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湖州——浙江省湖州市发展乡村旅游的启示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蒋文龙 朱海洋 字号:【

  到过浙江湖州的人,无不对这里的乡村留下深刻记忆:这里不仅山清水秀、风景优美,而且农民收入水平、生活条件已经远远领先于全国。农民不必外出打工,家门口就是梦想中的创业天堂;偏僻小村里到处是民宿、农家乐;咖啡屋、音乐厅、图书馆在这里生根开花;推开农家大门,主人可能是教授、艺术家,也可能是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农民白天开着拖拉机下地耕种,晚上开着宝马车进城唱卡拉OK……

  湖州市副市长施根宝认为,湖州乡村的振兴,在于根据“两山理论”,在产业发展上找到了乡村旅游的突破口。正是由于这一新业态的激发,人、土地、资金等要素在城乡间流动起来,乡村不再破败,不再边缘化,而是有了自己的“造血功能”,开始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800年前,元代诗人戴表元曾经感慨。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湖州?湖州又是如何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找到乡村振兴的奥秘?其方法和经验是否具有足够的借鉴意义?为此,笔者前来一探究竟。

  新农村建设是基础

  十年前,地处吴兴区西部山区的妙西镇,曾与工业经济擦肩而过,最后,15个行政村老百姓只能靠山吃山,收入微薄。在乡镇角逐的舞台上,妙西毫无悬念地每年垫底。每次县里开大会,妙西的领导都是自觉坐到后排。

  几年前,为了保护生态,妙西又索性关停了40多家矿场。本就捉襟见肘的工业收入一下被砍去八成,剩下的都是不上税的农业产业。妙西到底何去何从?这个问题既现实,又严峻。

  转机出现在了2013年。国家确立生态文明战略后,吴兴及时调整妙西定位,提出了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的目标,所瞄准的正是乡村旅游。有了平台,就意味着梦想有了翅膀,政策扶持、交通改善、基础配套等全都围绕一个“支点”转。

  吴仁斌在履新区旅委副主任前,是妙西分管旅游的副镇长,在他看来,尽管过去十多年,工业经济在妙西起色不大,但反过来讲,也恰好守住了绿水青山。加上省里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美丽乡村”建设,力度空前,妙西每个村都旧貌换新颜,为乡村旅游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妙西盛产水蜜桃,过去只卖桃子,两年前尝试农旅融合,让人们赏桃花。妙西镇决定借东风进行旅游招商。这一天,镇里被挤得水泄不通,老板们没辙只能停下豪车,徒步将近个把小时,一边走一边聊规划,还没看到桃花,大伙就下定决心:投资!这么旺的人气,想不赚钱都难呐!

  三年间,原乡小镇、湖州国际乡村旅游度假精品示范区、塘里休闲养生村、大师智慧谷、贝盛光伏休闲观光……纷纷落户妙西,投资额光亿元以上的就有16个之多,而且清一色全是乡村旅游项目。

  以地处肇村的原乡小镇为例,打出的招牌是“农旅文融合”,通过嫁接和贯通,农业从一产升级为三产的休闲观光,还直接带动村里茶叶、水蜜桃等农产品的销售。现在,小镇所联结的农业基地将近两万亩,解决了村庄500多人的就业,不少村民也开始返乡创业,开起了农家乐、民宿等。

  妙西的变化,是整个湖州乡村旅游腾飞的缩影。在施根宝看来,湖州乡村旅游的勃发,尽管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密不可分,但具体从湖州来看,凡是搞得有声有色的,无一例外都是新农村建设的佼佼者。

  “过去,政府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用于新农村建设,修好了道路,搞好了卫生,为游客到乡村旅游扫清了障碍。乡村旅游不是大馅饼,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可以说,没有前几年的大投入,就没有乡村旅游的大繁荣;现在我们发展乡村旅游,可谓水到渠成。”施根宝说。

  差异化发展是保障

  如果说新农村建设为湖州乡村旅游搭建了腾飞的平台,在具体如何发展、如何定位等问题上,湖州则是因地制宜,各显神通,进行差异化发展。这种发展方式又恰好避免了一哄而起的机械化复制,满足了个性化、多元化消费需求。

  在德清县莫干山镇劳岭村,一幢幢风格迥异的乡舍别墅,掩映在茂林修竹之中,它们都是由不同年代的老屋改建而成。外土内洋,住客不是外国人,就是白领精英。由于这种“原生态养生、国际化休闲”的载体,最早在2007年,由一名叫高天成的南非人首创,因此被冠以“洋家乐”,以区别于“农家乐”。

  一开始,高天成只是看中莫干山脚的绝世环境,于是租下农舍,改造后供友人雅居。没想到试住后,朋友们一见钟情、流连忘返。高天成对商业异常敏感,马上开始新建度假酒店,进行市场化运作。先是开发“裸心谷”,后来兴建“裸心堡”。在高天成的影响下,一大批外国人、上海人、杭州人纷纷跟进。在莫干山麓,很快形成了一个“洋家乐”群落。到了去年,光精品民宿就有70多家。

  “洋家乐”消费昂贵,价格多在千元以上,但即便如此,市场依然供不应求。人气旺的,常年需排队预订。“洋家乐”的目标客户一般是外企高管,这批客人工作节奏快、收入高,对住宿的个性化要求高,与此同时,价格承受能力也强。像“裸心谷”,每张床位创造的税收,平均就高达10万元。德清也由此在乡村旅游爆发期,稳坐金字塔尖,成为高端消费的引领者。去年,当地旅游总收入178亿元,比十年前整整翻了15倍。

  对于“洋家乐”的吸金,临近县区虽然羡慕,却并没有照搬照抄。实际上,在德清之前,安吉、长兴一带的农家乐由于物美价廉,也早就吸引了普通游客的眼球。尤其是上海退休职工,往往将沪上住房出租,老两口举家搬迁,到这边避暑度假,一住就是几个月。

  这种平民化的乡村旅游,尽管收费不高,但因需求基数庞大,因此收入也颇为可观。德清的高端定位与安吉、长兴的平民视角不仅没有形成冲突,而且互为补充,给乡村旅游市场提供了多元选择。而细究安吉和长兴两地的农家乐,模式也各有不同。

  长兴境内景区资源丰富,大大小小有一二十个,长兴的乡村旅游就以此为依托,县里鼓励周边农民提升改造农家庭院,再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配套农事体验项目,政府则帮助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弥补单家独户开办农家乐的断点。由此迅速形成农家乐集聚区,每到节假日,常常人满为患。

  山区县安吉是“美丽乡村”的发源地,许多村生态环境颇为出挑,可就是缺乏产业植入。因此,当地就将美丽乡村建设和打造全域景区相结合,根据每个村的资源禀赋优势进行个性化包装。这种模式的最大特色就是“小而美”:每个村都是一个小品,游客都能品读不一样的乡村体验。

  除了以上三地,吴兴、南浔两区也同样各具特色。因距离城区更近,两个区就瞄准近郊游,主推“农庄+游购”的模式。

  市农业局局长方杰认为,湖州乡村旅游百花齐放、百舸争流,为不同消费层次、不同消费对象,提供了多元的产品选择,而农业休闲以一产为基础,进行三产融合发展,也成了湖州乡村旅游大繁荣、大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不能忘了共赢共享

  由于各地环境条件不同、定位不同,发展模式不同,投资主体自然也有所不同。比如德清“洋家乐”通常是工商资本投入为主,而安吉、长兴的“农家乐”则是农民自我投入为主。但无论哪种投资方式,湖州各级政府都十分注重引导共赢、共享。施根宝认为,发展乡村旅游不能光让“老板乐”,关键得带着老乡一起乐,一起致富。只有共赢、共享才是可持续的。

  长兴县水口乡顾渚村,东临太湖,北接江苏宜兴,三面环山,位于水口茶文化旅游景区核心区块,聚集了461户农家乐,是浙北最大的农家乐聚集区。每天,村里客流量都能达到2000人,其中上海人占了大多数。

  村党支部书记祁煜良介绍,顾渚有数十家农家乐,专门接待上海老年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用上海外滩喝一杯咖啡的钱,在顾渚村里能享受24小时的森林浴。”在顾渚村,上海话甚至成了第二语言。

  有人气,自然就有收入,去年来顾渚村的游客量有290万人,户均营业收入超过70万元。如今,从接送游客到入住吃饭,再到打包周边旅游资源等各个服务环节,以及各类产品的“经理人”,清一色都是水口乡本地人。这几年,许多家庭都在县城买房,再开着轿车来村里做生意。

  “正是由于乡村旅游是一个关乎农民增收的产业,因此我们不仅要完善交通、游览、通信等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做一家一户难做的事情,既为他们保驾护航,又不断引领升级。”湖州市旅委主任干永福说。

  以顾渚村为例,县里配套建了个土特产销售中心,解决当地农产品销路问题;联合县运管部门成立农家乐旅游车队,每天有一批大中巴车定期到周边接送游客;与县经济开发区洗涤公司合作,让农家乐洗涤走上了正轨;联姻周边景区,实行折扣价格、统一开票;引导农家乐统一为游客购买意外险;每年,县旅游局牵线搭桥,顾渚与300多家旅行社建立合作,还经常外出推介展示。

  祁煜良感慨说,这些事光靠经营户或者村委,就算大伙抱成团,无论经济还是实力,都是力不能逮。如今有了政府做靠山,客源、服务有保障,整个产业链也一下拉长了。

  笔者走访发现,在湖州,但凡乡村旅游做得红火之地,必然有政府在背后作支撑。除了投入大量资金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外,各地在后续的经营管理上,也是动足脑筋,比如客源组织、纠纷处理、礼仪培训、市场营销等,实现了互为补充的良好局面。

  干永福说,农民是乡村的主人,发展乡村旅游,必须重视“共赢共享”,这既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保持良性循环的核心,对政府而言,更是为农增效、助农增收、振兴乡村的有效手段。如果农民不能参与其中,不能共享发展成果,那么这个产业发展得再好,也是有巨大缺陷的。

  数据显示,2016年,湖州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4356万人次,占到了旅游总人数的一半以上,直接经营收入达到125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639元,贡献率超过了31%。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