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估 防患未然——浙江农科院质标所担起重任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农产品市场周刊 作者:本刊记者 崔建玲 字号:【

  位于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街道建伟家庭农场的草莓基地里,农场主李建伟的妻子钟俊萍正在田间忙碌着。草莓上市季节,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大约每隔一周就到这儿进行草莓的风险评估试验。

  据了解,对农产品进行风险评估的做法,我国早在2011年就已开始实施。“十二五”期间,农业部考核认定了100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和145家风险评估实验站,对隐患大、问题多的农产品品种和环节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评估。通过风险评估,可以及早发现隐患点,防风险于未然,体现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主要从事有关农产品和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标准、评价、控制及检测技术、农业投入品应用等方面研究。近年来,研究所主要承担了国家农业部草莓、葡萄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项目的风险评估,除此之外还承担浙江本省的风险评估项目。科研人员通过探明风险、安全评估、试验研究、精准治理等方式,明确农产品全产业链各环节风险隐患,研究技术规范和管控措施,提出全产业链安全风险管控对策。

  发现风险 制定对策

  风险评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及早发现风险隐患点,防患于未然。这与以往单纯的农产品检测相比,可以体现出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杭州)主任、浙江省农科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所长王强解释道,以往农产品安不安全主要通过检测方式,但检测对监管者和老百姓来说稍显被动和滞后。一旦农产品检测出现问题,一部分农产品销售出去,有的已经无法追回,有的只能销毁。通过风险评估,可以分析整个产业链的风险隐患,并进行评估、试验和研究,能够及早防止安全隐患发生。

  除了进行国家和本省的风险评估项目外,每年,风险评估实验室将根据产业易发的隐患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来确定对哪种农产品进行风险评估,防范风险,制定标准,应对舆情。从时间上来说,每个产品进行风险评估的时间不同,而且不是每个产品每年都要进行风险评估,具体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杨梅是浙江省的特色水果,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选择杨梅进行风险评估主要基于杨梅是一种易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谣言的水果,每年一到杨梅上市季节,有关杨梅着色剂、保鲜剂等方面的谣言便纷纷涌现。此外,由于杨梅自身不带果皮的特点,很容易出现农药残留问题,尤其是每年6月份,天气闷热,果实容易腐烂,生产者用药会比较多。针对杨梅的风险评估,以每年6月份居多。科研人员将根据杨梅产品自身特点,分析风险来源,进行全产业链的风险排查。一是投入品使用上,主要查看农户用什么农药、农药质量如何、是否含有隐性成分等。二是杨梅上市之前,对消费者质疑的有关杨梅使用增红、增鲜剂的物质的检测和风险排查。

  草莓也是浙江省农科院质标所开展风险评估的重要项目,该所已连续3年承担农业部草莓风险评估项目。从去年12月份到现在,他们分别深入浙江草莓主产地建德、嘉善、诸暨等地,对草莓进行风行评估。风险评估过程中,随机抽取部分草莓样品,其中有市场销售的、散户的和基地的。

  科研人员在风险评估中发现,蚜虫、叶螨是草莓生长中需要重点防治的害虫。结果表明,蚜虫发生初期,在草莓果枝或叶柄处悬挂异色瓢虫卵卡,12天后可与化学农药啶虫脒的防效相当。在草莓苗定植成活后20天、50天和80天,按照每亩10-15瓶(2.5万只/瓶)释放胡瓜钝绥螨,可减少叶螨27.8%。帮助农户很好地解决了草莓种植中害虫的防治问题。在建伟家庭农场草莓基地,记者看到,大棚内每颗草莓植株叶子上均放置一两张瓢虫卵卡,再过些时日,这些瓢虫便会破卵而出,消灭蚜虫。目前,这种通过引入天敌捕食害虫的防治技术已在浙江省部分草莓基地推广开来。

  制定标准 指导生产

  与全国其他地方不同,浙江省的小品种农产品较多。而在农药使用上,我国在大宗作物登记的农药较多、小宗作物登记农药较少的情况。这是因为我国实行农药登记制,农药企业在登记农药过程中考虑到自身效益问题,一般会选择登记在大范围、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上,由于杨梅、草莓等小宗作物种植面积较少,成本较高,企效益低,造成农药企业不愿意登记的现象。我国规定,某一种农药必须在某一种作物上取得登记,才能在该作物上使用。这就造成了小宗作物因登记农药少而无法满足生产需要的矛盾。

  虽然杨梅是浙江特色产业,但就全国范围而言,杨梅只属于小范围种植,目前我国杨梅登记农药只有7种,而在具体农事操作中,这些农药远远不够,造成了一些农户盲目用药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浙江省政府一方面希望产业能够发展壮大,另一方面需要保护消费者的安全。于是,当地采取了一套“巧办法”。

  目前我国农药分为三类。一是国家登记过允许使用的;二是国家禁用的,包括高毒或对环境危害大的农药;三是超范围使用的,国家没有禁止的。针对第三类超范围使用但国家没有禁止的农药,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和浙江省蔬菜瓜果产业协会联合发布了《浙江农业团体标准》,其中包括草莓、杨梅、铁皮石斛等特色农产品主要病虫防治用药指南。每年,浙江省将结合项目组最新研究结果,经意见征求和专家审定后,对标准进行及时修订,并通过农民信箱推送给全省各县(市、区)相关部门,全面推广使用用药指南。团体标准,包含三个清单:推荐清单、不推荐清单和禁限用清单。农户可以通过标准,一目了然查看农药使用正负清单。团体标准通过限定地方(浙江)和时间(每年及时更新版本),以农户自愿为原则,为农户及时筛选效果好又安全的农药。

  “与其农民乱用药,不如技术部门进行风险评估,给农民推荐合理使用的农药。”王强表示。那么,农户如何真切地享受风险评估的成果,接触到团体标准的内容呢?浙江省每年将组织全省草莓种植户开展培训,并通过各区县农业局,将标准发放到农资店或每个农户手上。王强认为,标准需要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初期调研的时候,农户一开始是排斥的,后来,农户用了推荐的药之后,发现草莓的产量提高,品质提升,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主动使用推荐的农药了!”

  团体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通过风险评估结果不断调整推进。2016年科研人员做了4种农药的风险评估,今年他们计划将防落果的对氯苯氧乙酸钠加入标准。目前,浙江省的杨梅、草莓、铁皮石斛等都是通过团体标准来推荐用药的。

  对于农户来说,这些标准就像一场“及时雨”。李建伟和钟俊萍夫妇,种植草莓大约15年,除了在老家建德种植草莓外,他们在上海还包地种植草莓。钟俊萍说:“以前种植草莓,不知道该用什么药,但现在通过标准里的农药清单,可以一目了然使用何种农药效果更好、更安全!”

  提出修订建议 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最新发布的《“十三五”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将深入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计划,将“菜篮子”和大宗粮油产品全部纳入评估范围,摸清风险因子种类、危害程度、产生原因,跟进实施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提出各类农产品全程管控的关键点及技术规范和标准制修订建议。

  通过风险评估,浙江省总结出草莓全产业链的三个关键点:一是健壮栽培,提高草莓抗病能力;二是清洁管理,降低病虫发生机率;三是绿色防控,提升草莓安全水平。风险评估的技术和成果,在浙江省农业厅推行“一品一策”过程中也得到了有效运用。

  风险评估的实施,切切实实给当地农产品产业发展带来了明显进步。浙江省草莓、杨梅等特色农产品用药出现了“两减一增”的现象,即用药品种减少,农药残留量降低,农产品安全水平提高,增加了特色农产品的效益。去年,当地一品一示范基地的杨梅,每斤可卖到30元,是普通杨梅价格的一倍。

  如何看待风险评估工作?王强认为:“风险评估技术研究本身是一个学科,通过风险评估技术研究,为国家和浙江省的工作开展提供新的技术标准和指导依据。除了国家和本省的科研项目之外,科研单位还可以把风险评估作为一个新科研项目的前期基础,通过风险评估找到新的科研项目。”

  如何将科研人员的风险评估结果转化为国家对农业的大政方针政策呢?王强表示,风险评估项目研究完成后,将项目研究结果形成完整的分析报告,包括如何做、有何结果等内容,并提出相应建议。他强调,只有结果,没有建议,报告是没用的。在他们的项目建议中含有一些没有在国家层面登记的农药,建议国家登记使用的农药以及需要制定限量标准的农药等等。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