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生态 依托旅游 增强活力——解读赣州休闲农业发展规划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 文/罗 珺 字号:【

  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有利于调优当地农产品品种和品质,增强农业的供给活力,同时统筹城乡资源要素,补农村短板、美乡村风貌,还能增加农业经营性收入和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并通过扩大就业容量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近日,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快休闲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启动以农业为基础,以品质乡村旅游为引导的集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农产品DIY加工、乡村旅游、养生度假、创意文化为一体的综合休闲农业建设。

  其目标是,到2020年,全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2500个,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县达到5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县达到9个,新增国家、省、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200个,配套建设农业文化园区20个,把赣州加快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综合效益显著、全国知名的休闲农业强市。

  休闲农业兴起

  成转型新亮点

  从卖蔬菜卖农产品到卖风景,近年来,赣州市乡村旅游已成农业转型升级的新亮点。如,该市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2016年帮助15.72万人就业,其中农民就业13.96万人,35万低收入人群辐射受益,还涌现了一批旅游扶贫典型,如于都县屏山景区获评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赣县鹭溪农场获评全国“合作社+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上犹柏水寨景区获评全国“公司+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

  同时,各地打造了一批旅游扶贫型景区,充分盘活农村的田土、山林、河塘、民居等资源,化作景区开发内容和元素,以景区带动周边区域和沿线发展,成为贫困地区的“摇钱树”。如,大余丫山5A级乡村旅游点通过扶贫补贴资金入股分红,支持周边村民发展种养加工产业,提供施工、管理及丫山民俗演艺岗位帮助务工就业,景区建设土地流转,创意打造九回头美食街、龙山圩、糖坊、油坊等富农平台帮助个体经营,引导老百姓对土坯房进行升级,改造成农家旅馆、农家乐、乡村酒吧,获取房屋改造收入。

  科学规划布局

  推动“一核三链”

  《意见》根据各地区位交通条件和农业产业优势,以县(市、区)为基本单位,因地制宜编制发展规划,并注重与当地其他行业规划相衔接,引导休闲农业规范有序、持续健康发展,形成“一核三链”。

  市民休闲核心区。以田园风光和民俗风情为载体,建设城郊休闲观光和农家乐聚集区,重点培育章贡区花田小镇、花溪涧和蘑菇小镇、南康区金潭生态农庄、赣县区铭宸蔬菜科技产业园、江口滨江花园小镇和湖江桃花岛、赣县区寨九坳、赣州经开区五彩城农业科技示范园、蓉江新区龙井美丽乡村等,满足城市居民在近郊休闲度假的需求。

  红色旅游链接区。结合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发展观赏体验、文化传承与科普教育于一体的休闲农业,使之成为红色旅游区的中间链接点。重点打造瑞金九丰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华夏生态科技示范园、于都现代农业高科技博览园、鑫盛现代农业休闲体验园和屏山牧场、兴国嘉禾力千亩蔬菜基地、会昌岚山园现代农业示范园等;依托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建设宁都小布茶香小镇和田埠乡东龙古村、寻乌石崆寨等;完善提升石城长乐大数据农旅一体化扶贫产业示范园、通天寨、大畲荷花观光园、爱莲山庄等,打造荷文化休闲观光带。

  客家文化链接区。依托茶叶、蔬菜等农业产业,拓展农业功能,在赣州南部客家文化厚重地区,大力发展采摘体验、花果观光休闲和宜养宜游的生态休闲度假区,重点建设龙南虔心小镇、武当玫瑰小镇和渡江果农农旅一体化科技产业园、全南南迳芳香小镇及江河田园综合体、定南县布衣山谷休闲农庄、安远三百山及三百山农业蔬菜产业博览园等。

  生态休闲度假链接区。依托山水生态资源和脐橙、刺葡萄、花卉等产业,将生态农业融入旅游元素,打造西部生态旅游,重点建设信丰安西赣南脐橙小镇、上犹县梅水乡园村、上犹陡水漫生活小镇和柏水寨休闲创意农业园、崇义上堡梯田和君子谷、大余丫山及黄龙旱田现代农业示范园等。

  改善基础设施

  促进乡村建设

  全市开展休闲农业建设,必将不断完善休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这对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产业来说,是一次机遇。同时,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产业,又能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意见》称,各地可建设一批田园综合体和休闲农业特色小镇,使之成为赣州旅游(教育、培训)相关线路重要的景观链接点,并积极开发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民俗演艺、农事节庆等特色鲜明的休闲农业产品。支持农民和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将农产品开发为有地域特色的土特产品、有纪念意义的旅游商品、有赣州风味的休闲食品,并在重点景区景点、高速公路服务区、主要交通干道旅客集散点等地设立线上线下结合的农副土特产品销售专区。同时,要将休闲农业与农耕文化相结合,使休闲农业基地成为宣扬客家农耕文化以及青少年农耕文化学习体验的主要场所。

  在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中,要改善休闲农业游客服务中心、游步道、停车场、标志标识、供水供电、信息网络、厕所、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服务设施。加大农业技术、客家文化、接待礼仪、游客服务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力度,重点开展对休闲农业发展带头人、经营户、休闲农业讲解员和农家乐接待服务人员的培训。从2017年到2020年,全市培训休闲农业管理和从业人员1万人次。鼓励星级宾馆、旅游公司等与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品牌经营、连锁经营和合作经营,提升休闲农业的组织化水平。支持相关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筹建赣州市休闲农业协会。

  根据《意见》,赣州市将把休闲农业发展纳入现代农业攻坚考核体系,建立各级政府负责、各部门共同参与的休闲农业工作机制,市级每年将安排休闲农业发展工作经费,并要求各县(市、区)要设立休闲农业发展专项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各地各部门要将有关乡村建设资金向休闲农业集聚区倾斜。在用地上,赣州市将把休闲农业项目用地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优先安排,支持各地通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将完成复垦验收置换的建设用地指标优先用于支持休闲农业发展建设旅游设施,助力脱贫攻坚。在符合相关规划的前提下,各地应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使用建设用地自办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共同举办住宿、餐饮、停车场等休闲旅游接待服务企业。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