一开始就考虑三产联动、产业链延伸。在他们眼里,只有将种养业与加工、采摘、养生、旅游结合,才能最大幅度地提高附加值,否则就是事倍功半。
和人才一起回流到乡村的还有资本。据统计,去年,仅休闲农业产业,浙江就有超过268亿元资金涌向农村。而这几年,像休闲农业、农家乐经济发展的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
跟着人才和资本涌进乡村的,还有现代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不管你出差到哪里,一按手机键就可以给家庭农场施肥加温,这叫“智慧农业”;种水稻可以穿着皮鞋不下地,全程由专业公司打理,这是“社会化服务”;把百亩田地分为几百份,让城里人来认领,做个“周末农夫”,属于“体验农业”;还有像众筹、直播等新花样,在浙江农村早已屡见不鲜,好吃、好玩、好看成了浙江农业的新特色。
乡村成了城市的后花园,城市成了乡村的CBD。
如今,不少浙江农民白天开着拖拉机下地干活,晚上开着小轿车进城吃饭、购物、唱歌;而到农村自驾游,则成了城市居民节假日的首选节目。
在浙江,农民收入已连续32年领跑全国,而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再加上各种要素跨越鸿沟,流动日趋加快,城乡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城与乡如胶似漆,正成为难以分割的整体。
发掘农业多重功能,
变先天短板为后发优势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除了消费市场的推力,还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保护。农旅融合发展,实际上也是浙江对自身资源禀赋深入思考后做出的主动抉择。
2003年,浙江开创性地确立了“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战略,将休闲农业、观赏渔业、森林旅游等业态,正式列为新兴产业加以扶持。2005年,浙江在安吉召开第一个“全省农家乐发展现场会”;2006年,又在桐乡召开第一个“全省休闲农业发展现场会”。自此,农旅融合进入到一日千里的快车道。
“多小散历来被视为浙江农业的短板,但通过农旅融合,不仅发挥了浙江农业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实现了产品的就地消化,而且发掘出农业的多重功能,大大提高了农业效益,短板反而成了优势。”浙江省农业厅副厅长王建跃感叹,“农旅融合让浙江农业找到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浙江省农办经济发展处处长楼晓云认为,浙江地形地貌丰富多样,东靠大海,南有山区,北是平原,中为丘陵,各类民俗、戏剧、节庆,各种古建筑、古村落、新农村,应有尽有,为农旅融合提供了坚实基础。
融合离不开环境整治。新世纪前后,浙江农村虽然经济发达,但环境不堪入目——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进门穿皮鞋,出门换套鞋。2003年,浙江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此后一张蓝图绘到底,相继推出了修路、治水、改厕、防污、绿化等多个专项配套。
实际上,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呈互促互进关系。截至目前,浙江97%的建制村完成了环境整治,三年内,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就投入300多亿元,实现了污水治理村庄的全覆盖,另外还有超过九成村实行垃圾集中收集有效处理。乡村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浙江诞生了300多条风景线,2500多个特色精品村。去年,光农家乐接待游客就达到2.8亿人次。
另一方面,浙江抓“美丽田园”建设,清理田园垃圾,整治生产环境和设施,同时推进生产过程的清洁化,通过生态循环理念来优化种养区域布局。2016年,浙江3800多个休闲观光农业区,直接效益接近400亿元,同比增幅超过70%。
用地指标是发展三产新业态的最大阻碍,没有指标,项目就无法落地经营,未批先建,又难逃卫星遥感的“法网”,实际上主体也不敢投。3年前,浙江推行坡地村镇试点,在不占用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可利用荒山、荒坡进行点状供地。这一矛盾的破解,大大激发了投资热情。
为了提升农村的文化内涵,浙江还连续多年给乡村“送文化、种文化”,从2013年起,又启动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今天,6000多座文化礼堂矗立在全省各地,既继承弘扬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又让游客能够领略到乡土民俗。一位村主任说:“游客来到农村,总不能一天到晚只看绿水青山,而应该有一些文化营养的吸收和提升吧。”
先天条件加后天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旅融合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目前,浙江许多县市都规划了“乡村旅游线路”,串点成线,为游客提供便利。同时,融合发展的诸多新模式也应运而生。
比如像安吉的鲁家村,将上级补助资金转化为资本,引入专业旅游公司合股经营,再流转全村所有的土地,统一规划成18个家庭农场,对外招商,并用一辆小火车将所有农场串起来,进行“一票通”旅游。目前,村里已引入市场资本近10亿元,集体资产从过去的不足30万元,增至如今的8000多万元。雄心勃勃的鲁家村还打算将此模式复制到其他地方。
农旅文商融合互动,
抱团打响地方品牌
农旅融合既然有巨大的市场需求,那就应该将它交给市场,政府又何必劳神费力?再说,除了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服务,政府还能有何作为?但浙江认为,作为一种新业态,农旅融合必然有许多“痛点”,是“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对此,政府应积极主动寻求作为。
地处宁绍平原的上虞,境内既无大景区,也未毗邻大都市,而农业方面“多、小、散”,光主导产业就有十多个。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尽管不在少数,但面对消费市场,仍然势单力薄,手足无措。
2010年,上虞推出“四季仙果之旅”品牌。一方面,投入资金,将水果生产基地打造成景区,配套建设乡道、停车场、公厕等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将农、旅、文、商等各类资源,进行融合互动,由政府出面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营销,形成放大效应。
浙江省农业厅产业处处长杨大海总结认为,浙江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许多由工商主体投入,市场化程度高,但规模普遍不大,以致品牌营销有心无力。因此只有政府统一规划、统一传播、统一推介,才能在市场上形成足够的影响力。
统一的品牌传播让业主大受其利。现在,上虞的“四季仙果之旅”名满华东,往往是果子未及成熟,游客早已翘首以盼。该品牌带动近2万户农民,这些农民年均收入超过3万元,高出全区平均水平的近一半。上虞再接再厉,又进一步推出了“都市会客厅”的崭新定位。
与上虞异曲同工的,还有丽水。这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偏僻山区,一直困惑于农业发展的方法和路径。在全品类、全区域、全产业链的公用品牌“丽水山耕”取得成功后,全市又开始统一打造“丽水山居”,目前已经成效初显。
笔者发现,浙江政府为农旅融合提供服务的方法,主要集中在品牌营销与市场培育:省农办每年到上海举办“浙江农家乐、民宿推介会”;衢州市专门发放“农家乐消费券”,扶持新生的乡村旅游;浙江还将农家乐和民宿列入政府采购目录,鼓励其发展。
对于发展中一些原则性问题,浙江省政府毫不放松。副省长孙景淼曾多次强调,农旅融合不应该“只顾老板赚钱,农民丢在一边”,最重要的是要注重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村集体壮大、基层党组织建设紧密联动。这方面,浙江已经有了诸暨米果果、临安太阳公社等一大批典型。
“两区”建设是浙江农业“十二五”的主平台,新的五年规划中,浙江将升级版定位在“农业产业集聚区”和“现代特色农业强镇”,后者主要就是立足三产融合,以新业态催生新动能、引入新主体。根据计划,到2020年,此类现代特色农业强镇将达到100个。
在农旅融合发展中,浙江农业的地位和影响得到重新认识。浙江统计部门的一项研究显示,尽管农业一产在浙江仅占GDP的4%,农产品加工业也不占优势,但按照三产融合发展的口径计算,涉农所占GDP的比重已超过了10%。
(稿件来源:《农民日报》)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