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甘肃人的一天是从一碗牛肉面开始,那他们的午饭和晚饭极有可能会被另一种美食所吸引——马铃薯。只要是说起马铃薯,甘肃人有着说不完的厨艺和经验。只要是说起马铃薯,也就不能不说定西。定西种植马铃薯不仅有200多年的历史,而且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马铃薯三大主产区之一和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及薯制品加工基地,被誉为“中国薯都”。
定西之所以成为“中国薯都”,不仅仅是因为土豆的产量,更多是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让定西的土豆有着最好的口感和味道,并改变了定西人的生活。近年来,定西人把一个毫不起眼的洋芋蛋做成风生水起的大产业,写就了一篇辉煌的定西马铃薯故事。
健全产业链条,做大薯业
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黄土高原,气候温凉,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耕地土层深厚,土壤富含钾素。在这种自然条件下培育的马铃薯个儿大、色泽光洁、皮薄质嫩、淀粉含量高、贮存期长。
定西有句俗话:定西有三宝,土豆、洋芋、马铃薯。说的其实是同一种作物,可见土豆对于定西之金贵。妙趣横生的描述,更体现出定西人对洋芋的情有独钟!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自从16世纪传入中国后,就在大江南北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成为第四大粮菜兼用作物。在遥远的中国西北,马铃薯成为饮食与烹饪甚至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得益于定西立足西北、不甘落后、创新发展的决心,将马铃薯产业作为当地脱贫攻坚的战略性主导产业。
尽管定西马铃薯种植历史久远,但真正使这不起眼的“土蛋蛋”成为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极高的产业,也就是近十余年的事。十余年间,当地农民因为担心卖不掉,从不情愿,到试着种,再到尝到甜头后抢着种马铃薯。当地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可支配收入达到1586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4%。
数年来,针对推广马铃薯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定西市拓宽马铃薯流通渠道,通过建立马铃薯经纪人队伍、建设市场等措施,加快马铃薯分销速度,以解决农民后顾之忧。经过多年发展,定西马铃薯综合交易中心已成为全省8个大型商品交易市场,乡镇马铃薯交易市场也从无到有,建成了12个。国家级定西马铃薯市场建设从2015年全面启动实施,马铃薯信息大楼完成主体工程,水果交易区已经建设完成,蔬菜交易区、马铃薯及薯制品交易区、临街铺面建设正在进行。目前,定西已经初步健全完善了马铃薯产业链条,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格局。
不仅如此,原本不起眼的“土蛋蛋”还与高科技挂上了钩。目前,随着淘宝网“特色中国—甘肃馆定西分馆”建成,定西市在淘宝、天猫、京东、善融等大型网络零售平台开设了马铃薯及其制品销售网店210多家,已实现网络零售额2000多万元。甘肃巨鹏工贸有限公司和甘肃田禾源农产品有限公司的马铃薯冷藏库及信息系统也已建设完成。
在马铃薯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道路上,定西市2016年完成马铃薯种植302.14万亩,其中主食专用品种120万亩,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271.04万亩;建成各类贮藏窖(库)93.6万座,全市马铃薯贮藏能力稳步突破350万吨。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看好马铃薯的“钱景”,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2991个,从事马铃薯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377个,占合作社总数的12.6%;全市家庭农场总数39个,其中从事马铃薯生产、购销的家庭农场11个,占家庭农场总数的28.2%;全市共有3200余户贩运大户从事马铃薯鲜薯销售经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全市马铃薯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生产。
强化科研监管,做强薯业
如果说健全产业链条是发展马铃薯产业的第一步,那么,强化科研监管,助推质量发展就是推动马铃薯产业由大到强、升级换代的阶梯。
通过与种薯企业进行对接,定西市狠抓种薯扩繁基地建设,建立良种繁育体系。脱毒种薯不仅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了全覆盖,还销往全省及内蒙古、贵州、河北、安徽、青海等10多个省区,部分出口沙特阿拉伯、土耳其、泰国、越南、马里、埃及等国家。在马铃薯种薯行业协会的运作下,全市马铃薯种薯产业实现了科学、规范、健康的转型发展。近年来,定西市已完成原种扩繁基地6万亩、一级二级种扩繁基地150万亩,形成了“脱毒苗—原原种—原种—一级种”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推广体系,马铃薯脱毒种薯覆盖率达到100%。
种子管理部门利用马铃薯脱毒种薯检测中心的有利条件,对种薯企业生产的脱毒苗、脱毒种薯进行全面检测,实行种薯准出制度,严把生产、贮藏、出库(调运、销售)关口,在抓好基地认定、田间管理、档案建设、标签管理等工作的基础上,重点从脱毒核心苗统供、原原种离地栽培、原种土地流转建基地、病毒检测和质量追溯等关键环节入手,狠抓马铃薯种薯质量管理工作。
在产业升级中,马铃薯与科技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成果也日益丰厚。近年来,定西市依托市农科院、腾胜集团、圣大方舟、巨鹏食品组建成立了马铃薯、马铃薯淀粉加工、马铃薯变性淀粉、马铃薯与特色果蔬速冻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圣大方舟新组建成立了甘肃省变性淀粉工艺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并推荐申报国家级变性淀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全市已有29项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审查,11项专利已获得授权;13项科技成果经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均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8项科技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41项企业标准,部分已上升为国家标准,并同时形成了47项原淀粉、38项变性淀粉共性和特性指标的标准化操作规程。
随着产业发展,马铃薯也不再仅仅是餐桌上可有可无的配角,而是一步步走上了流水线,成为系列精深加工产品。目前,定西市万吨以上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有27家,加工能力达70万吨,其中精淀粉及其制品加工能力达45万吨、变性淀粉及高档休闲食品、主食产品加工能力达25万吨。2015年,全市仅马铃薯精淀粉及其制品一项,就生产了20万吨。
树立品牌意识,做优薯业
小小的马铃薯,不仅为定西带来了财富,而且带来了农业品牌意识的全面提升。依托“中国马铃薯之乡”和“中国薯都”的地域品牌优势,定西着力培育引导企业树立品牌发展理念,不断提升马铃薯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截至目前,全市共注册马铃薯品牌商标37个,国家原产地地理标记注册产品5个;马铃薯及其制品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6个。渭源、陇西、临洮、安定四县区的马铃薯生产基地被认定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安定区、渭源县分别被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定西马铃薯脱毒种薯”被质检总局认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定西马铃薯”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并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定西马铃薯被评为2015年度十大魅力农产品,在全国马铃薯主食加工产业联盟举行的2016年度马铃薯主食加工“十大企业、十大主食、十大休闲食品、十大特色小吃”评选活动中,甘肃巨鹏清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定西市伊口香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分别获得奖项。
随着国家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战略的提出,马铃薯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欧美等国,马铃薯作为主食已有200多年历史。但在我国,一方面受传统饮食消费习惯影响,另一方面大众对马铃薯营养价值认识不够,马铃薯多作为副食或菜用。
开发马铃薯主食产品,能够满足居民膳食结构改善的要求。据测算,一个3两重的马铃薯,可提供人体每天所需维生素C的45%、钾的21%。据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资料显示,马铃薯富含膳食纤维,脂肪含量低,有利于预防高血压、高胆固醇以及糖尿病等,符合从“吃饱”向“吃好”转变的消费理念。
马铃薯,平凡而简单的食材,在厨师们的双手下千姿百态,清香美味。定西马铃薯,则承载着中国驰名商标的光环,走向全国、走出国门,撬动了一个城市的发展。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